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30030)

作品数:23 被引量:260H指数:8
相关作者:路安民任毅田先华汤彦承陈之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植物
  • 5篇毛茛
  • 5篇被子植物
  • 4篇系统学
  • 4篇毛茛科
  • 4篇穿孔板
  • 3篇导管
  • 3篇英文
  • 3篇植物分类
  • 3篇木质部
  • 3篇次生
  • 3篇次生木质部
  • 2篇植物分类系统
  • 2篇植物化石
  • 2篇商陆
  • 2篇商陆科
  • 2篇鼠刺科
  • 2篇器官发生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系统学意义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植...
  • 11篇西北大学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太白山国...

作者

  • 11篇路安民
  • 11篇任毅
  • 6篇汤彦承
  • 6篇田先华
  • 5篇潘开玉
  • 4篇陈之端
  • 3篇张小卉
  • 3篇李红芳
  • 2篇常鸿莉
  • 2篇胡正海
  • 1篇李承森
  • 1篇李智军
  • 1篇冯广平
  • 1篇杨永
  • 1篇林启冰
  • 1篇赵宣
  • 1篇周志钦
  • 1篇李德铢
  • 1篇庞承义
  • 1篇陶君容

传媒

  • 10篇植物分类学报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云南植物研究
  • 3篇第七届全国系...
  • 2篇Acta B...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9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基因序列和形态性状的牡丹组种间关系被引量:20
2008年
牡丹被认为是中国的国花,具有很高的医学、观赏和经济价值。野生牡丹被认为是栽培牡丹的野生祖先,因此弄清牡丹组的种间亲缘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受到信息量的限制,根据单基因数据或形态数据往往无法对牡丹组的种间关系得到明确的结果。本研究用12份样品代表野生牡丹组(Paeonia section Moutan DC.,Paeoniaceae)8个种,利用包括核基因(Adh1A、Adh2和GPAT)和叶绿体基因(trnS-trnG和rps16-trnQ)的DNA序列以及形态性状的多套数据来探讨野生牡丹的种间关系。合并分析得到具高支持率的牡丹组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芍药属牡丹组8个野生种分为两个亚组,即肉质花盘亚组subsect.Delavayanae和革质花盘亚组subsect.Vaginatae。肉质花盘亚组包括滇牡丹P.delavayi和大花黄牡丹P.ludlowii;革质花盘亚组包括其余6个种。革质花盘亚组中,四川牡丹P.decomposita ssp.decomposita和紫斑牡丹P.rockiissp.rockii关系密切;卵叶牡丹P.qiui和矮牡丹P.jishanensis关系密切;银屏牡丹P.suffruticosa ssp.yinpingmudan与凤丹P.ostii关系密切,并且后两个分支为姊妹群。
赵宣周志钦林启冰潘开玉李名扬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形态性状核基因芍药属牡丹组系统发育
吉林延边早白垩世大拉子组植物化石新类型——星学异麻黄被引量:10
2003年
报道产自吉林省延边早白垩世大拉子组植物化石新类型———星学异麻黄 (Alloephedraxingxueigen .etsp .nov .)。大拉子组的时代处于早白垩世的阿普特期—阿尔必期 (Aptian—Albian)。化石标本保存了植物的茎枝、雌球花及种子 ;该种的茎枝分节 ,节间具细纵槽纹 ,叶退化 ,雌球花单个着生于小枝顶部 ,种子成对且种子顶部宿存珠孔管等特征与现存麻黄科植物最为相近 ,因此可能属于麻黄科。
陶君容杨永
关键词:植物化石早白垩世麻黄科
黄三七(毛茛科)茎次生木质部导管穿孔板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亚特有植物黄三七(Soulieavaginata(Maxim.)Franch.)茎的次生木质部离析材料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黄三七茎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分子端壁上具网状穿孔板(麻黄式穿孔板)、梯状穿孔板、网状-梯状混合穿孔板、网状-梯状-单穿孔混合型穿孔板、梯状-单穿孔混合型穿孔板及单穿孔板,同时也观察到了端壁多穿孔板和侧壁穿孔板,并对不同类型穿孔板中纹孔膜的残留也进行了观察。其中,网状穿孔板、各种过渡类型的穿孔板均为毛茛科植物中首次报道。根据观察结果,对导管分子穿孔板的演化及黄三七属植物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分析。
宋春慧任毅田先华张小卉
关键词:毛茛科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穿孔板
中国东北古新世植物群 :广义山茱萸科美中果和白令叶(英文)
2002年
描述并厘定了黑龙江省嘉荫县古新世乌云植物群中的广义山茱萸科绝灭类型镘形美中果 (Amersiniaobtrul lataManchester,CraneetGolovneva)和假古老白令叶 (Beringiaphyllumpseudoantiquum (Golovneva)Manchester,CraneetGolovneva)。将前人鉴定为昆栏树属 (未定种 ) (Trochodendronsp .)的果序化石归入镘形美中果 ;将前人确定为鲜艳杨 (Populuscarneosa)、假原始叶南蛇藤 (Celastrophyllumsubprotophyllum)、古老荚 (Viburnumantiquum)、粗糙荚 (V .asperum)、疏齿荚叶 (Viburniphyllumfinale)、乌云原始叶 (Potophyllumwuyunense)、海丹原始叶 (近似种 ) (P .cf.hay denii)、卵圆原始叶 (P .ovatifolium)和不规则克里木 (Credneriainordinata)
冯广平Albert G ABLAEV王宇飞李承森
关键词:山茱萸科古新世植物群
小花草玉梅(毛茛科)花的发育形态学研究
用扫描电镜方法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var.flore-minoreMaxim.)花部各器官的发生和发育顺序。结果表明: 5个花被片原基按顺时针顺序发生,第一次旋转一周产生3...
常鸿莉任毅
文献传递
被子植物的一个“多系-多期-多域”新分类系统总览(英文)被引量:38
2002年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 1 998年发表的两篇文章的续篇。在那两篇文章中作者论述了关于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问题的基本观点。本文提出木兰植物门 (被子植物 )的一个新分类系统纲要 ,将木兰植物门分为 8纲 40亚纲 2 0 2目和 5 72科 ;其中命名了 2 2新亚纲 (Annonidae,Illiciidae ,Ceratophyllidae,Lauri dae,Calycanthidae,Chloranthidae,Aristolochiidae,Polygonidae,Plumbaginidae ,Bromeliidae ,Zingiberidae ,Junci dae,Poaidae,Paeoniidae ,Papaveridae,Trochodendridae ,Betulidae ,Malvidae ,Ericidae ,Myrtidae ,Rutidae,Geraniidae)和 6新目 (Degeneriales,Aizoales,Platanales,Dipentodontales,Meliosmales,Balanitales)。并对每个科所包含的属。
吴征镒路安民汤彦承陈之端李德铢
维管植物导管及其穿孔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8
2005年
介绍了导管及其穿孔板的研究进展,包括导管的特征 穿孔板的类型、多穿孔板与侧壁穿孔板、纹孔膜残留 ,导管的起源与穿孔板的演化,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导管的比较,并就导管进化与穿孔板演化,导管的二型性现象、侧壁穿孔板、多穿孔板与穿孔中纹孔膜,生态对导管进化的影响等方面以及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李红芳田先华任毅
关键词:维管植物导管穿孔板
葡萄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59
2003年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 ,对葡萄科Vitaceae1 1属 37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 ,发现该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无规则形或多边形 ,垂周壁一般为平直、弓形或浅波状 ;气孔器通常仅分布在下表皮 (火筒树属Leea偶尔可在上表皮观察到 ) ,除无规则型 (地锦属Parthenocissus、俞藤属Yua、葡萄属Vitis、蛇葡萄属Ampelopsis和酸蔹藤属Ampelocissus)最为常见外 ,不等细胞型 (火筒树属 )、短平列型(白粉藤属Cissus、乌蔹莓属Cayratia和崖爬藤属Tetrastigma)、环列型 (崖爬藤属Tetrastigma)和十字型(Rhoicissus、Muscadiania和Tetrastigma)仅在一属或少数几属中出现 ,因此可作为属级的鉴别特征。在扫描电镜下 ,角质层多具有条纹、鳞片或颗粒等特征 ,属间有细微差别 ,仅大果俞藤Y .austro_orientalis具乳突。本研究结果支持将火筒树属从葡萄科中分出独立成科 ,同时也为俞藤属的建立提供了证据。根据气孔器类型和花的特征 ,葡萄科植物 (不包括火筒树属 )可分成两大类 ,一类包括地锦属、俞藤属、葡萄属、蛇葡萄属、Muscadinia和酸蔹藤属 ,它们以具五数花和无规则型气孔器为主 ;另一类包括乌蔹莓属、Rhoicissus、白粉藤属和崖爬藤属 ,它们以具四数花和十字型。
任辉潘开玉陈之端王仁卿
关键词:葡萄科植物叶表皮系统学
小花草玉梅变态花的初步观察研究
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ex DC.var.,flore-minore Maxim.)为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的一个变种。据报道,该变种成熟花具有正常的与变态的两种形式。正常花的花被...
常鸿莉任毅
关键词:形态学
文献传递
商陆属植物的花器官发生被引量:8
2004年
为进一步研究商陆科的系统位置提供花器官发生和发育的证据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商陆Phytolaccaacinosa、多雄蕊商陆P .polyandra和垂序商陆P .americana的花器官发生。结果表明 :商陆属植物花被的发生均为 2 5型螺旋发生。在同一个种不同的花蕾中 ,花被的发生有两种顺序 :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远轴侧非正中位的 1枚先发生。雄蕊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在单轮雄蕊的种中 8-1 0枚雄蕊为近同时发生 ;两轮雄蕊的种 8枚内轮雄蕊先发生 ,6- 8枚外轮雄蕊随后发生 ,内轮雄蕊为同时发生 ,外轮雄蕊发生次序不规则。心皮原基也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 ,8- 1 0枚心皮原基为同时发生。在后来的发育过程中 ,商陆的心皮发育成近离生心皮雌蕊 ;其他 2种心皮侧壁联合发育成合生心皮雌蕊。对商陆属植物花器官发生的类型及发育形态学做了分析 。
郑宏春路安民胡正海
关键词:植物花器官发生商陆科系统发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