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569)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立杰段玉玺王媛媛朱晓峰刘晓宇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大豆
  • 9篇线虫
  • 9篇胞囊
  • 9篇胞囊线虫
  • 9篇大豆胞囊线虫
  • 3篇侵染
  • 3篇线虫病
  • 3篇线虫侵染
  • 3篇抗性
  • 3篇胞囊线虫病
  • 2篇诱导抗性
  • 2篇基因
  • 2篇根腐
  • 2篇根腐病
  • 2篇大豆胞囊线虫...
  • 2篇大豆品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电泳

机构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辽源市农业科...

作者

  • 10篇段玉玺
  • 10篇陈立杰
  • 9篇王媛媛
  • 8篇朱晓峰
  • 5篇刘晓宇
  • 2篇陈井生
  • 2篇周园园
  • 2篇李爽
  • 1篇李红鹏
  • 1篇李海燕
  • 1篇田丰
  • 1篇高增贵
  • 1篇王东
  • 1篇郑雅楠
  • 1篇刘彬
  • 1篇郭永霞
  • 1篇王慧
  • 1篇王雪
  • 1篇陈宇
  • 1篇孙家骥

传媒

  • 4篇大豆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链格孢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离体活性筛选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满足生产中对玉米链格孢叶斑病进行防治以及抗病育种的需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玉米链格孢叶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 H值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有显著影响。病菌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蛋白胨,30℃、p H值为6的条件下生长最好;最适产孢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产孢温度和p H值与最适生长条件基本一致。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连续光照却明显有利于产孢过程。病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10min;孢子致死温度52℃,10min。药剂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对病菌的毒力作用最强,EC50值仅为0.365 mg·L-1;霜·锰锌、咪鲜胺锰盐等药剂对玉米链格孢病菌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王媛媛刘彬周园园朱晓峰高增贵陈立杰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
休眠期大豆胞囊线虫体内耐寒性物质含量变化
2013年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nohe,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病是大豆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处于休眠期的SCN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高适应性,能适应冬季低温,给防治工作造成较大困难怛j,因此对休眠期SCN代谢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线虫卵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其中海藻糖是一种抗冻剂,
郑雅楠田丰陈井生王媛媛段玉玺陈立杰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休眠期耐寒性毁灭性病害碳水化合物
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和根腐病的生防细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筛选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和根腐病的生防细菌,挖掘高效的新型微生物代谢物种衣剂。[方法]从诱导抗性角度,以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根腐病菌为靶标,通过对2 400株细菌发酵液包衣大豆种子处理、大田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和根腐病的生防细菌。[结果]获得Sneb152、Sneb572、Sneb877、Sneb1076、Sneb1401和Sneb1499共6株对病原物具有诱抗活性的生防细菌,6株生防细菌均可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抑制率超过74.98%,且能显著促进大豆生长,增产效果明显;菌株Sneb572和Sneb1076对大豆根腐病也有一定防效。[结论]优良诱抗生防菌株Sneb572和Sneb1076用于处理大豆种子前景广阔。
闫继辰王媛媛朱晓峰刘晓宇陈立杰段玉玺
关键词:生防菌大豆胞囊线虫病根腐病诱导抗性
胞囊线虫侵染抗感大豆品种后根系谷胱甘肽代谢水平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和感病品种辽豆15为材料,室内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检测抗、感品种侵染后二龄幼虫数量变化及根内活性氧变化,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分析了在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互作下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抗感大豆品种根内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种后第5天,抗感品种根内幼虫的数量大致相同;第15天,在灰皮支黑豆中,根内线虫幼虫数量减少;辽豆15根内H2O2含量始终略高于灰皮支黑豆;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谷氨酰胺半胱氨酸连接酶基因接种后3个时期的表达均上调;而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中处理组呈现了不同的表达趋势,尤其在接种15 d,在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中表达下调,而在感病对照中表达上调;H型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在抗性品种灰皮支黑豆中下调,说明谷胱甘肽相关基因的减少和下调在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呈正相关,导致大豆根系的氧化性增强,从而不利于大豆胞囊线虫的定殖和发育。
孙家骥李爽朱晓峰王媛媛陈立杰刘晓宇陈井生段玉玺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
中外早熟大豆对大豆食心虫的抗性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匈牙利、奥地利、德国、法国、波兰等20个国家的336份大豆材料进行大豆食心虫的抗性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材料58份,抗性材料64份,抗虫材料占34.7%,主要来自中国和俄罗斯。大豆品种抗虫性与大豆品种农业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不同地理生态区大豆资源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大豆品种抗虫性与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豆荚茸毛密度、种皮颜色呈显著相关,大豆植株矮小,籽粒小、豆荚荚毛少,种皮黑色的大豆品种抗虫性较好。
李红鹏李艳杰张武项鹏段玉玺
关键词:早熟大豆大豆食心虫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大豆根部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为建立大豆根系响应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soybean cyst nematode,SCN)胁迫的差异蛋白图谱,从分子水平探索大豆抗SCN的抗病机制,本研究以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哈尔滨小黑豆和感病材料辽豆10号的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SCN胁迫下的大豆根系进行差异蛋白质学分析。结果表明:SCN胁迫下,抗、感池材料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双向电泳共检测到400余个蛋白点,抗病池材料中有3个蛋白点表现为含量上调3倍以上,9个蛋白点表现为含量下降3倍以上,抗病池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6个,感病池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10个。其中的16个蛋白点被鉴定,它们分别参与了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能量代谢、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调控等多个生理生化过程。这些上调或下调的蛋白都是复杂的蛋白调控网络中的一部分,在植物的抗病反应中协同起着重要作用。
王雪段玉玺陈立杰王慧王媛媛朱晓峰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大豆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胞囊线虫侵染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根系的组织病理学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明确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黑豆品种的抗性机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线虫侵染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根系的组织病理学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侵染初期,抗感品种侵入根内的线虫数量没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形成合胞体的时间要早于感病品种辽豆15,哈尔滨小黑豆较早地在中柱内形成了合胞体,抗侵入能力较弱。随着线虫的侵染,抗病品种逐渐形成过敏性坏死反应,阻止线虫发育使根内形成非常少量的雌虫,其中灰皮支黑豆根内几乎没有雌虫形成,抗发育能力最强。感病品种辽豆15根内没有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形成了大量雌虫。在寄主维管束中,侵染后期中柱内形成的合胞体会使感病品种辽豆15木质部外移,根内导管数量减少,不利于水分运输的安全性。而3个抗病品种小黑豆的木质部组织结构没有发生病变,利于大豆的正常生长。
刘鹤王媛媛朱晓峰刘晓宇陈立杰段玉玺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
巨大芽孢杆菌Sneb207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的防效及光合响应被引量:5
2020年
为明确巨大芽孢杆菌Sneb207对大豆抗胞囊线虫的防效及对大豆早期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通过Sneb207发酵液包衣感病大豆品种,以无菌水包衣为对照,接种大豆胞囊线虫,于显囊期调查植株生长指标及Sneb207对胞囊的防效,并且分别于接种线虫后3,7,10和14 d测定Sneb207包衣处理和对照处理大豆的光合性能及叶绿素含量。结合前期转录组分析结果,选择4个与光合作用或叶绿体相关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Sneb207包衣处理,大豆主根长增加且须根数量增多,同时提高了对胞囊的防效,根上和土中胞囊抑制率分别达到44.93%和57.19%。Sneb207包衣处理提高了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所检测的4个基因在Sneb207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过程中2个被诱导、1个被抑制,且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表明它们可能在Sneb207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中起作用。
周园园周园园郭永霞李海燕段玉玺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光合性能差异表达基因
胞囊线虫侵染后小粒黑豆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早期基因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探索大豆的抗病机制。【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的小粒黑豆(Glycine max)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大豆胞囊线虫诱导大豆根部早期表达的SSH-cDNA文库,并结合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28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经CAP3软件聚类拼接,得到166个unique EST,在GenBank进行Blastn与Blastx同源比对,有119条EST与已知蛋白或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占全部EST的83%,已知基因功能的EST涉及信号识别和传导、能量与物质新陈代谢、膜及转运、木质素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抗病防御、细胞保护和转录调控。【结论】本研究在大豆胞囊线虫侵染早期发现了表达频率较高的基因如过氧化氢酶、泛肽素、几丁质酶、脂肪氧合酶、水通道蛋白、成熟调控蛋白、金属硫蛋白、脂膜嵌入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并推测这些基因在大豆与胞囊线虫的非亲和互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王芳段玉玺陈立杰王媛媛朱晓峰王东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大豆抑制消减杂交表达序列标签
抑制谷胱甘肽合成对大豆胞囊线虫发育的影响
2018年
为明确谷胱甘肽对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SCN)发育的影响,利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L-丁硫氨酸-亚砜亚胺(L-Buthionine-sulfoximine,BSO)处理大豆感病品种辽豆15,观察SCN的发育;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谷胱甘肽含量和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接种线虫14d,SCN在辽豆15根系内的发育受到了抑制,二龄幼虫(J2)比例显著高于对照53.86%,四龄幼虫(J4)比例显著低于对照10.54%;但在接种线虫28d时,J4数量与对照比无显著差异。在接种线虫14d,辽豆15根系内谷胱甘肽含量及合成关键酶基因γ-ECS、GSHS和hGSHS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BSO有效地抑制了谷胱甘肽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了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产物的含量。在谷胱甘肽缺乏的条件下,大豆胞囊线虫的发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说明谷胱甘肽是参与调控SCN发育的重要因子。
陈宇李爽陈立杰王媛媛朱晓峰刘晓宇段玉玺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QRT-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