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1-007-05)

作品数:10 被引量:134H指数:7
相关作者:潘继征李文朝柯凡黄峰陶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沉水
  • 3篇沉水植物
  • 2篇伊乐藻
  • 2篇营养化
  • 2篇植被
  • 2篇水质
  • 2篇水质净化
  • 2篇水质净化效果
  • 2篇富营养化
  • 1篇氮转化
  • 1篇底质
  • 1篇动力学
  • 1篇藻类
  • 1篇植被重建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 1篇深度处理
  • 1篇生态修复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江汉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潘继征
  • 9篇李文朝
  • 5篇黄峰
  • 5篇柯凡
  • 4篇陶花
  • 3篇赵海光
  • 2篇冯慕华
  • 2篇沈耀良
  • 2篇李勇
  • 2篇赵安娜
  • 1篇吴晓东
  • 1篇郭萧
  • 1篇熊飞
  • 1篇李海英

传媒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自主研发的微曝气垂直流湿地系统长期运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参考填充塔模型基础上,利用质量衡算方程建立了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湿地在气水比分别为0.5:1、1:1、2:1和3:1时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去除动力学常数k值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处理水质稳定、水量恒定的情况下,微曝气垂直流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过程动力学常数k值均随工艺参数气水比的增大而增大,即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随气水比的增大而增强;各水质指标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变化曲线形状有所不同,动力学常数与气水比的关系主要有线性关系和对数关系.综合各个水质指标的曲线形式与变化规律可以得到微曝气垂直流湿地的最佳气水比设计值为2:1,对应BOD5和NH4+-N的k值分别为3.8d-1和4.1d-1.
潘继征柯凡李文朝
关键词:人工曝气垂直流湿地动力学
滆湖东岸生态修复试验区的水质净化效果被引量:14
2013年
在滆湖东岸的小庙港湾,构建由沉水、浮叶和挺水植物组成的生态修复试验区,研究其水质净化效果。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跟踪监测敞水区(对照区)和试验区的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区水体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较好,周年平均去除率达24.85%。(2)试验区水体透明度改善较明显,比敞水区提高11.24%。(3)试验区水体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的去除效果明显,两者浓度周年平均值分别比敞水区下降21.90%和22.83%。(4)试验区水体总氮(TN)、氨氮(NH3-N)和高锰酸钾盐指数(CODMn)的周年去除率较低。与敞水区相比,CODMn和NH3-N浓度的周年平均值分别仅下降9.49%和3.52%,TN浓度周年平均值比敞水区增加6.69%。(5)试验区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受季节、水生植物生长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吴晓东潘继征李文朝黄峰赵海光
关键词:水生植被水质净化生态修复
人工增氧型复合湿地污染物净化效果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传统人工湿地负荷低、硝化能力弱和易堵塞的缺点,结合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强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自主开发了人工增氧型复合湿地工艺,即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通过对滇池北岸城郊混合制污水处理的模型试验,分析该工艺流程各净化单元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显示,人工增氧型复合湿地对不同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都体现了较强的缓冲调节能力和较高的净化效果。对污染物的总去除率分别为SS 94.5%、CODCr71.3%、氨氮72.3%,在进水总氮10.0 mg.L-1条件下实现了41.9%的总氮去除率,出水总氮均值为5.8 mg.L-1。
潘继征李文朝李海英柯凡
关键词:人工湿地
夏季富营养化滆湖中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及水质净化效果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滆湖原位围隔试验分析了不同单种及混种沉水植物群落随环境变化的生长状况及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夏季,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平均值与透明度/水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进一步表明沉水植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强和水深。(2)各植物区(除马来眼子菜区外)的高锰酸盐指数、TN高于空白对照区。(3)对比空白对照区,苦草区、金鱼藻区、金鱼藻-伊乐藻区对NH3-N、TP、叶绿素a的去除率都在25%以上。对比敞水区,金鱼藻-伊乐藻区、苦草-马来眼子菜区、苦草-伊乐藻区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33.5%、20.8%、9.9%;金鱼藻-伊乐藻区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41.4%。(4)TP和叶绿素a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反映了沉水植物可通过对TP的去除有效控制藻类的生长。(5)苦草、金鱼藻-伊乐藻群落、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对水体中NH3-N、TP、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速率(V)都符合V—时间(t)回归方程。(6)在沉水植物群落恢复中可优先考虑金鱼藻-伊乐藻、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等有稳定及较高平均去除速率的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形式。
黄峰李勇潘继征陶花赵海光
关键词:沉水植物水质净化
抚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1
2009年
云南抚仙湖是我国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为揭示该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2005年6~7月对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浮游植物80种,隶属于7门32科56属,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主,种类数绿藻(46.0%)>蓝藻门(25.0%)>硅藻门(15.0%),密度绿藻(61.6%)>硅藻(16.1%)>蓝藻(9.1%)。群落平均密度为87.58×104ind./L,转板藻(Mougeotiasp.)占绝对优势,其相对密度为35.9%。在水平分布上,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北区大于南区(P<0.05),沿岸区大于湖心区(P<0.01)。在垂直分布上,浮游植物分层明显,主要分布在0~30 m水层,不同水层绿藻均占绝对优势。环境分析表明:抚仙湖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主要受营养盐的影响,而垂直分布主要受物理因子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比较表明,抚仙湖浮游植物种类数和密度呈增长趋势,与水体营养水平升高有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型丝状藻类转板藻发展成为绝对优势种,与其较强的竞争优势及太湖新银鱼摄食引发的下行效应有关。
潘继征熊飞李文朝柯凡
关键词:藻类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冬春季富营养化滆湖中沉水植被重建及净化效果被引量:13
2010年
秋末冬初在富营养化滆湖的围隔中引种沉水植物,分别构建5种植被区、菹草-伊乐藻区、菹草区、伊乐藻区,调查4种区域内植被恢复及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发现菹草-伊乐藻区不仅能在冬春季节保持对营养盐较高的去除效果,并能在冬季有效缓解苦草等植物死亡(5种植被区)给水质带来的不利影响;菹草-伊乐藻区对比湖面敞开区域内TP,TN,NH3-N,Chl.a的去除率可达62.9%,31.5%,53.9%,46.1%,对CODMn的去除率仅为9.7%;比较各单种区:伊乐藻对TN的去除效果要好于菹草,菹草对TP的去除效果要好于伊乐藻。
黄峰李勇潘继征李文朝陶花
关键词:富营养化沉水植被
滆湖大洪港草、藻状态转换的磷阈值被引量:4
2012年
以滆湖水草残存区——大洪港为对象,研究了自然条件下磷对大洪港草、藻状态转换的影响.对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总磷(TP)与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P、总氮(TN)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成分,其中主成分的贡献率及最大分量来源为TP.总磷浓度的变化影响大洪港草/藻型状态的转换,大洪港冬季处于草型状态,春季从草型状态转换为草-藻中间状态,夏秋季一直维持在草-藻中间状态.系统从草型状态向藻型状态转换的湖水总磷阈值为61μg·L-1,从草-藻中间状态向藻型状态转换的总磷阈值为115μg·L-1.可通过采取削减与控制污染源、底泥疏浚、构建沉水植被区等措施来改善湖区生境,使TP浓度降低到61μg·L-1以下,以维持大洪港处于草型状态.
陶花潘继征沈耀良李文朝黄峰赵海光
滆湖底质特性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伊乐藻(Elodea nattalii)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滆湖3种沉积物(表层湖泥、硬底湖泥、表层覆岸泥)对菹草和伊乐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于表层湖泥、硬底湖泥、表层覆岸泥的菹草和伊乐藻生物量分别为4.07、1.98、3.69kg/m2和1.86、1.27、1.74kg/m2,表层湖泥较适合这两种沉水植物生长.3种沉积物对菹草和伊乐藻的干湿比影响显著,硬底湖泥>表层湖泥>表层覆岸泥.在表层覆岸泥和表层湖泥中,两种沉水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均较高,伊乐藻在不同沉积物中差别最大,叶色区别明显.丙二醛的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硬底湖泥不适宜植物生长.试验结果表明菹草和伊乐藻在滆湖不同的沉积物上能够正常生长,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菹草适合在表层湖泥中生长,伊乐藻更适合在表层覆岸泥中生长,通过对滆湖不适宜的底质环境进行改造,以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为滆湖生态修复中的基质修复与沉水植被重建提供理论指导.
陶花潘继征沈耀良李文朝黄峰
关键词:沉水植物基质修复
沉水植物伊乐藻光合放氧对水体氮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2
2010年
实验室内利用聚乙烯容器于光照培养箱内开展开放和封闭实验,研究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光合放氧对水体氮转化的影响及其对水体氮的净化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伊乐藻光合放氧使水体DO和pH值升高,促进了开放系统氨氮的挥发,同时水体较低的氨氮含量及较高的pH值抑制了氨氮向硝氮的转化。封闭系统通过阻止氨氮的挥发降低了总氮的去除作用,但并不影响氨氮向硝氮的转化。另外,高的DO和pH环境不利于反硝化细菌的存活,使反硝化作用比较微弱或不存在。
赵安娜冯慕华李文朝潘继征柯凡
关键词:沉水植物伊乐藻光合放氧氮转化净化机制
复合型人工湿地模型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净化效果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由一级垂直流湿地、连续的4级沉水植物氧化塘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结果表明,在0.13 m3.m-2.d-1水力负荷条件下,模型出水仅ρ(CODCr)和ρ(氨氮)(以NH4+-N计)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GB 3838—2002);但当进水ρ(TP)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出水ρ(TP)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当二级垂直流湿地水力负荷调整为0.06 m3.m-2.d-1时,出水ρ(TP)和ρ(TN)最终都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认为水体中TN主要通过一级垂直流湿地的过滤吸附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的反硝化作用去除,而TP则主要以一级垂直流湿地中石灰石的吸附沉降方式来去除。
赵安娜柯凡郭萧冯慕华潘继征李文朝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N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