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10150204A-26)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文丽姚林王大力刘国荣郑德松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河北联合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切片
  • 2篇耳蜗
  • 1篇电镜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易损斑块
  • 1篇射电
  • 1篇通脉
  • 1篇透射电镜
  • 1篇脱钙
  • 1篇切片方法
  • 1篇逐瘀通脉胶囊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复发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脑供血不...

机构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4篇张文丽
  • 2篇安亚臣
  • 2篇李倩
  • 2篇郑德松
  • 2篇刘国荣
  • 2篇王大力
  • 2篇姚林
  • 1篇王瑞敏
  • 1篇张再兴
  • 1篇付兴华
  • 1篇刘业民
  • 1篇郭静
  • 1篇杨方
  • 1篇田发明

传媒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价,分析斑块性质、形态及其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209例,应用CT血管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122例有颈动脉斑块,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86例,稳定斑块组36例,分析斑块性质、形态,观察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比较2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时间、分布及狭窄的关系,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颈动脉斑块等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209例患者中,颈动脉斑块122例,占58.4%。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年龄更高,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比例更多(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易损斑块与冠心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形态和冠心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刘国荣王大力张文丽安亚臣郑德松姚林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卒中复发磁共振成像
未脱钙耳蜗组织树脂包埋与切片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与外壁的螺旋韧带相连,含有弹性纤维基膜、蜗轴的骨螺旋板等骨质结构。传统的制样方法是对耳蜗组织进行逐级脱钙,但脱钙的样品制备操作费时,难度较大,脱钙后组织成分有部分丢失,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会导致膜性结构病理假象,给耳蜗样品观察带来困难。一些学者对未脱钙骨的制作技术进行改进,但对未脱钙耳蜗电镜技术探讨较少。本文在传统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基础上进行改进,省去脱钙操作步骤,采用未脱钙方法,以多聚甲醛与戊二醛的混合液灌注固定大鼠,增强固定液在耳蜗的渗透力,保证良好固定;用环氧树脂Epon混合包埋剂梯度浸透包埋、钻石刀连续大切片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张文丽李倩郭静王瑞敏杨方田发明刘业民
关键词:耳蜗
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4组,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组41例,简称A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加常规组43例,简称B组。静脉输入长春西汀注射液加常规组45例,简称C组。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加常规组51例,简称D组,剂量同以上3组。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D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A组(60.97%)、B组(72.09%)和C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黏度、血液流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和脑血流速度,调节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疗效优于常规用药、单纯使用逐瘀通脉胶囊或长春西汀。
刘国荣王大力张文丽安亚臣郑德松姚林
关键词:逐瘀通脉胶囊长春西汀注射液临床疗效慢性脑供血不足
耳蜗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样品的制备技术改进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耳蜗组织透射电镜样品制备难度大,不易获得质量较好的超薄切片的问题,作者通过延长锇酸后固定时间和增加树脂渗透的浓度,改善了树脂包埋组织的切割性能。电镜图片显示,明显地提高了超微切片样品制备质量。
张文丽付兴华李倩张再兴
关键词:耳蜗透射电镜超薄切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