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Z2005101)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吴孟海刘斌张晋霞张强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基质细胞
  • 3篇脂肪
  • 3篇脂肪组织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节苷脂
  • 3篇神经细胞
  • 3篇基质
  • 2篇胆碱
  • 2篇胆碱乙酰转移...
  • 2篇乙酰
  • 2篇乙酰转移酶
  • 2篇转移酶
  • 2篇羟化酶
  • 2篇酪氨酸
  • 2篇酪氨酸羟化
  • 2篇酪氨酸羟化酶
  • 2篇氨酸
  • 1篇蛋白
  • 1篇脂肪基质细胞

机构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4篇张晋霞
  • 4篇刘斌
  • 4篇吴孟海
  • 3篇张强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神经节苷脂对人脂肪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关键酶TH、CHAT、GAD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人脂肪基质细胞(AD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关键酶酪氨酸羟化酶(T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谷氨酸脱羧酶(GAD)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ADSCs,以神经诱导培养基(NIM)及加入不同剂量(50、100、200、400μmol.L-1)的GM1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导分化,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TH、CHAT和GAD的表达情况。结果:TH的表达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增强,同一时间点内NIM+400μmol.L-1GM1组表达最高,且与其余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HAT和GAD的表达也均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增强,但同一时间点内不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M1具有增强TH的表达而促进AD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刘斌吴孟海张晋霞张强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基质细胞神经细胞酪氨酸羟化酶胆碱乙酰转移酶
神经节苷脂诱导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诱导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9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人体腹部皮下脂肪组织20mL,对脂肪组织提取物进行分离培养,分别采用对照组、神经诱导培养基组、神经诱导培养基加神经节苷脂100μmol/L和神经节苷脂100μmol/L组,对其进行诱导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连续观察原代及传代后的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神经巢蛋白,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联合蛋白2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原代细胞情况:24h后大量细胞贴壁,呈宽大扁平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核浆分界清楚,多为单核,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大部分细胞呈集落生长,并迅速增殖,集落大小不一,集落中的细胞呈典型的梭形细胞,集落之间互相靠近,一周后可达到80%融合,呈漩涡状排列。②传代细胞情况:呈圆形,悬浮状态,并很快贴壁,并分布均匀,与原代细胞相比,细胞形态更为单一,呈典型梭形。③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测定:对照组和神经节苷脂100μmol/L组仅见极少量的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神经巢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联合蛋白-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阴性。神经诱导培养基组和神经诱导培养基组加神经节苷脂组于诱导后1h出现Nestin表达阳性,5h出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联合蛋白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阳性。在一定时间内,上述指标表达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加,但神经诱导培养基组加神经节苷脂组与神经诱导培养基组比较,神经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微管联合蛋白2表达阳性率增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
刘斌吴孟海张强张晋霞
关键词:脂肪组织基质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节苷脂细胞分化
不同剂量的神经节苷脂对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神经节苷脂(GM1)对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ADSCs)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ADSCs,采用神经诱导培养基(NIM)加不同剂量的GM1对各组进行诱导培养。实验分6组:对照组,只加改良Eagle培养液(α-MEM);A组,神经诱导培养基(NIM);B组,NIM加50μmol/LGM1;C组,NIM加100μmol/LGM1;D组,NIM加200μmol/LGM1;E组,NIM加400μmol/LGM1。诱导后1h、5h、1d和5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鉴定各组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联合蛋白-2(MAP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1)诱导后,ADSCs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在一定的时间内,分化的神经细胞数逐渐增加,于诱导后5h、1d和5dE组增加更明显(均P<0.05)。(2)各组Nestin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1d时表达最高,5d时表达减弱,除1h外,其余各时间点E组表达最高(均P<0.05);NSE和MAP2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5d时表达最高,各时间点E组表达最高(均P<0.05);GFAP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5d时表达最高,各时间点E组表达最低(均P<0.05)。结论GM1可促进人AD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并呈剂量依赖性。
刘斌吴孟海张晋霞
关键词:脂肪组织基质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节苷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人脂肪组织来源的酪氨酸羟化酶、胆碱乙酰转移酶、谷氨酸脱羧酶的表达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AD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关键酶TH、CHAT、GAD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人ADSCs,采用神经诱导培养基(NIM)进行诱导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递质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和!-氨基丁酸(GABA)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酪氨酸羟化酶(T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谷氨酸脱羧酶(GAD)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经NIM诱导后,ADSCs可分化为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后,1h、5h未见TH、CHAT和GAD阳性表达。1d、5d出现TH、CHAT和GAD阳性表达。②免疫荧光单标结果:诱导后的细胞内有TH、CHAT和GAD表达。免疫荧光双标结果:GAD与TH、CHAT与TH可同时表达于同一个诱导后的细胞内。结论:ADSCs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分化后的神经细胞具有合成神经递质DA、Ach和GABA的功能。
刘斌吴孟海张晋霞张强
关键词:脂肪组织基质细胞酪氨酸羟化酶胆碱乙酰转移酶谷氨酸脱羧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