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075)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志兴林文雄叶荣榕朱海林赵宏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生态学重点学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水稻
  • 3篇蛋白
  • 2篇蛋白介导
  • 2篇弱势
  • 2篇弱势粒
  • 2篇籽粒
  • 2篇介导
  • 2篇灌浆
  • 1篇氮肥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表达
  • 1篇运筹方式
  • 1篇再生芽
  • 1篇生芽
  • 1篇水稻氮素
  • 1篇利用率
  • 1篇白质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4篇张志兴
  • 3篇林文雄
  • 3篇赵宏
  • 2篇李忠
  • 1篇陈军
  • 1篇陈鸿飞
  • 1篇李程勋
  • 1篇李洲
  • 1篇张泽凤
  • 1篇朱海林
  • 1篇叶荣榕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14-3-3蛋白介导适度干旱胁迫促进弱势粒灌浆的机制分析
研究背景;大穗型水稻(杂交水稻)灌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籽粒灌浆差异的问题。一般地说,位于穗上部的强势籽粒开花早,灌浆充实快,粒重高,灌浆稳定;位于穗下部的弱势籽粒开花迟,灌浆起步晚,充实度较差,粒重低,易受环境的调控。弱势...
张志兴赵宏张泽凤李忠李洲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灌浆
文献传递
水稻14-3-3蛋白介导适度干旱胁迫促进弱势粒灌浆的机制分析
研究背景:大穗型水稻(杂交水稻)灌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籽粒灌浆差异的问题。一般地说,位于穗上部的强势籽粒开花早,灌浆充实快,粒重高,灌浆稳定;位于穗下部的弱势籽粒开花迟,灌浆起步晚,充实度较差,粒重低,易受环境的调控。弱势...
张志兴赵宏张泽凤李忠李洲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灌浆
文献传递
促芽肥对水稻再生芽萌发生长过程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相关生理指标测定,探讨了促芽肥对水稻再生芽萌发生长过程中蛋白质表达及相应生理特性的影响。共获得了20个在不同促芽肥下再生芽萌发生长过程出现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涉及再生芽萌发生长过程的能量代谢、生长调控和抗逆响应等。在其他栽培措施一致的情况下,施用促芽肥能有效地降低再生芽萌发生长过程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下调幅度,提高光合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使再生芽具有相对较强的能量合成能力和光合自养能力,更好地满足再生芽分化生长对能量和物质的需求;还能相对降低抑制再生芽萌发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提高促进再生芽分化过程细胞分裂和伸长相关蛋白及抗性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再生芽的萌发生长,增强再生芽抵御外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提高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因而其倒2至倒5各节位再生芽的活芽率和芽长极显著高于未施用促芽肥处理,从而显著提高了再生季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实现了再生季的高产增产。
陈鸿飞张志兴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再生芽促芽肥蛋白质表达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以水稻"甬优6号"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置4种生育前后期不同的氮肥施用比例,考查了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的前氮后移施肥方式(N3处理:基蘖肥∶穗粒肥=6∶4),能够有效地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水稻成穗率,并且N3处理下氮素积累量、水稻农学利用率以及生理利用率均达最高值,水稻产量也达最高。由此可见,适当的前氮后移能够优化水稻的群体结构,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
陈军叶荣榕李程勋朱海林赵宏李忠张志兴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氮肥氮素利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