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60045)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柳迪善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十七年”时期译制片传播中的城乡之别
- 2013年
- 本文试图从新中国农村观众之数量、农村电影放映单位及配给拷贝情况、国家城乡文化政策、选片倾斜性、外交关系震荡等五个方面,论述十七年时期中国引进的共42个国家、867部影片与同时期中国农村观众的真实关系,并探寻此时期新中国文艺政策的主导精神。就电影而言,十七年时期新中国文艺政策是否存在城乡之别,存在哪些差别,导致城乡之别的原因何在,区别对待的后果如何,都成为需要回答的问题。
- 柳迪善
- 关键词:十七年时期译制片
- “十七年”时期外国电影禁映问题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试从"十七年"时期外国电影的禁映问题入手,分别从禁映美国影片、禁映背离民族政策的外国影片、禁映苏联电影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尝试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电影审查政策与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之处。以此说明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局势、不同的民族文化对文艺作品造成影响的必然性,同时凸显"十七年"时期外国电影的"见与不见"与新中国意识形态及政治变迁的密切关系。
- 柳迪善
- 关键词:外国电影国民党统治时期美国影片外国影片苏联电影
- 十七年时期(1949~1966)译制片的删剪问题
- 2012年
- 本文试从17年时期译制片的删剪问题入手,分别从悲剧变喜剧、情爱场面、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三方面进行论述,借以探寻17年时期国内外政治动荡对文艺作品造成的冲击,以此说明17年时期新中国政府对译制片的掌控与意识形态、政治变迁的密切关系。
- 柳迪善
- 关键词:译制片政治人物文艺作品政治动荡政治变迁
- 历史三调——建国初期苏联电影登陆中国的历史回顾
- 2014年
- 本文主要考察建国初期苏联电影登陆中国的历史过程,分别从主流媒体话语、档案卷宗、学者的历史评述三方面展开论述,以说明"政治与真理"的关系,同时试图呈现出这段"复调历史"的样貌。
- 柳迪善
- 关键词:苏联电影建国初期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