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110255)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华吴明哲于慕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大鼠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损伤
  • 2篇缺氧
  • 2篇缺氧缺血性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脑损伤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形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血管形成
  • 1篇生长因子表达
  • 1篇脑组织
  • 1篇内皮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儿童医...

作者

  • 2篇王华
  • 1篇于慕刚
  • 1篇吴明哲

传媒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血管新生情况,探讨HIBD时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与血管新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7日龄Wistar大鼠17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n=88)和对照组(n=88),两组分别在缺氧缺血(HI)后0、4、8、12、24、48、72h及7、14、21、28d(每个时间点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及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正常7日龄Wistar大鼠于脑组织多种细胞的胞浆中可见VEGF表达,9日龄时达高峰;HIBD后VEGF蛋白于HI后4h表达逐渐增加,于48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并且于HI后4h~14d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正常新生大鼠脑皮质中新生毛细血管数各时间点平均为3~8条/HP;而实验组于HI后3~28d的新生血管数为10~12条/HP,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并于HI后4~72hVEGF表达程度与新血管形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8,P〈0.05)。结论正常7~35日龄新生大鼠脑组织内有不同程度的VEGF蛋白表达。HI可诱导VEGF表达增加:VEGF参与了HIRD后腩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
于慕刚吴明哲王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新生大鼠血管新生
VEGF-A及VEGF-C mRNA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A和CmRNA在正常生后7日龄Wist ar新生大鼠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后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通过正常生后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检测VEGF A和VEGF CmRNA在正常生后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和缺氧缺血(hypoxic ischemic,HI)后不同时间点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VEGF A和VEGF CmRNA在正常生后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脑组织中即有表达,生后第8天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并呈低水平表达,持续至生后第35天(HI后28d);HIBD后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VEGF A和VEGF CmRNA于HI后2h左右开始表达增强,HI后12h左右达高峰,其中VEGF CmRNA持续至HI后72h,而VEGF AmRNA持续至HI后14d。结论VEGF A和VEGF CmRNA在正常生后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和HIBD后新生大鼠的脑组织中均有表达,但都以VEGF AmRNA的表达为主。
梁云梅王华
关键词:MRNA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