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439)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姜玉武孔玮晶张月华吴希如谢涵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明尼苏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镁
  • 1篇药物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性癫痫
  • 1篇受体
  • 1篇天冬氨酸
  • 1篇突变
  • 1篇皮质
  • 1篇丘脑
  • 1篇子通道
  • 1篇癫痫
  • 1篇癫痫药物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内
  • 1篇离子通道
  • 1篇抗癫痫
  • 1篇抗癫痫药
  • 1篇抗癫痫药物
  • 1篇放电
  • 1篇氨酸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作者

  • 2篇姜玉武
  • 1篇吴晔
  • 1篇张平平
  • 1篇王静敏
  • 1篇谢涵
  • 1篇吴希如
  • 1篇张月华
  • 1篇孔玮晶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细胞内低镁诱发皮质丘脑神经元网络过度兴奋及(癎)样放电的产生
2014年
目的 探讨细胞内低镁对皮质丘脑神经元网络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模型生物学模拟结合大鼠皮质丘脑脑片电生理记录实验,观测细胞内低镁对大电导的钾离子通道(BK通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和皮质丘脑网络放电的影响.结果 1.在BK通道模型上,细胞内低镁并未显著削弱BK通道电流,未引发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2.在NMDA受体模型上,细胞内低镁可引发NMDA电流的显著增强,从而导致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EPSPs)的显著增加.3.在大鼠的皮质丘脑脑片上,可以观察到细胞内低镁情况下皮质丘脑神经元网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显著增加并产生(癎)样放电,在应用特异性的NMDA受体阻断剂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癎)样放电消失.结论 细胞内镁离子浓度的降低将增强NMDA受体相关电流,从而引发皮质丘脑神经元网络的过度兴奋,最终导致(癎)样放电的产生.已证实一种高选择性镁离子转运体相关基因NIPA2与儿童失神癫(癎)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发现的细胞内低镁导致(癎)样放电的机制可能提示儿童失神癫(癎)的发病机制.
谢涵张月华张平平王静敏吴晔吴希如Theoden Netoff姜玉武
关键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离子通道与遗传性癫痫被引量:8
2015年
按照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病因学分类,遗传性癫痫是一类由已知或推测的基因缺陷所直接导致的疾病,癫痫发作是其核心症状。目前已发现的参与人类癫痫发病的基因绝大多数是离子通道编码基因,包括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钾、钠、钙离子通道亚单位等)以及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亚单位等]。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在不同临床表型谱的癫痫患者中被检测出来,了解离子通道基因缺陷在癫痫致病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癫痫致病机制的研究,也为癫痫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提供依据。
孔玮晶姜玉武
关键词:癫痫遗传性离子通道突变抗癫痫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