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0356)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靳书君潘沁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中...
  • 1篇释学
  • 1篇民族
  • 1篇解释学
  • 1篇互动关系

机构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桂林电子科技...

作者

  • 3篇靳书君
  • 2篇潘沁

传媒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理论月刊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理的解释学透视被引量:2
2013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一种解释学的实践形态,实践解释学的分析性范畴严整而有序地勾划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部机理。其中,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历史条件的变化形成"理解距离"及在中国的"应用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经典作家依照"对话逻辑"进行"视野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实现文本普遍意义"具体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效果历史",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境界。
靳书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考全球化和民族化的互动关系
2012年
全球化和民族化都是全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全球化是现代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规定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跨国联姻创造了前提,使落后民族可以通过革命或改革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给民族传统以时代性提升。民族化是现代生产方式所要求的全球性上层建筑,对世界历史发展进行政治设计和文化牵引,特别是非西方、非资本的民族国家探索本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矫正着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不合理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全球化良性互动,挣脱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循环怪圈,使中华文明获得时代性升华,并推动全球化向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靳书君潘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现实基础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视阈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在市场、社会和国家之间探求符合中国实际要求的结构关系,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视阈。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通过社会整合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力,在国家重建中把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主题、主力和主体的中国化。
靳书君潘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