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599)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祥松史新冲何巧易畅陈志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发射型计算机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脱氧
  • 3篇脱氧葡萄糖
  • 2篇神经胶质
  • 2篇神经胶质瘤
  • 2篇显像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NH3
  • 2篇PET/C
  • 2篇PET/CT
  • 2篇PET/CT...
  • 2篇^18F-F...
  • 1篇性病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病变
  • 1篇炎症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祥松
  • 4篇史新冲
  • 3篇何巧
  • 3篇易畅
  • 2篇王晓燕
  • 2篇陈志丰
  • 2篇张雪珍
  • 2篇张芳玲
  • 1篇陈维安
  • 1篇刘玉博
  • 1篇梁瑾瑜
  • 1篇余冬兰
  • 1篇张冰

传媒

  • 5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ET代谢显像在肿瘤与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肿瘤与炎性病变的鉴别是医学诊断的热点和难点。PET代谢显像是一种无创的功能性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临床分期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笔者就近年来不同PET代谢显像在肿瘤与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加以综述,探讨其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张雪珍张祥松
关键词:肿瘤炎症
^13N—NH3·H2O联合^18F-FDG显像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瘤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13N-NH3·H2O联合^18F—FDGPET/CT显像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瘤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的10例PCNSL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43—74(59.10±12.47)岁]和15例胶质瘤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14~72(46.73±19.61)岁]进行^13N-NH3·H2O和^18F—FDGPET/CT显像。以肿瘤与脑灰质摄取比(T/G)评价肿瘤的放射性摄取量。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差异,通过判别函数分析两者联合的诊断效果。结果PCNSL组^18F—FDG的T/G值明显高于胶质瘤组,分别为3.27±1.21和1.57±0.39(t=5.630,P〈0.001),而PCNSL组^13N—NH3·H2O的T/G值明显低于胶质瘤组,分别为1.43±0.26和2.12±0.69(t=-3.551,P〈0.01)。相对于^13N—NH3·H2O的T/G值,所有PCNSL病灶(14个)均表现为高的^18F-FDGT/G值,而77.8%(14/18)的胶质瘤病灶则显示相反的结果。利用判别函数分析,2种显像剂联合对肿瘤分类的整体准确性达96.9%(31/32),仅1例胶质瘤病灶误判为PCNSL。结论^13N-NH3·H2O联合^18F-FDG有助于鉴别PCNSL和胶质瘤。
刘玉博史新冲易畅王晓燕陈志丰张冰何巧张祥松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神经胶质瘤脱氧葡萄糖
13^N-NH3与18^F-FDGPET/CT在脑胶质瘤分级评估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13^N-NH3PET/CT显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评估中的价值,并与18^F-FDG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N-NH3及18^F-FDGPET/CT显像的45例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4~75(47.47±15.64)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穿刺活组织检查或随访证实。以肿瘤/脑灰质(T/G)比值为半定量分析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2种显像方法T/G比值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的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13^N-NH,及18^F-FDGT/G比值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差异。结果.45例患者中共发现48个病灶(3例为多发),其中16个为WHO11级,12个为WHOm级,20个为WHOIV级。13^N-NH,PET/CT与18^F-FDGPET/CT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1%(29/32)、66%(21/32)。ROC曲线分析显示,13^N-NH3与18^F-FDGT/G比值的AUC分别为0.943和0.910,其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86和0.64。以上述临界值为诊断标准,13^N-NH3PET/CT与18^F-FDGPET/CT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4%(30/32)、84%(27/3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30/32)、93%(27/29)。结论13^N-NH3PET/CT对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效果优于18^F-FDGPET/CT,且在显示高级别胶质瘤时其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度好。
何巧史新冲张林启张祥松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NH3脱氧葡萄糖
^18F-FDGPET/CT与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复发判断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18F—FDGPET/CT与超声造影(CEUS)在HCC治疗后复发监测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HCC治疗后(15例部分切除术、12例射频消融)患者资料(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47岁),患者治疗后均行18F.FDGPET/CT及CEUS监测肿瘤复发,2种检查间隔时间在2周内,间隔期间未接受任何治疗。依据病理或随访(〉6个月)结果,计算PET/CT与CEUS诊断HCC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比较CEUS与PET/CT对CEUS阳性患者和CEUS阴性患者的诊断效能。采用McNemar检验分析数据。结果27例治疗后HCC患者中,25例存在肝内复发,其中11例合并肝外转移;2例肝内未见复发,但有肝外转移。18F-FDG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92.0%(23/25)和60.0%(15/25),特异性均为2/2,准确性分别为92.6%(25/27)和63.0%(17/27)。15例CEUS阳性患者中,18F.FDG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均为100%(15/15);12例CEUS阴性患者中,18F—FDGPET/CT及CEUS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8/10和0,特异性均为2/2,准确性分别为83.3%(10/12)和16.7%(2/12)。18F-FDGPET/CT灵敏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CEUS,尤其是CEUS阴性组(x2=5.373和5.250,均P〈O.05)。18F-FDGPET/CT对肝外转移病灶的诊断灵敏度为100%(13/13)。结论18F—FDGPET/CT在评估HCC治疗后患者肝内肿瘤复发方面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明显优于CEUS,并能有效发现肝外转移,可作为CEUS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复发和转移的HCC患者的有效补充检查手段。
陈志丰王晓燕梁瑾瑜陈维安张祥松
关键词:肝细胞瘤肿瘤复发发射型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健康人群全身动态^(13)N-NH_3·H_2O PET/CT显像^(13)N-NH_3·H_2O的生物分布及辐射吸收剂量评估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13)N-NH_3·H_2O PET/CT显像中^(13)N-NH_3·H_2O的生物分布和主要器官的辐射吸收剂量。方法对5名健康志愿者在注射666~814 MBq ^(13)N-NH_3·H_2O后进行全身PET/CT扫描,获得每名受试者的连续动态图像。通过CT二维轴位图像手动勾画ROI,并在PET图像中找出相应层面,按照医学内照射剂量计算(MIRD)方法评估^(13)N-NH_3·H_2O的吸收剂量。结果心脏、肝及双肾^(13)N-NH_3·H_2O摄取最高,其次为胰腺、脑组织、脾脏和胃。心脏的吸收剂量最高,为(7.14±3.63)×10^(-3) mGy/MBq。受试者全身辐射吸收剂量为(2.11±0.44)×10^(-3) mGy/MBq,全身有效剂量为(6.58±1.23)×10^(-3)mSv/MBq。结论 ^(13)N-NH_3·H_2O作为重要的心肌显像示踪剂,用于人体全身PET/CT显像的辐射剂量是安全的。
张芳玲易畅余冬兰赵彬良史新冲张祥松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以谷氨酰胺合成酶为靶点的^13N—NH3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以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为靶点的^13N—NH,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Western blot和PCR定量分析PC3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Gs的表达量,并分析2个细胞株^13”N-NH3摄取的情况。选取34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13N—NH,PET/CT检查,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Gleason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定量分析GS表达水平,对6分区的SUVmax、GS表达评分和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随着培养液中谷氨酰胺浓度减低,前列腺癌细胞中GSmRNA和相关蛋白含量均逐步增加,^13N—NH3的摄取也逐步增加;加入GS抑制剂后,细胞的^13N—NH3摄取均显著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GS表达评分(7.76±2.57)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炎组织(3.98±2.60和3.34±0.36;F=36.85,P〈0.05;t=7.97和4.45,均P〈0.05);GS表达评分与Gleason评分之间存在弱相关性(rs=0.52,P〈0.05)。34例患者中,前列腺癌病灶分区的^13N—NH3摄取(SUVmax2.08±1.14)显著高于BPH分区和前列腺炎分区(SUVmax1.56±0.58和1.14±0.22;F=5.966,P〈0.05;t=2.63和2.65。均P〈0.05);前列腺癌组织GS表达评分与对应区域^13N-NH3的SUVmax之间存在弱相关性(rs=0.47,P〈0.05)。结论GS表达是前列腺癌摄取^13N-NH3的决定因素,前列腺癌病灶普遍存在GS表达上调,^13N-NH3显像有助于前列腺癌病灶的检测和诊断。
张雪珍史新冲何巧易畅张芳玲张祥松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NH3谷氨酰胺合成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