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099)

作品数:12 被引量:208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林陈键王丽丽张应根宋振硕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乌龙茶
  • 5篇茶叶
  • 4篇模式识别
  • 4篇儿茶
  • 4篇儿茶素
  • 3篇生物碱
  • 3篇清香型
  • 3篇香气
  • 3篇香型
  • 3篇儿茶素类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生化成分
  • 2篇乌龙茶品质
  • 2篇相色谱
  • 2篇香气组成
  • 2篇没食子
  • 2篇没食子酸

机构

  • 13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陈键
  • 10篇陈林
  • 8篇王丽丽
  • 7篇宋振硕
  • 7篇张应根
  • 4篇尤志明
  • 4篇邬龄盛
  • 3篇王振康
  • 3篇杨军国
  • 3篇陈泉宾
  • 2篇王秀萍
  • 1篇杨卫

传媒

  • 7篇茶叶科学技术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茶叶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做青工艺对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影响被引量:37
2014年
在室内控温控湿环境[(22±1)℃、RH(71±4)%]条件下,借助茶叶香气成分GC-MS指纹图谱检测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以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工艺制法在制品和毛茶为对照样,探讨了做青工艺[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做青强度(摇青次数)]对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特征的影响。通过"云图"绘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晾青失水"可明显改变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的化学模式,伴随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α-法呢烯、苯乙醛、香叶醇、3-己烯-1-醇和(Z)-己酸-3-己烯酯含量逐渐增多,而叶绿醇、吲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乙基苯等成分含量则呈减少趋势,但仅结合不同强度的"单次摇青"将无法促成乌龙茶特有香型品质。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殊香型品质的关键工序,带有类似花果香型的吲哚、反式-橙花叔醇和苯乙醛等香气成分可作为乌龙茶做青工艺品质控制的主要化学评测指标。
陈林陈键陈泉宾张应根宋振硕王丽丽尤志明
关键词:乌龙茶做青工艺香气成分模式识别
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9
2014年
比较 ZorbaxSB-C18与 TSKgelODS-100Z这2种色谱柱对12个组分的分离效果,从洗脱方式、流动相pH 值、柱温与流速等方面优化色谱条件,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查以及茶样测定应用,从而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GA)、8种儿茶素类(GC、EGC、C、EGCG、EC、GCG、ECG、CG)与3种生物碱(可可碱、茶碱、咖啡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确立的最优色谱条件为:采用 TSKgelODS-100Z (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2‰甲酸水溶液(A 相)和甲醇(B相),洗脱方式为83%A (0 min)→75%A (5min)→73%A (7min)→58%A (16min)→83%A (18min),柱温为40℃,流速为1.0mL ·min-1,检测波长为280nm。茶叶中各组分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0以上,保留时间与峰面积的精密度RSD 分别小于0.105%与4.076%,加标回收率在97.767%~104.766%。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回收率,对待测组分的分离效果好,适用于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及生物碱含量的准确测定。
王丽丽陈键宋振硕陈林
关键词:茶叶HPLC没食子酸儿茶素类生物碱
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棪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以黄棪和铁观音2~4叶中或大开面秋季新梢为供试鲜叶,比较了"晒青做青"、"揉捻造型"和"干燥焙火"工艺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晒轻摇"茶样汤呈黄绿,"重晒重摇"略显橙黄;半球形茶样较条形茶滋味更浓;"足火慢焙"茶样汤香尚清,滋味变淡。铁观音品种以"重晒重摇-直接烘干"的半球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黄棪品种则以"轻晒轻摇-直接烘干"的条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各乌龙茶样品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存在品种区分,但同一品种茶样并无明显工艺差别。由此可见,感官鉴定能更为直观地反映制茶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陈键王丽丽陈林
关键词:乌龙茶生化成分
茶叶中茶多酚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3年
对茶叶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茶多酚总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方法,以及茶多酚组分测定方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重点介绍了应用最广的儿茶素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样品前处理及色谱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茶多酚检测方法学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王丽丽陈键宋振硕杨军国陈林
关键词:茶多酚儿茶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茶叶色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茶叶色素是存在于茶鲜叶和成品茶中的一类有色物质,对茶叶风味品质的形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茶叶色素的分类、形成、分析测定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茶叶色素研究提供参考。
陈键王丽丽宋振硕
不同类型乌龙茶香气差异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以茗科1号(金观音)制成的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为研究对象,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成分,并对不同类型乌龙茶之间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被测样品中共检测出47种香组分,其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35种,以碳氢化合物、醇类、醛类、酯类为主,橙花叔醇含量占精油总量的30%以上,是最主要的香气物质。香气精油总量、主要香气组分含量、吲哚、橙花叔醇含量高低顺序为清香乌龙茶>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香气组分44种,数量最多,α-法尼烯、醇类物质含量/精油总量比例最高;闽北乌龙茶酯类物质含量最高,尤其是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不同类型乌龙茶在香气组分、含量上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各自的香气特征。
陈泉宾张应根陈林王秀萍
关键词:乌龙茶香气
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生物碱
目的: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8种儿茶素类(GC、EGC、C、EGCG、EC、GCG、ECG、CG)与3种生物碱(可可碱、茶叶碱、咖啡碱)的HPLC法。方法:采用沸水浸提法、70℃水浴提取法、甲醇提取法、乙腈振...
王丽丽宋振硕陈键
关键词:茶叶高效液相色谱法儿茶素类生物碱
文献传递
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4年
干燥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不仅降低茶叶水分,便于贮藏;合理的干燥技术还可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叶干燥方式主要有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远红外干燥。不同干燥技术对茶叶风味成分有明显影响,成茶品质各有千秋。本文在述评不同干燥技术对不同茶类产品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开展干燥技术对茶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出品质优异的茶叶产品。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关键词:茶叶
茶树离体春梢萎凋失水规律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茶鲜叶在萎凋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是茶叶品质工艺调控的重要参数指标。为了解茶树离体春梢的萎凋失水特性,本文选用14份茶树品种的春茶鲜叶(一芽二、三叶和中小开面二至四叶)为供试原料,对其在控温控湿(20~22℃、RH35%~45%)条件下的萎凋失水变化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伴随水分的不断散失,不同嫩度茶鲜叶失水速率逐步减小,趋近于匀减速变化;茶树新梢萎凋失水速率存在明显的品种差异,但不同茶树品种新梢失水快慢与采摘嫩度无明显相关性。相同采摘嫩度的茶树品种或名枞鲜叶按失水特性可初步划分为“失水较快”和“失水较慢”两种类型,其中具有亲缘关系品种(茗科1号、金牡丹、黄观音和黄棪)一芽二、三叶的萎凋失水表征基本相似,然而茶鲜叶萎凋失水速率并非完全由茶树品种或名枞的资源特性所决定。
宋振硕陈键陈林张应根王丽丽杨军国
关键词:茶树品种鲜叶萎凋失水特性
微孔过滤对茶叶儿茶素类和生物碱HPLC检测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本试验分别选用4种不同材质[尼龙66(NL66)、聚醚砜(PES)、混合纤维素(MCE)和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过滤茶样浸提液,考察微孔滤膜过滤对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嘌呤碱HPLC分析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材质滤膜连续过滤获得3瓶滤液(约1mL/瓶)中的没食子酸和生物碱含量基本相当;尼龙66滤膜过滤液中的儿茶素含量存在较大的瓶间差异,但PES、MCE和PTFE滤膜过滤液并无明显的先后差别。由此可见,PES、MCE和PTFE等是茶样浸提液净化预处理较为适宜的滤膜材质,而吸附作用则可能是引起NL66滤膜过滤液中儿茶素类含量测定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王丽丽杨军国陈键宋振硕陈林
关键词:微孔滤膜茶叶儿茶素类生物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