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HDSK015)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蒋海松陈翠玉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黑格尔法哲学视野中的习惯法被引量:1
- 2014年
- 黑格尔常被视为主张成文法、国家法反对民间法、习惯法的代表人物,但其实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对习惯法也有其合理肯定,并非盲目排斥和贬低。习惯法被黑格尔当做基本的法律渊源之一,习惯法同样是从抽象的法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法存在的一个环节,是作为法思想而存在的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自由意志取得定在的一种方式。风俗习惯也被当成民族精神的主要来源,对民族的法律生活具有深刻影响。从黑格尔法哲学出发,也可证明民间法本身有着独立的内在生成逻辑。但他也认为,习惯法有其限度,习惯法对法的本质与思想的反映与表达更多是出自偶然,缺乏普遍规范的形式。基于这一逻辑,他对英国、中国及德国习惯法的混乱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时代的要求是需要法的理性化与普遍化。其双重启示在于,当下中国法治建设既需要合理肯定习惯法,又需要提升其理性精神。
- 蒋海松
- 关键词:黑格尔习惯法民族精神法典
- 人权变革:从立法宣示到司法保障被引量:2
- 2015年
- "人权司法保障"这一重要命题首次进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权保障的战略突破和顶层设计。从静态的人权立法确认进展到动态的人权司法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了落实这一战略规划,需要推进司法改革,确保诉权落实,探索司法实施宪法的有效机制,做好制度配套及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权的基因,但缺乏客观有效的制度保障。对此,既不能堕入法律东方主义者的偏见,更不能重陷文化保守主义的迷恋。高扬人的自由精神并客观保障其外化的权利是社会转型的关键,也是创新、提振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
- 蒋海松
- 关键词:人权司法保障宪法实施
- 清朝宗教事务法律治理的历史智慧及当下镜鉴被引量:2
- 2015年
- 当下的宗教事务法律治理需要回采历史、以史鉴今。在传统社会中,清代宗教事务的法律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清朝重视宗教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注重宗教立法,注重因地制宜、因教制宜的多元治理策略,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宗教给予区别对待,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宗教宽容。但也注意护持正教、黜邪崇正,对邪教及宗教犯罪严加打击。清政府将宗教事务纳入行政管理体制,既设立了礼部、理藩院等中央机构,还设立分级的宗教管理机构,对宗教人员的认定资格、教徒登记、宗教场所、宗教人员行为规范、宗教人员犯罪的处罚都从法律上做了具体规定。清朝宗教事务法律治理的立法宗旨及具体措施值得当下适度借鉴。
- 陈翠玉蒋海松
- 关键词:大清律例宗教法反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