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B031600211)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朱康顺蔡明岳黄文薮郭永建陈俊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汁
  • 1篇胆汁瘤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术后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栓塞术后
  • 1篇脾脏
  • 1篇脾脏淋巴瘤
  • 1篇肿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化疗
  • 1篇化疗栓塞
  • 1篇化疗栓塞术
  • 1篇化疗栓塞术后
  • 1篇肝动脉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朱康顺
  • 1篇王皓帆
  • 1篇陈俊伟
  • 1篇郭永建
  • 1篇孟晓春
  • 1篇覃杰
  • 1篇谢佩怡
  • 1篇黄文薮
  • 1篇全力
  • 1篇蔡明岳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脾脏淋巴瘤的CT/MRI诊断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脾脏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脾脏淋巴瘤6例,其中4例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2例患者行MRI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分析此6例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 6例患者脾脏不同程度增大,CT平扫时多为低密度灶,MRI为T1WI双回波序列低信号,T2WI压脂序列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均匀/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稍减退,各期的强化均低于同层面的脾脏实质的强化程度,不均匀强化者病灶内见片状无强化区。其中脾脏淋巴瘤累及肝脏3例,累及胃2例,累及淋巴结5例。脾脏小B细胞淋巴瘤多形成弥漫浸润型或栗粒结节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形成单发巨块型。结论 CT及MRI影像学方法,在病理诊断之前,对鉴别脾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及高度提示脾脏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谢佩怡孟晓春覃杰全力朱康顺
关键词:淋巴瘤脾脏断层摄影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汁瘤形成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肝动脉栓塞术(TAE)后胆汁瘤形成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3月行TACE/TAE后形成胆汁瘤的6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有无临床症状、胆汁瘤的治疗方式及临床转归。结果 63例患者中,52例胆汁瘤发生于TACE术后4周~3个月,占82.5%,11例胆汁瘤发生于TACE/TAE术后3~6个月,占17.5%。63例胆汁瘤形成患者中48例(76.2%)无临床症状,其胆汁瘤直径(2.64±2.20)cm;有症状胆汁瘤15例,胆汁瘤直径(6.98±6.57)cm,有无症状者胆汁瘤大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8例无症状胆汁瘤影像学随访时间37 d至49个月,其中30例(62.5%)大小无变化,13例(27.1%)缩小,3例(6.3%)消失,1例增大,1例胆汁瘤直径3.8 cm、临近肝包膜,发生破裂形成胆汁性腹膜炎,1周后死于感染性休克、肝功能衰竭。有症状胆汁瘤15例临床表现有黄疸2例,发热11例,黄疸并有发热2例。均行穿刺置管引流,11例(71.3%)缩小,4例消失;14例临床症状缓解后拔管,置管时间53 d^11个月,1例合并缺血性胆道狭窄,持续引流18个月仍反复发热。结论胆汁瘤作为TACE/TAE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4周~3个月。无症状者,应定期影像随访,对有症状或临近肝包膜较大的胆汁瘤,应及时穿刺置管引流。
曾昭吝蔡明岳黄文薮郭永建陈俊伟王皓帆朱康顺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胆汁瘤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