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6084)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陆建峰丁静彭晓峰杨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射流
  • 2篇传热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动力学性能
  • 1篇对流换热
  • 1篇竖直平板
  • 1篇双级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热发电
  • 1篇气泡
  • 1篇热发电
  • 1篇漩涡
  • 1篇黏性
  • 1篇微细
  • 1篇吸热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流场
  • 1篇毛细力
  • 1篇换热
  • 1篇发电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丁静
  • 5篇陆建峰
  • 3篇彭晓峰
  • 2篇杨建平

传媒

  • 2篇化工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错排双级黏性泵的动力学性能
2011年
采用二维层流模型研究错排双级黏性泵的流场和动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错排双级黏性泵流场分为3个区域,上游区域没有明显漩涡,下游区域漩涡作用比较显著,而转子间区域的流场随着转子间距增大不断发展,间距较大时出现明显漩涡。黏性泵的量纲1流量随Reynolds数增大而显著降低,但低Reynolds数时趋于定值。转子偏心距增大时,转子两侧流动不平衡性加剧,量纲1流量近似线性增加,而量纲1驱动功率的增幅相对较小。随着转子间距增大,错排双级黏性泵的量纲1流量降低,而量纲1驱动功率则先增后减。
陆建峰丁静杨建平
关键词:流场漩涡
加热丝上气泡射流的动力学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可视化研究加热丝上过冷水沸腾表明,不同尺寸气泡上方均存在由热毛细力诱导的射流,小气泡射流通常较强,而射流方向则呈现多样性。运用示踪粒子显示射流的流场特征,发现射流运动可分3个阶段:泵吸区沿界面速度增加,颈部达最大速度,然后在扩展区速度减小。气泡作为冷源可对其他气泡及其射流产生影响,相邻气泡射流有吸引的趋势,相互作用较强的气泡射流可以合并,气泡运动通常造成相邻气泡射流的非稳态变化,气泡射流相关的物理机制与实验相符。
陆建峰彭晓峰丁静
关键词:射流
聚光太阳能吸热管的效率优化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聚光太阳能吸热管的物理模型和方程式,分析聚光吸热管的吸热传热性能并优化系统效率。随着聚光热流密度的提高,聚光吸热管吸热效率先增加后减少,而增加流速可以降低管壁温度并提高吸热效率,增大管径则提高管壁温度并降低吸热效率。沿着流动方向,主流温度、工作流体内能流量与流量线性升高,而效率则先增加后降低。进口温度升高时,红外辐射热损失增加,吸热管吸热效率降低,而流体内能效率则显著提高,因此聚光吸热管整体效率先增加后降低,在进口温度为优化温度时达到最大值。
陆建峰丁静杨建平
关键词:太阳能热发电对流换热[火用]效率
微细丝上气泡射流间的相互作用特性被引量:6
2010年
实验考察微细加热丝上气泡射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发现相邻气泡射流间的相互吸引现象,强相互作用时多股射流可以合并成一股射流.分析揭示出气泡射流间相互吸引的物理机制在于,气泡生长造成局部温度下降导致相邻气泡两侧的热毛细力不均衡,进而引起两个气泡射流间的相互吸引,而相邻气泡则有互相远离的趋势.利用数值模拟给出了气泡射流系统的温度场和流场,很好地验证气泡射流间相互吸引的物理机制.
陆建峰彭晓峰丁静
关键词:相互作用传热
竖直平板上淬冷沸腾的传热特性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可视化方法实验观测竖直平板上淬冷沸腾的模态转变和气泡动力学现象,发现淬冷沸腾主要经历自然对流、初始核化、过渡沸腾和核态沸腾阶段。初始温度与主流温度显著影响淬冷沸腾的传热性能,初始温度较高时沸腾曲线将出现多个极大热流值,而主流温度升高则引起传热性能下降。
陆建峰彭晓峰丁静
关键词:气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