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BE2001013)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8H指数:7
- 相关作者:符永宏蔡兰王霄刘会霞张永康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激光珩磨加工工艺参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简要介绍了激光珩磨加工 ,通过实验 ,研究了激光加工参数对激光珩磨加工质量的影响 ,初步确定了合理的参数范围 ,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所应考虑的因素。
- 田海燕符永宏蔡兰
- 关键词:工艺参数发动机活塞环气缸套
- 用于显著改善摩擦副润滑状态的激光珩磨技术被引量:35
- 2002年
- 对摩擦副工作表面进行激光珩磨,形成与其表面润滑减摩性能优化匹配的、连续均匀的,并具有一定密度、深度、角度、形状的油路和凹腔。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对气缸孔表面进行激光微观造型,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气缸孔耐磨性能,延长其寿命,而且还大幅度降低内燃机的颗粒排放量、机油耗、燃油耗、催化器污染和活塞环组成本。
- 符永宏叶云霞张永康蔡兰
- 关键词:摩擦副激光珩磨气缸孔润滑内燃机
- 激光微造型中烧蚀热场及弹坑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07年
- 在摩擦副表面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中,为了确定其表面形貌,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激光微造型中的烧蚀温度场和烧蚀产生的弹坑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在能量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将入射脉冲激光在空间以高斯分布考虑,模拟出了激光微造型中靶材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化规律,以及弹坑的深度和直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将此模拟结果(弹坑直径和深度)和现有文献中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到了良好的一致性。这对于激光微造型技术的理论研究是有帮助的。
- 王霄陈怡星刘会霞刘长京丁国民
- 关键词:激光技术脉冲激光数值模拟温度场
- 激光加工锥形凹腔非接触机械密封端面密封性能的数值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基于激光造型的实际形貌,建立了激光加工非接触机械密封端面密封性能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油膜控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采用多重网格法求解无量纲化后的雷诺方程,对静环上均匀分布的锥形凹腔的形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膜厚越小凹腔半径对压力的影响越显著,并且随着凹腔半径的增大,压力呈上升趋势;随着凹腔深度的增加,无量纲压力增大,但随着深度的进一步增加,压力趋于稳定;均匀分布在静环表面的锥形凹腔在静压效应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产生明显的动压效应。
- 王霄刘长京刘会霞蔡兰朱剑英
- 关键词:机械密封多重网格法动压润滑
- 激光微珩磨缸套润滑耐磨性能理论分析被引量:35
- 2006年
- 基于摩擦学理论和缸套/活塞环的润滑磨损特征,采用激光微造型技术,在缸套内表面进行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的造型。通过分析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物理模型,建立了具有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特征的缸套内表面润滑理论模型,用变异的多重网格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微观几何形貌参数进行了初步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两个平面摩擦副上进行简单的激光微凹腔造型,也能维持良好的动压润滑效果。同时得出,微凹腔的面积占有率为15%、深径比为0.5时,润滑油膜厚度增加了10%-15%,平均摩擦力减小了20%,润滑减磨效果较好。
- 符永宏陆华才华希俊尹必峰陶根宁
- 关键词:激光微造型缸套耐磨性多重网格
- 激光微造型技术中表面微形貌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近年来研究发现,具有规则凹凸的非光滑表面,具有良好的摩擦润滑性能。而激光表面微造型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可操控性,被广泛认为是具有较好的实现规则凹凸非光滑表面的表面微细加工技术。为了预测激光微细造型所得表面形貌的几何特征,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激光微造型中的烧蚀温度场和弹坑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激光功率密度、激光脉宽对烧蚀弹坑表面形貌的影响和变化规律,为快速有效地加工出所设计的规则凹凸非光滑表面奠定了基础。
- 陈怡星
- 关键词:激光珩磨脉冲激光数值模拟温度场
- 基于N-S方程的微造型表面动压润滑性能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根据微造型的几何模型特点,基于N-S方程研究了微造型表面的动压润滑性能,并与基于雷诺方程求解的微造型表面的动压润滑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合适的微造型可以产生动压效果;通过比较N-S方程和雷诺方程求解动压润滑的差异,发现惯性力将对微造型的动压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微造型表面惯性力的影响是不可以忽略的;微造型的几何参数对润滑性能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 王霄孟小霞刘东雷刘会霞
- 关键词:动压润滑雷诺方程惯性力
- 不同微细造型几何形貌对润滑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7
- 2007年
- 建立了圆柱形、球冠形、锥形、六角形截面、三角形截面、正方形截面等表面微细造型几何形貌的数学模型,结合微细形貌润滑理论模型,采用多重网格法,分析了这些不同几何形貌对两滑动表面摩擦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球冠造型形成油压的区域要明显大于圆柱和圆锥造型形成的油压区域;在相同表面占有率和微细造型深度下,正三角形造型有效油膜压力的区域较大,在相对滑动的表面中形成的间隙大,摩擦因数小。
- 王霄张广海陈卫刘会霞符永宏蔡兰
- 关键词:动压润滑多重网格法
- 激光珩磨技术在气缸表面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02年
- 对工件表面实施激光珩磨 ,形成与润滑磨损性能优化匹配的、连续均匀的 ,并具有一定密度、深度、角度及形状的贮油沟槽、纹路和凹腔 通过有关性能试验 ,验证了激光珩磨不仅显著提高气缸耐磨性 ,延长其寿命 ,而且还大幅度降低内燃机的颗粒排放量、机油耗、燃油耗、催化器污染和活塞环组成本 同时介绍了激光珩磨的主要技术要素 。
- 蔡兰符永宏叶云霞张永康田海燕
- 关键词:激光珩磨气缸表面处理内燃机性能试验
- 全液体润滑机械密封及其加工技术被引量:2
- 2005年
-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非接触式全液体润滑机械密封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这些机械密封的端面结构及其密封性能。研究表明:端面具有润滑腔和泵送槽的机械密封,能同时解决非接触和零泄漏两大难题。介绍了多种有泵送槽或凹腔结构的加工方法,其中激光加工技术不但可以较好地保证加工精度,而且还能优化金属材料的性能。特别是本文提出的“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加工工艺方法,能同时加工微观的润滑腔和宏观的泵送槽。
- 陈志焕符永宏袁润王霄蔡兰
- 关键词:机械密封非接触式激光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