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970146)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廖翔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寄生
  • 2篇草鱼
  • 1篇多样性
  • 1篇英文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动态
  • 1篇种群结构
  • 1篇鲤鱼
  • 1篇寄生虫
  • 1篇感染率
  • 1篇池养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廖翔华

传媒

  • 2篇Curren...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南部池养幼鲩寄生鱊头槽绦虫的种群动态(英文)被引量:2
2002年
本项目研究池塘养殖的鲩 (草 )鱼体内寄生的头槽绦虫 (B .acheilognathi)的种群动态。于 1 986、1 9 87和 1 998三年内分别观察 0、Ⅰ龄幼鲩及Ⅱ龄商品鲩感染的情况。 0龄及Ⅰ龄越冬鲩的绦虫种群由初染至收敛周期为 1年 ,Ⅱ龄鲩不感染 ,冬季高感染率导致早春水温在 2 0 4℃的感染高峰 ,感染强度持续数月 ,6月达到 2 4 3虫 /鱼。未感染的 0及Ⅰ龄幼鲩在 2、 3月分别引进放养感染了的越冬Ⅰ龄鲩的池塘。1个月后 ,感染率达到 93 1 %~ 96 9% ,8至 9月感染率迅速下降 ,1 0月又稍升高。 1 986和 1 987年的 4~8月 ,绦虫的分布 (S2 / X) >1 ,为聚集分布 ,体长 <1cm的幼虫在种群结构中占优势 ,为 97 2 %~98 2 % ,1 1月幼虫数目下降 ,大孕节绦虫随之出现 ,1 2月大孕节绦虫仅少数存留或全部消失。试验结果为消灭鲩鱼绦虫病提供了可靠依据。
廖翔华
关键词:种群动态感染率种群结构草鱼寄生虫
寄生在鲤鱼及草(鲩)鱼的鱊头槽绦虫的多样性(英文)
2007年
研究了寄生于鲤鱼及草(鲩)鱼的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hathi)的多样性。作者在1986 -2000年收集材料,遍及中国19个省及自治区。在江苏等5省只收集到其它寄生虫的材料,故结果未列入附录1和2。研究结果表明,鲤鱼及草鱼的寄生鱊头槽绦虫的地理分布截然不同。寄生于鲤鱼的鱊头槽绦虫分布于黄河水系的西北地区及黑龙江水系的东北各省及长江上游的四川、云南和贵州,南方各省的鲤鱼不感染这种绦虫。寄生于草鱼的鱊头槽绦虫分布于沿珠江水系的广东、广西及闽江水系的福建,感染池塘的幼龄草鱼,天然水体中未发现感染阳性的草鱼。交义感染试验表明,寄生在这两种鲤科鱼类的头槽绦虫有极强的宿主特异性,草鱼感染的头槽绦虫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排出发育完全的胚胎卵,而鲤鱼感染的头槽绦虫排出的虫卵多为早期分裂卵,甚至在盛夏,水温在28℃-30℃的情况下也无例外。虫卵发育程度不同,卵的孵化期也有差异。在同等温度28℃-29℃时,草鱼头槽绦虫虫卵的孵化期为1.69±0.17 d;鲤鱼的头槽绦虫虫卵的孵化期为3.98±0.3 d。此外,种群结构也有明显区别,草鱼的头槽绦虫在繁殖季节,体长<1 cm的幼虫占种群的主体,年终时绦虫全部从宿主体内消失,生活周期从初染至消敛约1年;鲤鱼的头槽绦虫主体全年皆为孕节成虫,在Ⅱ龄商品鱼中继续繁殖。本研究表明,鲤鱼及草鱼的寄生鱊头槽绦虫显示的多样性是因长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从而演化为两个不同的亚种。
廖翔华
关键词:多样性鲤鱼草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