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JL068)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4
相关作者:薄文广颜银根周立群安虎森欧阳伟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新经济
  • 2篇新经济地理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理学视角
  • 1篇新经济地理学
  • 1篇演进
  • 1篇政府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区域发展
  • 1篇中国区域发展...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区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异质性
  • 1篇区位
  • 1篇区位商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区域经济一体...

机构

  • 4篇南开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云南省委党校

作者

  • 4篇薄文广
  • 3篇颜银根
  • 1篇周立群
  • 1篇安虎森
  • 1篇欧阳伟军

传媒

  • 1篇开放导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城市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产业经济评论...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脉络——从新经济地理到新新经济地理被引量:8
2013年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新经济地理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文章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基础"冰山运输成本、垄断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入手,系统地梳理了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理论脉络。文章首先指出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中的14个基本假设,随后评述针对这14个基本假设中部分假设进行放松的主要理论研究,以展现新经济地理发展的前沿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此外,文中还着重介绍融入企业异质性和市场进入成本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融入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得到了一些全新的研究结论,这将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颜银根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企业异质性空间经济学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经验及制约因素被引量:4
2013年
调整完善符合实际、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以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抓手,创新开发模式,是天津滨海新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同时滨海新区也面临着赶超与跨越的双重挑战、体制机制不顺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滞后问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是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薄文广欧阳伟军
关键词:经济转型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借鉴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被引量:25
2014年
一、前言2013年,长三角地区以占中国2.1%的陆地面积、11.6%的人口、13.8%的固定资产投资创造了中国20.8%的GDP、31.9%的进出口总额和54.5%的外商投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2008年《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更是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5年多来,
薄文广周立群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社会发展
贸易自由化、区域一体化与中国经济空间分割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两国三地区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区域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空间分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封闭经济中区域一体化会促进非农产业集聚以及区域间的贸易,区域一体化造成了地区经济的分异而不是经济分割。贸易自由化作为一种集聚力,促进了非农产业在更加接近国外市场的地区集聚,甚至于会造成本国"贸易顺差"以及区域间的贸易缩减,从而导致中国经济空间的分割。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行为造成的地区贸易障碍并不能成为中国经济空间分割的原因。
颜银根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FDI、劳动力流动与非农产业集聚被引量:30
2014年
本文首先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构建了3×2×2空间均衡模型,提出了理论假说:劳动力流动以及FDI向沿海的流动加剧中国非农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通过使用中国2005年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和FDI对非农产业集聚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与FDI相比较,劳动力流动对非农产业的集聚影响更为明显。在中国,劳动力流动和FDI并没有能够形成新经济地理中所述的"循环累积",但人口密度、市场潜能、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因素对非农产业的集聚有着显著的影响。
颜银根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FDI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及对地方政府的启示被引量:8
2013年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发展环境的外部变化使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也相应发生了较大改变:驱动方式由"单极驱动"转向"多极增长",开发模式由以重点项目为主的单项硬开发转向以促进产业集聚为基础的软硬结合的综合开发,批复主动权由更多国家主动转向更多地方主动,进而形成央地良性互动。自下而上终获认可的天津(滨海新区)在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形成的地方主动,积极利用外部资源;规划先行,统一谋划;创新开发模式,强力执行的工作经验值得国内相关地区学习和借鉴。
薄文广安虎森
关键词:演进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天津制造业集聚趋势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1993—2011年省级层面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发现:在2004、2005年前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向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已经出现转折,近年来沿海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占全国的制造业份额在持续下降,但天津明显例外,其制造业份额一直持续上升。天津制造业的持续集聚与全国制造业分布的宏观格局变化可以由新经济地理学揭示的核心一边缘关系在多种空间尺度上的存在和转化得到解释。随后使用2006—2011年天津21个两位数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区位商分析,指出近期天津制造业不同行业的若干集聚趋势和特征。,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殷广卫李琪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核心-边缘制造业区位商
后危机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的对比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借鉴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增长极的浦东新区和第三增长极的滨海新区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它们在开发与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好思路、好方法值得分析和总结。本文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背景特别是获批战略的差异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两区促进各自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做法进行详细的对比,探究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以及背后隐含的逻辑,最后提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借鉴意义。
薄文广谭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