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BRA2012228)

作品数:19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明之谢浩何庆龙许小青徐增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竞争优势
  • 5篇产业竞争优势
  • 4篇新兴产业
  • 4篇战略性
  • 4篇战略性新兴产...
  • 3篇演进
  • 3篇智慧城市
  • 3篇情报
  • 3篇资本
  • 3篇物联网
  • 3篇联网
  • 3篇经济探讨
  • 3篇竞争情报
  • 3篇互联
  • 3篇国际政治
  • 3篇产业竞争情报
  • 3篇城市
  • 3篇大数据
  • 2篇第三次工业革...
  • 2篇韬略

机构

  • 10篇南京政治学院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5篇张明之
  • 4篇谢浩
  • 1篇徐增文
  • 1篇许小青
  • 1篇何庆龙

传媒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厦门特区党校...
  • 2篇西部论坛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学海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实事求是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理论界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云梦学刊
  • 1篇中共成都市委...
  • 1篇大连干部学刊
  • 1篇贵阳市委党校...

年份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与人的自由出路被引量:8
2014年
从资本逻辑的视角去挖掘马克思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在价值,或许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资本天生具有自我增殖本性,由资本本性衍生的自我扩张的逻辑便形成为资本逻辑。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以来,资本逻辑俨然已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逻辑。尽管资本逻辑本身蕴含着"自由"价值,但资本逻辑下人的生存境遇所表现的却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遭受重大挑战的事实。马克思对此有过原初的揭示,因此,我们应该回到马克思那里,因循马克思资本批判的逻辑,追寻摆脱资本统治之道。
张明之
关键词:资本资本逻辑资本批判自由全面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2015年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下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已经产生负效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殊发展需求,从经济体制中选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科技体制进行针对性分析,深入挖掘其中可修正的体制机制弊端,并相应在税收减免与财政补贴、融资主体与资本来源、研发体系与人才培育等角度给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措施建议。
汪亚青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源整合
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产业控制力--基于世界财富分配权控制方式变迁的视角被引量:19
2015年
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体系下产业链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第三次工业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可能导致全球要素市场配置方式与生产体系的革命性变化,引发全球财富的流动。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控制力的相对性和阶段性,决定了不同国家实现产业控制力的方式或途径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其中产业技术标准与生产组织方式是产业控制力重要的实现形式。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民族资本可以积极参与先进制造业等现代产业体系的全球分工,深度融入代表先进技术水平的全球生产体系,争取在一些重要产业领域,实现由对一般加工制造环节的竞争优势升级为对关键制造环节和研发等高端环节的控制。如果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达到一定高度,能够积极跟踪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标准制定范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标准制定,将极大地提升后发国家民族资本在该产业主导产品定价权的谈判力,从而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创造更多的财富。
张明之梁洪基
关键词:产业安全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2014年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绝大多数国家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非均衡发展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便成为必然。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前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极化效应,后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扩散效应。鉴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发展差距,实现由非均衡到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任重道远。
谢浩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生产组织方式主动演进:理论、趋势与策略被引量:6
2016年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分工协作是生产组织方式演进的初始逻辑,通过竞争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组织方式演进的利益诉求,生产工具革命将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进而产生从个别到普遍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当前,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生产组织方式演进的趋势是:智能生产、市场响应与能源革命相结合,重置整体与部分技术关联的新型模块化以及大数据化、数字化、绿色化制造与产业生态系统支撑。应通过模块化、互联化和定制化实现科技进步与生产组织方式改进的互动,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完善生产组织方式演进的辅助要素,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化和能源互联网寻求在"互联网+"下生产组织方式主动演变的突破口。
汪亚青许小青
关键词:能源革命信息革命模块化定制化生产
新工业革命与江苏产业竞争优势转型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着力于发现新工业革命下产业发展的排他性特征,并合理借鉴先发国家的独特优势理念和方法,找出江苏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有效政策谋划。不断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实现迅速成长,充分释放本土市场的作用,以文化创意产业、幸福导向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实现江苏产业竞争优势的成功转型。
汪亚青
关键词:新工业革命生产性服务业
地缘经济新格局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塑造——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被引量:34
2015年
全球经济走向与产业演化正逐渐呈现多元化、体系化、合作化趋势。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转型已刻不容缓,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在扩大内需基础上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必然。"一带一路"战略促成的地缘经济新格局,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塑造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应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打破国际既得利益集团对中国高端产业输出和关键要素输入的封杀,打通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硬件和软件层面互联互通的芥蒂,连点成面,立面为体,构建大空间资源整合新体系;要适应沿线国家(地区)国情(区情)及发展状况的非均质性,采取个性化、多样化国际竞争力培育措施,发挥广义资本要素作用,以诚意推动产能转移和合作,注重软权力建设,掌握信用评级主动权。
汪亚青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缘经济互联互通
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财富分配控制权的实现方式被引量:5
2013年
世界财富分配权的控制方式,其实是特定时代国际秩序的"投影"。传统财富分配权控制与转移,都是与军事力量的兴衰和战争的态势紧密关联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尽管传统财富分配权的控制方式仍然有着重要地位,甚至在某些领域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非物质性权力在控制国际财富分配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成为霸权国家谋求世界经济主导权和控制权的常用手段。在现行的国际体系中,全球价值链与财富流动呈现出高端产业的价值链在发达国家内部循环、低端产业价值链在后发国家内部循环的双闭合结构,沟通这两个高低端循环的是,财富由低端循环结构向高端循环结构流动。后发国家受到更为显著的冲击,民族国家的疆界"屏障"日渐丧失,国家经济主权和传统政治权威日渐削弱;而霸权国家始终控制着"国际产权"的分配,主导世界财富的流向,尽管内容、形式在不断地扩展和变换,并且权力资源的控制方式日益被打上合法的、普遍认可的共同利益的印记。把握这些非物质性权力的作用方式与作用空间,有助于深刻理会世界财富分配权的逻辑线索,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捍卫国家利益。
张明之
广义资本要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塑造机理——一个新的分析逻辑
2015年
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落脚点是竞争力要素,而竞争力要素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整合包括技术、资本、高端劳动力、组织架构、信息渠道等诸竞争力要素。与传统产业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赖的关键要素是立体要素群而非某单一要素,这种宽领域的要素构成体系需要一核心要素从中整合。广义资本要素是以资本为代表和传导媒介的包括技术、劳动力、土地在内的竞争力要素集合,合理认识和利用广义资本要素对于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作为资源整合主体的企业,通过广义资本要素可以拓展资源空间,扩大生产销售边界,为获取持续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更广义的发展空间。
汪亚青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
大数据环境下的我国产业竞争优势转型被引量:1
2014年
大数据时代不可逆转的到来,昭示着产业竞争优势出现新的转型契机。通过合理化大数据使用态度,并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找寻出大数据库建设滞后,存在严重的外部依赖性、大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手段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等诸多阻碍大数据促进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的问题。由此提出,建立服务产业竞争的独立大数据体系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全程保证,这就需要厘清独立大数据体系的建立基础、标准和作用。最终通过大数据与物联网和智慧城市联动发展以促进信息交互、大数据产业集群化(群落)以整合产业竞争资源,并以大数据服务产业竞争情报搜集的途径使中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优势转型中夺得先机。
汪亚青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物联网产业竞争情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