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AZW001)

作品数:10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周宪庞弘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文学
  • 6篇文学理论
  • 4篇后现代
  • 3篇代文
  • 3篇文本
  • 3篇范式
  • 2篇意图
  • 2篇作者意图
  • 2篇现代文
  • 2篇现代文学
  • 2篇现代文学理论
  • 2篇理论范式
  • 2篇话语
  • 2篇赫施
  • 2篇范型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理论
  • 1篇新批评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欲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9篇周宪
  • 2篇庞弘

传媒

  • 2篇文艺研究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中外文论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者意图重构与“客观性”追问——赫施意图论解释学的语境维度
2013年
美国学者赫施始终将作者意图视为解释的必然前提与终极归宿,通过语境层面的深入探究,他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意图论主张。首先,赫施将解释学中的"视域"指认为一个同语境密切关联的范畴,从而驳斥了伽达默尔著名的"视域融合"命题,并凸显了自己重构作者原意的坚定立场。由此出发,依靠对"范型"概念的提炼与阐发,赫施进一步指出,意图应当被定义为一种建基于语境之上的、大致的"可能性"状态,它可以经由解释者对语境的持续开掘而不断精确化。在"作者之死"的时代背景下,赫施的理论不仅体现了他对作者意图的创造性建构与价值重估,更彰显了他对意义之客观确定性的不懈追寻。
庞弘
关键词:赫施作者意图视域融合范型
论作品与(超)文本
<正>开宗明义,本文的主旨是要讨论20世纪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亦即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换。本文所用的范式概念取三种意义,首先是韦伯社会学意义上的ideal types(理想型),其次是库恩科学哲学意义上的paradigm(...
周宪
文献传递
意识形态:从“自然化”到“陌生化”——西方文论的一个问题史考察被引量:5
2011年
意识形态是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文学研究者标明其激进政治立场的标志。透过意识形态批判的去魅视角,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的论述,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观念的讨论,再到伊格尔顿和阿尔杜塞等人的意识形态分析,我们探究了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学理论中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发展流变。重要的问题不是意识形态是什么,应该把重心转向对意识形态是如何运作的这一问题的考量,这就需要进入"语言学转向"的语境,透过文学的话语构型和表意实践的分析,进而深究意识形态的复杂功能。
周宪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自然化陌生化
重心迁移:从作者到读者——20世纪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型被引量:18
2010年
20世纪文学理论发生了几次重心迁移。本文着重讨论了浪漫主义以来,经过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所发生的三次转向,并指出,从作者中心范式到作品中心范式,现代文学理论范式的建构得以完成,形成了以作者意图和页面词语为根据的意义解释模式;而60年代以来的"读者转向",即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的范式转向读者中心范式,明显呈现出后现代理论范式的基本特征。"读者转向"亦即从一元到多元、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的意义阐释模式的转变,是文学研究追问"是什么"向"做什么"的观念的转变。
周宪
关键词:现代文学理论作者意图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理论浪漫主义
作者身份的多重建构——从赫施的“捍卫作者”命题出发被引量:1
2014年
意义的来源与存在方式一直是解释学领域内最为聚讼纷纭的问题之一。美国学者赫施坚持将对于客观意义的诉求置于对作者意图的询唤过程中,而在他的理论中,作者身份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阐发与建构:首先,作者意味着立足于语言性文本的"言说主体";其次,作者充当了某种独特的"意欲类型"的传递者;再次,作者的表意行为还不可避免地处于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型"的引导之下。通过上述充满张力的理论建构,赫施体现了在"作者之死"的时代背景下重估作者价值的努力。
庞弘
关键词:作者身份范型
文学理论范式:现代和后现代的转换被引量:7
2012年
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现代和后现代两种范式。两种范式在一系列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上有所冲突,因此形成了对立的理论立场和价值观。现代范式建立在启蒙精神的基础之上,强调普适价值和理性原则,彰显文学的语言审美功能;而后现代范式则更偏向差异性的价值观,更关注文学的政治意义。两种范式相互纠缠抵牾构成了文学理论的不和谐音。反思这一范式的冲突,如何超越现代/后现代的对立,探寻文学理论发展的未来路向,乃是当下理论界需要思考的难题。
周宪
关键词:文学理论现代范式范式转换
论作品与(超)文本
2008年
开宗明义,本文的主旨是要讨论20世纪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亦即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换。本文所用的范式概念取三种意义,首先是韦伯社会学意义上的ideal types(理想型),其次是库恩科学哲学意义上的paradigm(范式),第三是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理论的orientations(取向)。具体地说,我把库恩的'范式'当做理解文学理论建构的总体构架,把韦伯的'理想型'用做抽象概括基本方法论,最后还原于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理论的'取向'上来。
周宪
关键词:范式后现代方法论文学理论
关于解释和过度解释被引量:9
2011年
当代文学理论关于解释提出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理论纷争集中于一元论和怀疑论两种解释理论的针锋相对,具体呈现为解释与过度解释的不同理论主张之间的抵牾。这两种不同的解释理论对应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基本观念,前者强调普遍主义和理性原则,后者则提倡差异论和地方性。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将超越解释与过度解释的二元对立,多元论基础上的不同解释理论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周宪
关键词:当代文学理论后现代性普遍主义二元对立
论作品与(超)文本被引量:9
2008年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深刻转变。以语言学模式为基础的形式主义作品论,把文学作品视为一个自主的结构系统,通过语言、技巧、风格和结构功能的解析,确定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及现代范式。后结构主义的兴起导致了一种新的文本观的诞生,它把文本当作一种方法论,强调文本是一个反学科对象,具有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因此颠覆了作品观的基本理念。而超文本的出现,进一步发展了文本论的基本观念,更典型地呈现出文学理论的后现代范式特征。
周宪
关键词:文学理论后现代范式文本超文本
罗兰·巴特的中国“脸谱”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讨论法国当代思想家罗兰.巴特理论话语的"中国之旅"。巴特"脸谱"在中国经历了三种角色的"变脸":最初是以一个符号学家面目出现的,尔后变成激进的知识分子,晚近又蜕变为大众文化的吹鼓手。巴特理论话语中国式解读的角色塑造演变,鲜明地反映出"后革命时代"中国当下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所蕴含的张力和矛盾。
周宪
关键词:脸谱语境后革命时代激进主义消费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