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004022)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庆淮滕泽林谭宁吴勋宁蒙伟平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肠内营养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它是一种经济、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本文就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发展史、肠内营养应用机制以及肠内营养早期应用的优势三个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 王庆淮谭宁滕泽林
- 关键词:食管癌胃管早期肠内营养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EN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45例。行术前1天、术后第7天IgA、IgG、IgM、CD3、CD4免疫学指标及并发症等比较。结果:EN组的IgA、IgG、IgM、CD3、CD4比PN组稳定,并发症少(P<0.05)。结论:EN较PN更能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 王庆淮
- 关键词:食管癌早期肠内营养免疫功能
- 留置双胃管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近7年来,将2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10例和对照组(B组)10例,均行食管癌根治术,A组在吻合口瘘后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术(EN);B组吻合口瘘后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PN)。观察两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平均费用、平均住院费用等。结果 A组平均治愈率高于B组,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EN)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营养状况,双胃管在加强引流的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双胃管形成一种循环的引流作用,既能够起到引流作用,又能够为肠道提高营养,是治疗吻合口瘘一种完美的结合,是目前实施营养治疗比较理想的方法,利于患者康复以及改善生存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缩短并降低费用。
- 王庆淮
- 关键词:食管癌肠内营养术后吻合口瘘
- 早期肠内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总结早期肠内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影响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的10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的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00例食管癌病人按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A组食管癌术后应用双胃管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50例(B组食管癌术后应用肠外营养)。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术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是明显的,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胃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是必要的、可行的,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而改善病人手术后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 王庆淮
- 关键词:术后呼吸功能肠内肠外营养食管癌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呼吸功能不全营养支持方法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42例食管癌患者(A组)术中经幽门后至空肠上段留置胃管(鼻空肠管)(EN组),对照组(B组)42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中顺利留置胃管营养管,EN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体重、人血白蛋白水平术后第7 d、第21 d 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7 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胃管在幽门后-空肠上段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能减少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手术成功率提高,是1种既经济又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 王庆淮吴勋宁谭宁滕泽林蒙伟平冯健
- 关键词:食管癌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