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WW010)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静师会敏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艾柯
  • 1篇人民文学
  • 1篇中西
  • 1篇文学
  • 1篇文学理论
  • 1篇文学理论话语
  • 1篇小说
  • 1篇理论话语
  • 1篇玫瑰
  • 1篇话语转型
  • 1篇《玫瑰之名》
  • 1篇博学

机构

  • 2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作者

  • 2篇李静
  • 1篇师会敏

传媒

  • 1篇求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外文化与文...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西博学小说的传统与发展
2013年
对中西方博学小说的传统进行溯源,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在此基础上,对博学小说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如学术博学小说、侦探博学小说、历史博学小说、哲理博学小说等。当今世界博学小说的集大成者当属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
李静
寻找能指——解读艾柯《玫瑰之名》
2016年
《玫瑰之名》是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的一部杰作,它在侦探小说的情节外衣下,探索的是符号能指与所指的亲密关系。在小说中,修道院、少女、凶手和怪书等重要符号都没有名字,也即符号能指缺失,因而其所指也不存在。玫瑰之名象征着世界的虚无本质,而若要寻找到世界的意义,就必须寻找到其能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玫瑰之名》是一部关于能指力量的小说。
李静
关键词:艾柯
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话语转型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存在着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的理论话语转型。这一转型并不仅仅是一个文学事件或语言事件,它所关涉的是整个时代格局、知识体系的变化,甚至是文学观念的转变。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的理论话语转型研究,对于廓清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师会敏
关键词:人民文学话语转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