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65)

作品数:11 被引量:171H指数:7
相关作者:陶明信张小军王万春史宝光王彦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煤层气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3篇同位素
  • 3篇煤田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同位素地球化...
  • 2篇热成因
  • 2篇煤矿
  • 2篇化学特征
  • 2篇淮南煤田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地球化学意义
  • 1篇地质
  • 1篇断裂带
  • 1篇选区评价
  • 1篇源岩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性
  • 1篇张集煤矿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作者

  • 10篇陶明信
  • 6篇张小军
  • 5篇王万春
  • 3篇史宝光
  • 2篇解光新
  • 2篇任军虎
  • 2篇马锦龙
  • 2篇王彦龙
  • 1篇徐永昌
  • 1篇张泓
  • 1篇李晶莹
  • 1篇石亚军
  • 1篇孙明良
  • 1篇康晏
  • 1篇蒋忠惕
  • 1篇沈平
  • 1篇孙国强
  • 1篇高波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Scienc...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淮南潘集、张集煤矿次生生物气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0
2008年
研究淮南煤田不同矿区煤层气的成因类型对于整个煤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为此,利用地质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煤田主要矿区——潘集煤矿和张集煤矿煤层气的成因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组分表现出了甲烷含量高、重烃和二氧化碳含量低的干燥气体的特征,与国内外含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组分特征一致。虽然该区煤岩的热演化程度已处于热成因气的生成阶段,但煤层气的δ13C1值的总体分布范围为-56.7‰^-67.9‰,仍属于生物成因气的分布范围。煤层气的δ13C2值主要分布在-22‰^-29‰,反映了乙烷的热成因特征,指示了该区的煤层气为热成因乙烷和微生物成因甲烷的混合。淮南煤田具有适合的煤阶、区域强烈隆升使煤层被抬升到浅部、地表水渗入煤层、生物气生成的最佳温度等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因此,有利的地质条件、煤层气的组分与同位素显示的特征,相互印证了淮南煤田煤层气中有次生生物气存在的事实。
张小军陶明信王万春马锦龙石亚军
关键词: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地质
中国煤层气同位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煤层气在煤矿中俗称瓦斯而长期仅被视为灾害性气体,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瓦斯防治问题。直到上世纪后期,煤层气才被作为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试验,煤层气逐渐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气体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领域。
陶明信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煤层气气体地球化学化学研究灾害性
Characteristics of mantle degassing and deep-seated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different typical fault zones of China被引量:21
2005年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tracing study is conducted on mantle degassing and deep-seated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fault zones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based on the helium isotope data, coupled with some indices such as CO2/3He, CH4/3He and 40Ar/36Ar, and geological tectonics data. There are four representative types of fault zones: (1) Lithospheric fault zones in the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mall Earth’s crust thickness, a lower CH4/3He-high R and lower CO2/3He-high R system, the strongest mantle de- gassing, and the dominance of mantle fluid, as is represented by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2) The lithospheric fault zones or the subduction zone in the strongly compresso-tectonic envi- ronment, for instance, the Bangonghu-Nujiang fault zone,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uge thick Earth’s crust, with the R/Ra values within the range of 0.43―1.13, and weak mantle degassing with mantle-source helium accounting for 5%―14% of the total. (3) The deep-seated fault zones at the basinal margins of an orogenic belt are characterized by R values being on order of mag- nitude of 10?7, and the CH4/3He values, 109―1010, CO2/3He values, 106―108; as well as much weak mantle degassing. (4) The crustal fault zones in the orogenic belt, such as the Yaojie fault zone (F19), possess a high CH4/3He-low R (10?8) and high CO2/3He-low R system, with no obvi- ous sign of mantle degass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deep-seated huge fault zones are the major channel ways for mantle degassing,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mantle degassing are fault depth,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crust thickness; the intensity of mantle de- gassing can reflect the depth and the status of deep-seated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fault, while the geochemical tracing studies of gases can open up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upwelling ac- tivity of hydrothermal fluids from the deep interior of the Earth may be one of th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huge deep
TAO MingxinXU YongchangSHI BaoguangJIANG ZhongtiSHEN PingLI XiaobinSUN Mingliang
李雅庄煤矿煤岩中C_(25)、C_(30)等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对沁水盆地李雅庄煤矿煤岩样品,进行了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检测到了丰富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别是C25、C30及头—头连接的高碳数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甲烷菌的特征标志化合物。李雅庄煤矿煤岩沉积时为偏氧化的环境,原始环境不利于细菌发育,故检出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应主要是成煤作用后期,煤层中甲烷菌发育的痕迹。认为李雅庄煤矿煤岩样品中丰富的、与古细菌,特别是甲烷菌有关的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化合物的检出,为该地区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在-56.3‰^-61.7‰煤层气的次生生物成因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王万春陶明信张小军任军虎
关键词:沁水盆地
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44
2005年
概述了煤层气作为新资源的研究及开发状况,全面评述了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其组分以CH4为主,δ13C1值约为-80‰-10‰,有限的δD1值数据为-333‰-117‰,CO。的δ13C1值为-29.4‰+18.6‰,其他组分的同位素则极少研究;煤层气目前仅主要识别出热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气两种类型,还有其他划分标准;与常规天然气相比,煤层气CH4和CO2的δ13C值的分布范围很宽,尤其存在特高值,目前煤层气地球化学存在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变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δ13C1值与Ro值的关系;煤层气成因类型的系统划分方案和指标以及媒层气地球化学在媒层气选区评价中的应用等,
陶明信
关键词: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选区评价CO2生物气热成因CO2
沁水盆地煤层气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潜力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对比研究了山西沁水盆地李雅庄煤矿、寺河煤矿和附城七一煤矿煤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煤岩的热演化程度、可溶有机质含量、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成因煤层气与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气源潜力,对研究区煤层气勘探有实际意义。
王万春陶明信任军虎康晏张小军
关键词:煤层气热成因气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
含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淮南煤田为例被引量:11
2009年
淮南煤田煤层气属于热成因和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混合气。不同矿区和不同煤层中煤层气的δ13C1值有明显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现今淮南煤田的煤层气藏中后期生成的次生生物气与残留在煤层中的热解气混合比例不同造成的。研究显示,淮南煤田煤层气的δ13C1值明显轻于我国热成因煤型气和世界主要地区煤层气的1δ3C1值,表现出了含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δ13C1值的变化特征;而δ13C2值明显与我国热成因煤型气和世界主要地区煤层气的δ13C2值处于同一分布范围,表现出了热成因气δ13C2值的特征。淮南煤田煤层气的1δ3CCO2值反映出煤层气中的CO2主要为煤热解而来,部分是次生生物气生成过程中,经过了微生物的还原作用而残留的CO2。
张小军陶明信马锦龙王万春孙国强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煤层气淮南煤田
中国煤层气同位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正>煤层气在煤矿中俗称瓦斯而长期仅被视为灾害性气体,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瓦斯防治问题。直到上世纪后期,煤层气才被作为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试验,煤层气逐渐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气体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领域。1...
陶明信
关键词:煤层气同位素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淮南煤田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比例及资源意义被引量:24
2007年
主要利用实验的方法,并结合计算,对淮南煤田各研究矿区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煤层气的比例进行了对比估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估算的研究区煤层气的混合比例较为一致。淮南煤田混合煤层气中次生生物成因气所占比例较大,最高达到了79%,最低的也占到了43%。同时,国内外的研究也表明,煤层中后期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可明显提高煤储层的含气量。因此,淮南煤田中后期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对矿区煤层气资源的贡献重大。
张小军陶明信解光新王彦龙史宝光
关键词:煤层气
中国部分煤田发现的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被引量:32
2005年
在新集、李雅庄和恩洪地区发现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是中国煤层气的一种新的成因与资源类型.其基本特征为:组分以甲烷为主,C_1/C_(1-5)>0.99,属于干气;δ^(13)C_1值为-61.7‰~-47.9‰,绝大部分<-55‰,比该区煤岩所处热演化阶段(R_o值为0.87%~1.43%)所产热成因甲烷的δ^(13)C估算值低得多,显示甲烷具次生生物成因特征;δD_((CH)_4)值为-244‰~-196‰;δ^(13)C_2值为-26.7‰~-15.9‰,δ^(13)C_3值为-10.8‰~-25.3‰,重烃属热成因;CO_2含量极低,δ^(13)C值变化很大,反映出次生变化的特征;δ^(15)N_2值主要在-1‰~+1‰之间,指示N_2主要源于大气,而N_2与CH_4含量之间具良好的负相关线性关系,反映出含菌地表水渗入煤层的活动.综合示踪指标研究表明,研究区煤层气为以次生生物气为主,含有部分残留热成因气的混合气.煤层抬升和断裂发育为次生生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
陶明信王万春解光新李晶莹王彦龙张小军张泓史宝光高波
关键词:煤层气干气Δ^13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