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72)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波徐召清叶闯韩林合刘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英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哲学
  • 4篇指称
  • 2篇信念
  • 2篇虚构
  • 2篇哲学教育
  • 2篇知识
  • 2篇实在论
  • 2篇自然科学
  • 2篇逻辑
  • 2篇教育
  • 2篇克里普克
  • 2篇回应
  • 1篇大学哲学
  • 1篇当代社会
  • 1篇第二自然
  • 1篇定理
  • 1篇对角线
  • 1篇虚构作品
  • 1篇学说
  • 1篇语言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科隆大学
  • 1篇纽约城市大学
  • 1篇英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徐召清
  • 5篇陈波
  • 4篇叶闯
  • 2篇韩林合
  • 1篇刘叶涛
  • 1篇赵震
  • 1篇邢滔滔
  • 1篇刘哲
  • 1篇李晽

传媒

  • 3篇世界哲学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2篇哲学分析
  • 2篇中国高校社会...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科学文化评论
  • 1篇哲学门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40年来分析哲学的转变被引量:3
2015年
早期分析哲学中的两大流派逻辑实证主义与日常语言哲学都以拒斥形而上学为重要特征。而近几十年的分析哲学中,思辨的形而上学却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长与繁荣。本文从哲学史的角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近40年来分析哲学的转变:早期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如何在克里普克、刘易斯、斯特劳森、奎因、达米特等人的工作中相互融合,并发展成新的语言哲学;分析的形而上学又如何从新的语言哲学中逐步发展起来并最终取得独立的地位。
T.威廉姆森徐召清
关键词:分析哲学哲学史
麦克道尔两种逻辑空间学说述评
2015年
理由的逻辑空间与自然科学的理解的逻辑空间之间的区分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麦克道尔哲学理论的基石。按照麦克道尔的理解,理由的逻辑空间的结构是自成一类的或自律的,不可还原为自然科学的理解的逻辑空间的结构。承认这种自律性并不必然意味着要采取一种超自然主义的立场——无节制的柏拉图主义,而完全可以同时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立场——宽松的柏拉图主义或自然化的柏拉图主义。
韩林合
关于认知逻辑的问答
2017年
威廉姆森从知识论的角度回答了与认知逻辑有关的五个问题。他介绍了自己在哲学考虑之下所做的认知逻辑工作,通过自己的工作展示了认知逻辑在"同一与分辨""模糊性""知识的限度"等问题上的相关性。在指出认知逻辑S5的逻辑全知和正负内省等原则在主流知识论中的局限性后,他为在主流知识论讨论中使用认知逻辑给出了一种类似科学理想化的辩护。他认为,量化认知逻辑、认知逻辑与非认知模态逻辑的复合以及时态认知逻辑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最后,他提出了与认知逻辑有关的几个开放问题。
蒂莫西.威廉姆森徐召清
关键词:认知逻辑内在主义
“根据指称决定者为真”的分析性新解及其问题
2014年
分析性的形而上学解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许多人认为此解释依赖于一个会引起严重问题的假设,即从奎因开始就广为流传的双因素决定(语言与世界同时决定)假设。美国哲学家吉利恩·罗素于2008年提出一种以"指称决定者"概念为核心的关于分析性的新定义,企图在修改了的双因素图像下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表明,罗素的这个新定义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种修改既不能被传统双因素解释的拥护者所信服,同时也改变了分析性本来所面向的哲学主题。
叶闯
论蒯因的逻辑哲学被引量:2
2014年
在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的背景中,本文对他的逻辑哲学做了批判性的系统考察,讨论了如下三个问题:蒯因关于逻辑和逻辑真理究竟说了些什么?在蒯因的逻辑哲学中存在哪些难题、困境和悖论?蒯因关于逻辑或逻辑真理本来应该再说些什么?最后阐述了对逻辑的实在论和认识论的证成:逻辑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与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与我们的语言和思维实践相关联。逻辑理论中包含着关于世界、认知、语言和思维的描述性内容。描述对于被描述者而言可真可假,所以逻辑理论也有可能出错。逻辑之所以是可修正的,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陈波
关键词:逻辑实在论认识论证成
大学哲学教育如何回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与挑战?--世界大学哲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纪实被引量:2
2013年
2012年10月27日,作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系庆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世界大学哲学系主任联席会议"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很多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哲学系主任和一些国际知名的哲学家或哲学教授与会,大家围绕大学哲学教育展开了研讨。
陈波赵震李晽
关键词:哲学教育大学哲学系主任联席会社会
克里普克论意外考试悖论被引量:1
2016年
克里普克通过拒斥知识持续原则为意外考试悖论给出了一种独特的消解方案。通过对该消解方案做局部辩护,指出对克里普克方案的三种反驳都不成功。首先,克里普克对知识持续原则的拒斥与知识的事实性并不冲突。其次,克里普克的方案至多只是将JTB当成知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独立于盖提尔对传统知识论的挑战。再次,虽然克里普克明确提到了知识的正内省原则(KK原则),但是其消解方案并没有真正用到这一原则。因此,通过拒斥知识的正内省原则来反驳克里普克方案也是行不通的。
徐召清
麦克道尔的两种自然学说述评被引量:4
2014年
麦克道尔哲学的中心课题是消解近现代哲学围绕着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而产生的诸多忧虑。麦克道尔进一步将这些忧虑归结为有关心灵事项对世界的指向性或者说其客观意蕴的忧虑。在他看来,这样的忧虑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在于两种逻辑空间的截然区分以及近代以来所形成的有关自然的构想。因此,为了消解它们,我们需要重新界定自然观念,使得其也包括第二自然。本文将梳理麦克道尔的这些思想,指出其困难所在。
韩林合
关键词:第二自然自然主义
空名与虚构实体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论证了如下观点:第一,存在是个体的一个真正的谓词。尽管说每一样东西存在可能是不足道的,但很多东西只具有偶然的存在。第二,虚构实质上是一种假装,虚构名称不具有普通名称的功能,它们只是在假装进行指称,关于虚构对象的陈述也只是假装表达了命题,而不是真的表达命题。第三,“虚构的”一词可以叠置,虚构实体是由于人们的活动才得以存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抽象实体,它们的存在取决于虚构作品是否被创造出来,因而虚构实体的存在是一个诉诸经验便可解决的问题,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完全可以对虚构实体进行量化并建立同一性。
刘叶涛
关键词:指称假装
具身化理论视域下的反笛卡尔主义--以梅洛-庞蒂与塞尚的对话为例被引量:11
2014年
作为主体性概念的一种当代发展,具身化这个难题构成了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反思的基础问题结构。这意味着要在拒绝笛卡尔主义心身二元论的前提下重新思考心灵与身体的差异关系。通过分析对塞尚作品的怀疑态度,梅洛-庞蒂指出,建立具身化概念及自我塑形的本原世界,要求重新理解知觉主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直接性关系。如果仅仅局限在对直接性关系的物理或生物解释,我们将很难解释塞尚作品何以能超越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缺陷而获得他人可以理解的普遍性意义。与上述物理和生物解释模型相对立,梅洛-庞蒂通过符号论模型来说明人类知觉经验所预设的直接性概念。梅洛-庞蒂关于身体的哲学反思试图拒斥近代笛卡尔主义的心身二元论,以及把主体理解为在世界之外的自足心灵。通过在《行为的结构》中确立知觉概念之可能,梅洛-庞蒂开启了反笛卡尔主义假设的具身化理论视域。
刘哲
关键词:梅洛-庞蒂塞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