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075)
-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丙万张博钱执强秦立鑫顾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生境景观格局及动态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2009年7月、8月,2010年3月中旬、5月下旬,对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进行野外考察并在生境适宜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FRAGSTATS 3.3软件对达赉湖地区蒙原羚生境进行景观格局分析。通过比较1998年和2010年达赉湖地区蒙原羚生境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一般适宜生境、中度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的斑块不断被分割成更小的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大。蒙原羚不适宜生境斑块面积在增加,而一般适宜斑块、中度适宜生境和适宜斑块面积在减小,并且适宜生境面积变化程度最大。因此应加强对适宜生境斑块的有效管理,严格控制和降低来自斑块外部的干扰,同时加强对中度适宜生境和一般适宜生境生态功能的恢复,严格控制草场载畜量。另外,应对不适宜生境的草地资源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并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以保护蒙原羚的生存空间。
- 刘丙万秦立鑫张博刘松涛
- 关键词:生境破碎化
-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繁殖期及其前后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能量平衡策略被引量:5
- 2009年
- 2007年11月、12月和2008年3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采用扫描取样法对雌雄蒙原羚繁殖期及其前后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雌性蒙原羚采食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44.9±3.8)%、(43.5±4.0)%和(46.2±3.1)%;卧息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32.3±4.8)%、(29.2±2.9)%和(28.0±4.8)%;雌性蒙原羚在繁殖期及其前后采食、移动和卧息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不显著(P>0.05),站立、繁殖、"其他"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P<0.05)。(2)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雄性蒙原羚采食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52.6±3.8)%、(17.5±2.8)%和(29.8±4.8)%;卧息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13.4±6.4)%、(24.2±4.1)%和(44.2±4.7)%。雄性蒙原羚在繁殖期及其前后采食、卧息、站立、移动、繁殖、"其他"时间分配均有显著差异(P<0.05)。动物采食卧息的行为时间分配反映动物的能量平衡策略。雌性蒙原羚的时间分配表明,雌性蒙原羚的能量平衡策略在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均为能量摄入最优化策略,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采食上;雄性蒙原羚的时间分配表明,在繁殖期前,其能量平衡策略为能量摄入最优化策略,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采食上;雄性蒙原羚繁殖期及繁殖期后其能量平衡策略转变为能量支出优化策略,尽可能少的支出能量,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卧息上。
- 刘丙万钱执强张博刘松涛黎明
- 关键词:性别差异繁殖期
- 生境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了生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指出生境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生物多样性随生境变化而变化,在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方案时,应该考虑生境的管理。
- 沈才智刘丙万
- 关键词:生境生物多样性
-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被引量:2
- 2010年
- 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在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保护区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信息与数据的管理、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管理、预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保护区生境评价与动态监测、保护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指出达赉湖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 丁雪刘丙万
- 关键词: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
- 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历史上各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威胁。本文阐述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揭示了民族传统文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这种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及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 吴微李丹刘丙万
-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生物多样性
- 地理信息系统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作为野生动物研究的重要内容,通常涉及到大时空尺度和动态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因在数据收集、处理及结果展示中的高效、精确和可视化特点而被广泛应用。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 顾丽包黎明刘丙万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野生动物生境
-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被引量:2
- 2011年
- 2007年11月~2008年9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采用扫描取样法共对404只次蒙原羚Procapra gutturosa成年个体进行了19 385 min(323.1 h)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观察,将蒙原羚的行为分为采食、站立、移动、卧息、繁殖和其他等6类。结果表明:蒙原羚晨昏各有一个采食高峰,在12∶00前后还会发生1~2次采食小高峰。卧息常发生在采食高峰后,在晨昏所占比例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蒙原羚春夏秋冬采食、站立、移动、卧息和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蒙原羚的行为时间分配有较大弹性,从而适应变化的环境。
- 刘丙万钱执强
- 关键词:行为节律
- 内蒙古呼伦湖地区夏季蒙原羚同步性与集群关系研究
- 2018年6~8月和2019年6~8月,在内蒙古呼伦湖地区采用行为取样连续记录,对夏季蒙原羚的集群行为和行为的同步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8年6~8月,记录到267个蒙原羚群,共计1673只次,平均群大小为6....
- 张冲宇
- 关键词:集群集群大小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生境适宜度评价被引量:8
- 2012年
- 2008年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Procapra gutturosa)生境考察基础上,以植被类型、植被盖度、坡度、距水源距离、距放牧点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道路距离为生境适宜性评价因子,利用3S技术和模糊赋值对蒙原羚生境适宜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时,蒙原羚的最适宜生境面积占总面积的17.7%,次适宜生境面积占总面积的36.9%,不适宜生境面积占总面积的45.4%;考虑人为干扰时蒙原羚的最适宜生境面积占总面积的13.0%,次适宜生境面积占总面积的28.3%,不适宜生境面积占总面积的58.7%;研究地区蒙原羚实际生境和潜在生境相比,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29.2%,表明人为干扰是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适宜生境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 刘丙万顾丽张博秦立鑫包黎明
- 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协同进化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一方面植物为了逃避各类草食动物的采食而形成防御性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另一方面,动物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食物和满足营养需求,通过优化采食以提高其适合度。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实际上也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军备竞赛",因而对物种进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协同进化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协同进化的原因,并探讨其生态学意义。
- 李婷婷周立山刘丙万
- 关键词:协同进化草食动物植物次生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