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6E08)

作品数:8 被引量:156H指数:6
相关作者:王俊盛日锋龚佃利陈西利朱君鉴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多普勒
  • 6篇多普勒雷达
  • 6篇雷达
  • 5篇中尺度
  • 4篇双多普勒雷达
  • 4篇风场
  • 4篇暴雨
  • 3篇中尺度分析
  • 3篇三维风场
  • 3篇强对流
  • 3篇强对流风暴
  • 3篇飑线
  • 3篇飑线过程
  • 3篇回波
  • 3篇弓状回波
  • 2篇下击暴流
  • 2篇积层混合云
  • 1篇单多普勒雷达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机构

  • 7篇山东省气象局
  • 7篇山东省人民政...

作者

  • 9篇王俊
  • 9篇盛日锋
  • 7篇龚佃利
  • 4篇陈西利
  • 2篇朱君鉴
  • 2篇卢培玉
  • 1篇张洪生
  • 1篇王庆
  • 1篇刁秀广
  • 1篇周雪松
  • 1篇张少林

传媒

  • 3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一次局地暴雨的中尺度风场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山东济南及滨州多普勒雷达体扫资料,结合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07年6月29日鲁中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局地暴雨为对流性降水,该过程风场水平和垂直结构与回波强度及其演变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低层存在明显的中尺度切变线,垂直方向上,暴雨系统存在明显的上升气流,二者是产生暴雨的重要条件;中低层辐合线造成水汽集中,为强回波带的形成提供水汽和动力条件;强回波带上的上升气流将水平输送到局地的水汽向上输送,有利于系统进一步发展。
盛日锋王俊陈西利龚佃利卢培玉
关键词:双多普勒雷达局地暴雨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研究强飑线过程的三维风场结构被引量:37
2007年
山东齐河CINRAD/SA和滨州CINRAD/SC雷达相距125.5km,组成了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网,利用2004年6月21—22日的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双雷达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结果,并根据双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风场研究了飑线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两部雷达探测的回波在水平位置上有2.0km的差别,回波强度滨州雷达低5.2dBz,回波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别,径向速度在可比较的区域一致性很好。飑线不同位置的水平风场结构有很大不同,在飑线北端,低层是气旋性辐合风场,飑线南端是反气旋性辐合风场,而中部沿强对流窄带的前部是偏西和东南风的风场辐合。中高层云中风逐渐转为西北风,强对流回波带上空对应辐散风场;垂直于强对流带方向的风场垂直结构表明:成熟阶段,强对流窄带前部的低层是入流气流,即东风气流,它与对流带后部的西风相遇后向上倾斜上升,在中高层向前流出形成飑前砧状云。减弱阶段,低层的西风分量增强并向前穿过强对流回波带,导致前面的入流气流风速减弱、下边界抬高,这一垂直风场结构和演变特征与美国中纬度飑线的结构基本一致。
王俊朱君鉴任钟冬
关键词:双多普勒雷达飑线三维风场
2005年8月6日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分析
<正>远距离台风是造成山东夏季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天气气候分析表明,在闽浙登陆的台风往往会给华北以至东北带来100 mm以上的特大暴雨。这种远距离的台风暴雨和高空急流,台风登陆后强度维持不衰,与西风槽,台风倒槽以及北方...
王俊龚佃利刁秀广
文献传递
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Ⅰ:以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为主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8
2011年
利用济南CINRAD/SA雷达探测资料,结合卫星、自动站和其他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一次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形成新弓状回波后又演变成逗点回波的过程。结果表明:(1)强对流过程发生在东北低涡横槽转竖过程,大气环境具有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和中等强度的低层垂直风切变。FY-2C卫星的红外云图显示,产生弓状回波的云团是在邻近云团的出流边界影响下发展、加强的,而地面自动站资料清楚地显示出弓状回波影响区域温、压、湿等在20min内发生的剧烈变化。(2)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分析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弓状回波过程,系统演变经历了典型弓状回波演变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高大对流回波、弓形和矛状阶段及逗点回波阶段。(3)强对流风暴出现在弓状回波前沿约75km的暖区中,具有普通超级单体的一些特征,移动缓慢。(4)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阶段,弓状回波已处于逗点云系的后期。超级单体逐渐靠近弓状回波的颈部,在短时减弱后又快速发展并填补了弓状回波减弱部分。在弓状回波后侧强入流作用下,超级单体发展成弓状回波,并很快演变成逗点云系,其旋转头部发展很强并产生灾害性大风。
王俊龚佃利刁秀广盛日锋陈西利
关键词: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下击暴流多普勒雷达
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Ⅱ:双多普勒雷达反演三维风场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利用济南和滨州两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风场,分析了发展成熟和减弱阶段的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的三维风场结构,以及两者合并过程的风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弓状回波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对应气旋性和反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较强。在逗点云系阶段,回波强度、主上升气流,以及气旋和反气旋性环流开始减弱。(2)强对流风暴靠近处于消散期的旧对流风暴时产生了较强的下沉气流,促使强对流风暴的产生和发展。强对流风暴的强回波区在低层为风场辐合中心,而高层则对应辐散流场。(3)强对流风暴和弓状回波合并过程显示,弓状回波处于逗点云系阶段的后期,前沿只有弱的上升气流,而强对流风暴处于成熟、减弱阶段,靠近弓状回波一侧有较强的下沉气流,两者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弓状回波前沿的弱上升气流与较强的下沉气流汇合,导致弓状回波迅速减弱,强对流风暴也短时减弱。随着弓状回波后部有组织的后侧入流的侵入,强对流风暴中的暖湿气流被剧烈抬升,促使风暴发展的更加强盛。
王俊盛日锋陈西利
关键词: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
山东一次层积混合云结构特征和增雨潜势分析
<正>引言层积混合云系是我国北方非汛期降水的主要云系,也是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目标云系,其水平范围广、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均匀性。层积混合云不仅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其内部还具有复杂的中小尺度结构。目...
盛日锋卢培玉
文献传递
山东一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2005年7月12日山东中西部地区发生了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利用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及NCEP 1°×1°的逐6小时资料,从天气形势、垂直结构、地面中尺度场等角度分析了该飑线过程。结果表明:低涡后部的横槽转竖是这次飑线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横槽转竖过程中引导高空冷空气下泻,形成上干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不稳定层结主要是通过高低空的温度差动效应来实现。与飑线相对应的是一支强盛的上升气流,飑线后部是下沉气流,具有较高动量的高空气流下沉至地面向外辐散,使得飑线后部地面辐散区中的风场大大加强。地面辐合带的走向和摆动对飑线移动有明显影响,辐合强度不断增强和范围不断扩大之后,天气也就愈激烈。地面低压区的移近、合并,有利于形成强对流发展的环境场。
盛日锋王俊龚佃利王庆朱君鉴
关键词:飑线中尺度分析辐合带
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分析研究
利用济南CINRAD/SA雷达的探测资料,结合卫星、自动站和其它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一次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形成新弓状回波以及再演变成逗点回波的过程。主要结果为:(1)强对流过程发生...
王俊龚佃利刁秀广盛日锋陈西利
关键词: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下击暴流多普勒雷达
文献传递
山东“7.18”致灾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40
2009年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山东省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暴雨致灾原因。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是由高空冷涡南部的低槽、底层准东西向切变线、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暖湿气流以及来自东北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所致。低层前期明显的持续升温为暴雨的产生创造了极好的热力条件,强盛的低空西南暖湿气流输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同时山东上空低层高温高湿、能量增大,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沿850 hPa切变线北侧东北气流迂回南下的冷空气与低空西南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在山东交汇,冷暖空气在对流层低层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暖锋锋生特征,弱冷空气的低层侵入对暖湿空气具有抬升作用,促使对流发展和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地面存在中尺度辐合中心或辐合线的生成和发展,是这次大暴雨产生的启动机制,大暴雨的分布与地面辐合线的走向基本一致。降水历时短强度大,特殊的地势地貌是本次暴雨致灾的重要原因。
张少林王俊周雪松盛日锋
关键词:暴雨切变线副高低空急流
山东省一次积层混合云暴雨三维风场的双多普勒雷达探测被引量:6
2008年
使用地基双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资料和常规探测资料,对2005年9月19日凌晨发生在鲁中地区的一次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时段暴雨是积层混合云降水所致,中低层存在切变线和辐合线,风场中尺度结构造成小尺度对流单体的发展,这些对流单体以带状结构组成回波群镶嵌在大面积的层状云中;伴随弱冷空气侵入,风场的中尺度结构主要出现在4 km以下的层次,中低层切变线和冷空气的侵入是强回波单体发展的动力因素;在垂直方向上,强回波区有明显的垂直运动。风场的中尺度结构对鲁中强降水的发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盛日锋王俊李欣龚佃利
关键词:双多普勒雷达暴雨三维风场中尺度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