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838)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邱宏王占斌车少辉余宏远李彦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微山县第一中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果实的形态变异被引量:5
- 2014年
- 为给蓝莓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图强、阿木尔、新林、塔河和漠河集中分布的野生蓝莓果实形态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产地间及产地内野生蓝莓果实形态特征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产地间野生蓝莓果实宽度变异系数最大(28.83%),产地内各单株间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大(25.08%),单果质量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变异系数均较低。不同产地果长与果宽呈紧密的线性相关,即果宽随果长的增加而增加。大兴安岭地区各产地蓝莓果长、果宽和单果质量均达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以对单果质量进行预测。纬度与单果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全氮与单果质量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大兴安岭地区各产地野生蓝莓果实形态变异受纬度和土壤全氮影响较大。
- 郭有燕余宏远吕彪王恩久刘志科李彦华
- 关键词:蓝莓果长单果质量
- 野生笃斯越桔适生生境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考察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的适宜生境。[方法]根据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生物学特性及生境条件,利用数量化Ⅰ方法,通过对影响野生笃斯越桔株高生长和平均单株产量的8个环境因子的分析,研究野生笃斯越桔的适宜生境。[结果]影响野生笃斯越桔株高生长的主导因子依次为土壤类型、全氮含量、pH值、含水量、有机质含量、A层厚度;影响野生笃斯越桔平均单株产量的主导因子依次为土壤类型、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pH值、含水量、A层厚度。样地聚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样地可分为3种类型,以样地平均株高及平均单株产量作为笃斯越桔适宜生境衡量指标,表明第1类样地的生境条件最适宜。[结论]该研究为笃斯越桔模拟自然栽培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 李学王恩久刘春起邱宏王占斌
- 关键词:笃斯越桔生境
- 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适生立地条件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利用数量化理论对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适生立地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影响野生笃斯越桔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土壤类型、全氮含量、pH值;样地聚类结果可将研究区域样地分为3种类型,其中第Ⅰ类样地为笃斯越桔适生立地。
- 王恩久刘春起韩贵杰苗德水车少辉
- 关键词:笃斯越桔适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