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85)

作品数:16 被引量:433H指数:11
相关作者:柴彦威刘天宝塔娜张艳肖作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历史地理
  • 4篇社会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社会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 1篇单位大院
  • 1篇单位制
  • 1篇休闲
  • 1篇休闲行为
  • 1篇宜居
  • 1篇宜居社区
  • 1篇杂化
  • 1篇政治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体系
  • 1篇中国老年人
  • 1篇日间
  • 1篇社会关系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性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12篇柴彦威
  • 4篇塔娜
  • 4篇刘天宝
  • 2篇张艳
  • 2篇肖作鹏
  • 1篇申悦
  • 1篇刘志林
  • 1篇张雪
  • 1篇李鹏飞
  • 1篇周洁

传媒

  • 5篇人文地理
  • 1篇规划师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位社区杂化过程与城市性的构建被引量:38
2012年
单位社区作为中国城市重要的传统社区之一,曾经是以单位制度作为组织形态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准乡土性"社区。而在转型期,随着城市空间重构、单位制度解体与个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单位社区出现了以社区杂化过程为显著特征的制度—空间—社会的全面转型。单位社区杂化从广义上包括居民构成、社会交往、行为模式和社区认同四个维度的变化,导致了单位社区"准乡土性"的消失和"城市性"的构建。本文从城市性作为一种城市生活方式的经典理论出发,从不同维度理解单位社区杂化中城市性构建的现象与机制。
塔娜柴彦威刘志林
关键词:杂化城市性
北京郊区女性居民一周时空间行为的日间差异研究被引量:28
2014年
伴随城市空间向郊区急剧扩张,郊区已成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疏解城市人口和功能的重要空间。作为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工作者,郊区女性居民的日常生活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2012年北京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以一周的活动日志数据为基础,从时间节奏和时间分配的角度分析郊区女性的时间利用特征,并通过标准置信椭圆对GPS轨迹数据进行了活动空间刻画,探讨不同活动在城市不同空间中的发生日间差异。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郊区女性的日常生活具有规律性、丰富性和细碎性的特点;工作日的时间分配以工作活动为中心,从周一到周四的差异性不显著;休息日的时间分配以家务和休闲活动为主,并且在休息日内部出现周日出行时间相对较少的差异。在空间上,大部分郊区女性居民选择在郊区附近就业,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休闲活动也主要在郊区空间发生;在休息日,购物活动向城区空间内延伸,休闲活动的空间范围虽然相比于工作日有所扩大但仍主要在郊区空间内部完成。
柴彦威张雪
中国城市单位大院空间及其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被引量:9
2014年
单位大院是理解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空间的重要对象。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单位大院进行了新的解读,发现单位大院是由产品生产空间和劳动力再生产空间组成的、具有轴线和中心-边缘结构的封闭性院落空间。空间的生产活动由产品生产循环及其派生出的单位职工日常活动循环、单位职工生命历程、职工子女日常活动循环和职工子女成长历程构成,不同活动之间相互交织并实现了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从生成机理来说,单位大院是计划经济时期以项目为依托进行生产组织、生活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的空间化,是现代化建设目标、传统文化及革命经验继承和资源有限等现实条件约束的结果。
刘天宝柴彦威
关键词:单位大院
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68
2013年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空巢化现象的加快使得老龄问题受到学者关注。老龄化进程和养老模式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中国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指导,而政策的落实状况及其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需要从微观层面通过空间行为分析来还原老年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空间行为的视角对国内多个学科的老年人日常行为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基于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及需求层次理论的认知,文章聚焦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体行为:就医行为、购物行为和休闲行为,梳理这3类行为的国内研究发展历程及其行为特征、影响机制分析等主要研究结论。基于时空间尺度和出行链进行了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的地理学探讨,并结合国际老年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的展望。
周洁柴彦威
关键词:老年人就医行为购物行为休闲行为
中国城市单位制度解体的表征、逻辑与过程被引量:2
2017年
中国城市单位制度包括知识体系、具体规则两个基本部分和与农村及国际产生互动关系的响应层。单位制度是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国家现代化目标和发展基础薄弱等条件下形成的以计划生产和低水平消费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单位制度的解体在外部条件和内部压力双重推动下逐步展开。知识体系的重构包括实事求是思想理念的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确和富裕目标的确立。具体规则的调整包括生产制度从被动的任务性生产向市场导向的主动生产转变、消费制度从政府统一控制向市场机制下的分化转变两个方面。从过程来看,包括过渡、局部解体、快速解体和深度解体四个阶段,并呈现出渐进性、全面性和分异性的特点。
刘天宝柴彦威
关键词:市场经济城市化
中国城市单位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实现现代化而在城市构建的基本工具,其研究是理解历史、解读转型的重要视角,其积极因素将构成规划城市未来的重要理念。单位制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涉及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多个学科。总体而言,单位制度研究比较成熟,单位空间和社会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相对不足。单位制度起源研究有路径依赖、资源约束等视角,但确切性还不充分。单位制度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划分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转型以来,不同类型的单位之间分化明显,不同类型的单位均有研究,但整体的判断还不明确。空间研究中,物质空间研究成果较多,但解释不足,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相对缺乏。从单位制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得以广泛关注,但转型的路径、阶段、机理及其影响、优化策略等还有待深入探讨。
刘天宝柴彦威
关键词:社会
基于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智慧出行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面对"十二五"时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智慧出行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能够为降低城市交通出行量与优化出行时空分布提供有效行为规划对策,为优化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提供有效技术支撑。面向居民、聚焦出行,本文探讨了基于时空行为研究的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思路框架,从交通需求预测与交通规划、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等多角度分析了面向智慧出行的规划与政策途径,并提出了基于时空间行为分析的个性化信息发布、智慧化决策支持、个人行为规划等居民服务应用方向。
柴彦威申悦塔娜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
迁居对单位老年人日常生活社会网络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社会网络对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与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本文以单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观察、追踪研究、结构访谈、案例剖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比迁居前后单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状态,分析迁居后单位老年人应对新居住空间与原有社会交往空间分离下的日常活动与交往模式的调整与变化,重点剖析迁居老年人与原单位社区之间的互动,进而归纳迁居对单位老年人社会网络的影响机制,并从老年人迁居与社会交往的互动关系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老龄政策。
李鹏飞柴彦威
关键词:迁居社会网络
中国城市单位制研究的一个新框架被引量:7
2013年
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在城市构建中通过管理和控制人力及物质资源以实现共产主义和国家现代化为目标的基本工具,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和转型的历史过程。单位制研究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成果丰硕,但相对制度性研究,空间性和社会性研究还比较薄弱,实践性研究更加匮乏。提出将单位制研究置于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时段背景中,从单位化、去单位化和新单位主义三个阶段和单位的制度性、空间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四个视角展开。三个阶段分别对应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的30年和今后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制度性研究包括制度思想、构建逻辑和制度体系三个方面;空间性包括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社会性包括社会结构、社区发展和个体历程;实践性包括社会重建、旧单位改造和新单位规划。
柴彦威刘天宝塔娜肖作鹏
关键词:空间性社会性
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述评被引量:142
2014年
在生活质量提高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作为生活空间组织概念的日常生活圈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从居民真实的城市生活出发,能够更好地反映居民生活空间单元与居民实际生活的互动关系,刻画空间地域资源配置、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动态关系,折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空间公平与社会排斥等内涵,并与城乡规划相结合,成为均衡资源分配、维护空间公正和组织地方生活的重要工具。研究主要基于日本、韩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文献与实践经验,阐述生活圈规划在不同尺度上的运用、范围界定与内容结构,总结生活圈规划在研究与实践中的技术特点,展望新技术与大数据时代下生活圈规划的发展趋势。
肖作鹏柴彦威张艳
关键词:生活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