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3-1-4-179-jch)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冬至夏伯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管
  • 2篇传感
  • 1篇电活性
  • 1篇电学性能
  • 1篇衍生物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碳纳米管薄膜
  • 1篇气敏
  • 1篇气敏传感器
  • 1篇自组装
  • 1篇感器
  • 1篇触觉
  • 1篇触觉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传感特性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张冬至
  • 2篇夏伯锴

传媒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气敏传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石墨烯具备特殊能带结构、大比表面积、高载流子迁移率等众多极为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制作新型高灵敏度气敏传感器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制造方法。国内外研究学者相继开展石墨烯基气敏性能研究工作,诸如采用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及贵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掺杂修饰石墨烯作为敏感材料制造高性能气敏传感器,涌现出不少瞩目的成就。综述了基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气敏传感器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刘静静张冬至童俊夏伯锴
关键词:石墨烯衍生物气敏传感器
基于电活性聚合物薄膜柔性器件的触觉传感特性被引量:11
2014年
针对电活性聚合物(EAP)薄膜制造柔性智能器件的发展要求,分析了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正/逆力-电特性及发电机理,采用静电诱导自组装技术在电活性聚合物表面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电极,然后构建了柔性传感器件.实验研究了EAP柔性器件的手指关节弯曲姿态及脚踏运动触觉的传感特性.扫描电子显微(SEM)形貌观察表明:碳纳米管薄膜呈网状结构且质地致密均匀.基于EAP柔性器件的手指弯曲姿态实验结果表明:在手指弯曲度为15~90°时,输出电压峰值为1.2~3.7V,展示了输出电压峰值与手指弯曲度之间的高线性度,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1.此外,采用EAP薄膜器件对踏步触觉进行了实验测试,其输出电压峰值在1V左右,而且具有响应快、可重复性好等优势.本文的研究为电活性聚合物薄膜型电子皮肤及触觉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张冬至童俊刘哲夏伯锴
关键词:碳纳米管触觉传感
静电诱导自组装碳纳米管薄膜的结构表征与电学性能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给高性能微机电系统(MEMS)薄膜器件提供复合功能薄膜材料,本文将功能化碳纳米管与聚电解质溶液交互沉积技术用于静电诱导逐层自组装碳纳米管/聚合物薄膜。对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的可调控性进行了表征和测试。扫描电镜显微(SEM)形貌观察表明,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分子链结合致密,形成了质地均匀的随机碳纳米管网络结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径向呼吸、缺陷振动、拉伸振动等模式下的指纹特征光谱证实了碳纳米管的有效组装和加载。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对碳纳米管/聚合物薄膜自组装过程进行了在线实时监测,结果揭示了沉积薄膜厚度和薄膜结构的可调控性。当聚电解质层数由0递增到5时,子层膜厚由6.31nm增加到111.59nm,碳纳米管加载体积比由72.35%减小到14.78%。此外,基于I-V表征研究了碳纳米管填充体积比及其薄膜厚度对碳纳米管/聚合物薄膜电学特性的影响,为实现碳纳米管/聚合物薄膜电学性能的可调节性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
张冬至
关键词:碳纳米管电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