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247)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连军李健生孙秀云李鑫韩卫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污染性
  • 2篇滤膜
  • 2篇抗污染
  • 2篇抗污染性能
  • 2篇PVDF膜
  • 2篇超滤膜
  • 1篇修饰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物
  • 1篇原位制备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双功能
  • 1篇水处理
  • 1篇碳材料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内孔
  • 1篇抗生

机构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李鑫
  • 2篇孙秀云
  • 2篇方小峰
  • 2篇李健生
  • 2篇王连军
  • 1篇齐俊文
  • 1篇沈锦优
  • 1篇黄诚
  • 1篇庞睿智
  • 1篇韩卫清
  • 1篇陆庄羽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ZrO_2纳米粒子原位杂化PVDF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传统聚合物膜抗污染性差的问题,本文从杂化膜结构设计出发,提出将ZrO2纳米粒子的原位制备和聚偏氟乙烯(PVDF)相转化成膜过程有机结合的制膜新方法.该方法将阴离子交换树脂引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以氧氯化锆为原料,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提供的―OH与无机盐的阴离子进行交换,得到ZrO2纳米粒子均匀分散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胶体系.随后将PVDF聚合物溶解到所得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胶体系中,获得均一、透明的铸膜液.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杂化膜中锆的存在状态和分散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PVDF基体中,并且形成的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10-20 nm.通过粘度、分相速度和膜形态的测定,研究了成膜机理.结果表明,ZrO2纳米粒子的引入加速了铸膜液成膜过程的分相速度.杂化膜的亲水性能通过接触角测定仪进行了评价.并选择以牛血清蛋白为代表模拟污染物,考察了杂化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形成的ZrO2纳米粒子显著提高了膜的亲水性,减少了膜对蛋白质的吸附.这种将ZrO2纳米粒子的原位制备和PVDF相转化成膜过程有机结合的制膜新方法在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制备领域具有显著意义.
庞睿智李鑫李健生陆庄羽黄诚孙秀云王连军
关键词:PVDF膜原位制备ZRO溶胶溶胶-凝胶法
双功能超滤膜的设计及其对水中多组分污染物的去除
超滤膜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污水资源化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渗透通量和选择性难以同步提高、抗污染性能差以及无法实现对低分子量污染物的去除是超滤水处理技术面临的三大挑战。针对超滤膜面临的三方面挑战,本论文提出对聚合...
方小峰
关键词:污水处理超滤膜
文献传递
成型等级孔碳材料的构建及其对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性能研究
在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的当代,吸附法因其具备运行能耗低、适用范围广、可回收利用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的治理。吸附剂是实现VOCs高效分离的关键所在。针对传统VOCs吸附面临的成型活化过程复杂、传质过程...
齐俊文
关键词:碳材料挥发性有机物
纳米Ag粒子原位杂化PVDF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被引量:16
2014年
以AgNO3为前驱体,聚偏氟乙烯(PVDF)为聚合物基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和成孔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还原剂和溶剂,利用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Ag粒子原位杂化PVDF超滤膜.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接触角测定仪对杂化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形成的纳米Ag粒子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纳米Ag粒子的添加改善了PVDF膜的亲水性能.以腐殖酸和牛血清蛋白作为污染物的代表,考察了Ag/PVDF膜的抗有机污染性能.以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活性污泥作为微生物的代表,考察了杂化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结果证实了与纯PVDF膜相比,Ag/PVDF膜通量衰减较慢,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表面受活性污泥污染程度小,具有显著的抗有机污染和抗生物污染性能.
李鑫方小峰李健生孙秀云沈锦优韩卫清王连军
关键词:PVDF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