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33)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荣宏伟张朝升戴家浚张可方郑桂林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生物活性炭
  • 2篇生物活性炭滤...
  • 2篇生物膜
  • 2篇硝化
  • 2篇滤池
  • 2篇活性炭
  • 2篇活性炭滤池
  • 2篇SBBR
  • 1篇电极
  • 1篇短程硝化
  • 1篇序批式
  • 1篇序批式生物膜
  • 1篇序批式生物膜...
  • 1篇厌氧
  • 1篇厌氧除磷
  • 1篇厌氧生物
  • 1篇源水
  • 1篇溶解氧
  • 1篇溶解氧(DO...
  • 1篇沙门氏菌

机构

  • 7篇广州大学
  • 2篇广州市净水有...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市政工...

作者

  • 6篇荣宏伟
  • 4篇张朝升
  • 2篇张可方
  • 2篇戴家浚
  • 1篇陈秋丽
  • 1篇曹勇锋
  • 1篇方茜
  • 1篇于水利
  • 1篇吕慧
  • 1篇张佩兰
  • 1篇张耀坤
  • 1篇郑桂林
  • 1篇赵晴
  • 1篇刘宏英
  • 1篇林超
  • 1篇高冠华
  • 1篇史旭东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共混改性膜中无机组分稳定性分析
2015年
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PVDF共混改性膜内无机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以考察共混膜内无机组分的稳定性。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改性膜中纳米颗粒的分布,探求无机组分在共混膜内的结合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在PVDF膜的适用p H范围内,改性膜内的无机组分在溶液中基本可以保持含量稳定。利用透射电镜对改性膜进行观察得出,无机组分以纳米尺寸较均匀地包埋于高分子聚合物的内部。
赵晴吕慧于水利
猛水蚤对病原菌的摄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模拟生物活性炭滤池中炭料生物膜环境条件下,研究了完美美丽猛水蚤摄食伤寒沙门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并保护其抵抗氯消毒灭活的情况。结果表明:猛水蚤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摄食能力并且没有选择性。在摄食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猛水蚤更容易吞食伤寒沙门氏菌;而当摄食时间增至24 h时,猛水蚤对伤寒沙门氏菌的摄食能力降低,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摄食能力明显增强。同时,氯消毒后的混合液中无细菌及病原菌检出,而经超声破碎后混合液中又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和病原菌检出,证明猛水蚤可以保护体内病原菌免受氯消毒的影响。
史旭东荣宏伟林超张朝升方茜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滤池H7伤寒沙门氏菌摄食氯消毒
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水源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活性炭滤池在挂膜期间对水源水中4种微量PAEs的降解情况,以及挂膜成功后的生物活性炭滤池及改变运行条件如空床停留时间、4种PAEs的进水浓度、反冲洗膨胀度对降解4种PAEs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挂膜时,活性炭滤池对DMP、DEP、DBP和DEHP的去除率为77.41%、82.40%、88.87%和96.17%,挂膜成功后,生物活性炭滤池对DMP、DEP和DBP的去除率分别增至99.3%、100%和95.27%,而对DEHP的去除率降为61.9%。当生物活性炭滤池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后,15 min的空床停留时间下能够去除进水中94%以上的DMP、DEP、DBP以及74%以上的DEHP;如果持续提高进水中4种PAEs的浓度,滤池对其去除率会相应降低;当反冲洗时滤池膨胀度大小为20%,生物活性炭滤池对4种PAEs的去除率不仅能快速恢复正常水平,且能维持更长时间。
张朝升刘宏英陈秋丽荣宏伟张可方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滤池降解性能水源水中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挂膜启动实现短程硝化被引量:7
2013年
常温条件下(20~25℃),以模拟的人工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初期挂膜的基础上,笔者运用两种不同的挂膜方式即重新加入新泥和不加新泥而加大进水COD浓度来实现生物膜的快速启动。实验表明,2种挂膜启动通过14 d的培养与富集,NH4+-N与COD的处理效果都能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将剩余污泥排尽后,采用第1种挂膜方式的反应器通过连续间歇曝气,达到了比较好的短程硝化效果。调整溶解氧,并且通过先下降后上升曝气量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亚氮的出水。最终在DO为3.6 mg/L时,亚氮的积累率能达到平均74%左右,达到了比较好的亚硝化效果。而第2种挂膜方式培养的生物膜则以好氧反硝化菌为主,去除的氨氮由同化作用和培养的好氧反硝化菌去除,以后者为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为了实现短程硝化,第1种挂膜方式比第2种更具有优越性,有利于硝化菌种的生长和亚氮的积累,而第2种方式则有利于培养好氧反硝化菌。
荣宏伟胡皓张可方戴家浚
关键词:挂膜方式短程硝化溶解氧(DO)
INT-ETS活性及AUR和SOUR表征污泥活性的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索快速评价重金属对污泥活性抑制情况的方法,通过投加不同体积的重金属溶液进行活性污泥培养试验,研究Cd^(2+)、Zn^(2+)和Cr6+对活性污泥降解NH4+-N和CODCr的影响,并分别采用INT-ETS(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活性、AUR(氨摄取速率)和SOUR(比耗氧速率)3个指标分析污泥活性受重金属抑制的情况.结果表明: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去除NH4+-N的抑制作用比去除有机物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说明硝化细菌比异养菌对重金属的毒害作用更为敏感,并且NH4+-N去除率比CODCr去除率更能反映出重金属对污泥活性的影响.通过NH4+-N去除率的抑制情况对比发现,AUR是最能有效地用于表征重金属对微生物活性毒害作用的指标.对于Cd^(2+),INT-ETS活性的EC50最小,为19.164 mg/L,灵敏度最高,是表征Cd^(2+)抑制污泥活性的最佳指标;对于Zn^(2+)和Cr6+,AUR的EC50最小,分别为40.691和27.117 mg/L,灵敏度最高,是表征Zn^(2+)和Cr^(6+)抑制污泥活性的最佳指标.由3种重金属的EC50可以判断其毒性大小为Cd^(2+)>Cr^(6+)>Zn^(6+).
荣宏伟张耀坤张朝升王连杰伍志趼黄小鹏
关键词:重金属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
磷浓度对厌氧生物除磷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厌氧培养基试验,考察了不同起始磷浓度对厌氧生物除磷的影响,并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GGE方法对稳定时期的各种泥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跟踪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磷浓度的升高,总磷的去除量增加,当总磷含量高于50 mg.L-1时,总磷去除量不随初始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稳定培养状态下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不同起始磷浓度污泥样品相似性不高,其中初始磷浓度为20 mg.L-1和60 mg.L-1的厌氧污泥样品相似性最低为67.4%,磷浓度条件可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
荣宏伟张佩兰高冠华戴家浚
关键词:厌氧除磷微生物
DO在SBBR生物膜中传递及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中填充立方体PU填料,通过控制DO浓度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试验过程中运用微电极技术检测生物膜内的DO分布,研究DO在生物膜内的传递及其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DO为2.5 mg/L时,系统去除效果最好,对NH+4-N的去除率为93.3%,对TN的去除率为83.7%;当DO为5.5 mg/L时,对NH+4-N的去除率达到97.9%,但TN去除率下降到52.5%。系统DO浓度越高,生物膜中好氧区所占比例越大,但DO传递阻力也随之增大。当DO为2.5 mg/L时生物膜中好氧区比例为11.2%,营造了较佳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环境。
郑桂林张朝升曹勇锋荣宏伟伍志研黄小鹏
关键词:SBBR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DO微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