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2080)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4H指数:7
- 相关作者:钟起玲张兵田中群任斌张迎梅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乙醇电氧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3年
- 简要地叙述了国内外乙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不同电极材料对乙醇电氧化的影响及目前所提山的机理 。
- 张兵钟起玲章磊张小红梅德盛
- 关键词:乙醇电催化氧化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反应机理热力学
- Pt-CNTs修饰玻碳电极(Pt-CNTs/GC)电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技术,分别表征了Pt-CNTs/GC电极的表面形貌和所负载铂纳米原子簇的结构.以CO和CH3OH为探针分子,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常规电化学方法检测了CO和CH3OH在Pt-CNTs/GC电极上的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CO在Pt-CNTs/GC电极上有3个氧化电流峰(Ⅰ,Ⅱ,Ⅲ),其中峰Ⅰ为CO桥式吸附的氧化峰,而峰Ⅱ和Ⅲ则分别为CO线形吸附在碳纳米管负载的不同粒径的Pt纳米原子簇以及Pt原子薄膜上所分裂的氧化峰;CH3OH在Pt-CNTs/GC电极上也能自发解离吸附强吸附中间体CO;Pt-CNTs/GC电极对CH3OH的氧化峰电流不总是随CNTs上载铂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在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时,应选择合适的载铂量.
- 钟起玲张兵饶贵仕丁月敏王国富蒋玉雄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铂
- 甲酸在铂钌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原位SERS研究
- 铂是有机小分子电氧化最常用的催化剂,但价格昂贵,且易被强吸附中间体CO毒化而降低其催化活性。在铂电极上沉积异种原子(如钌),能有效改造电极表面状态和性能,增加其催化活性[1]。本文将纳米钌粒子修饰在粗糙铂电极上,制成铂钌...
- 杨熊元张兵黄芃丁月敏叶鹏周海辉温祖标钟起玲任斌田中群
- 文献传递
- 利用微核试验和彗星电泳试验评价黄河兰州段水质致遗传毒性作用被引量:17
- 2006年
- 利用微核和彗星电泳试验对黄河兰州段鲤鱼(Cyprinuscarpio)红细胞大小及其DNA损伤(微核、核异常、单链断裂和遇碱不稳定点、双链断裂)进行了研究,并以刘家峡水库为对照.结果显示,黄河兰州段采得的鲤鱼其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P<0.05),DNA单链断裂和遇碱不稳定点损伤比例和程度加重,但两样点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兰州段黄河水质有明显的致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两种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的遗传毒性检测手段具有不同的检测终点和机制,建议在监测环境污染致遗传毒性作用时考虑检测方法的统一和标准化,从而得到更可靠、全面的结果.
- 龙静张迎梅朱丽娜黄德军宋刚
- 关键词:红细胞遗传毒性鲤鱼
- 甲酸在Pt-Ru/GC电极上氧化的SERS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循环伏安(CV)法、计时电流法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甲酸在Pt-Ru/GC电极上的氧化行为,发现甲酸在Pt-Ru/GC电极上与在粗糙Pt电极上一样,也能自发解离出强吸附中间体CO和活性中间体—COO-.从分子水平证实钌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电极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当镀液中Pt:Ru的摩尔比从10∶1变化到1∶1,CO的氧化峰电位从0.41V负移至0.35V,约负移了60mV.Pt-Ru/GC(1∶1)电极与粗糙Pt电极相比,CO在电极表面氧化完毕的电位亦负移了约200mV.该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可望成为研究电催化反应机理的普适谱学工具.
- 钟起玲黄芃张兵杨熊元丁月敏周海辉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甲酸氧化玻碳电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粗糙铂电极上甲酸吸附氧化的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SERS)技术研究甲酸的解离吸附与氧化行为 .首次报道了甲酸吸附、解离和氧化的电化学原位SERS谱 ,发现甲酸在粗糙铂电极上能自发解离吸附 ;首次成功地获得了粗糙铂电极上甲酸吸附解离的强吸附中间体CO和活性中间体COOH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同时首次检测到甲酸氧化最终产物CO2 的拉曼光谱信号 ,从分子水平证实甲酸解离吸附反应的双途径机理 .
- 钟起玲王小聪章磊张小红向娟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铂电极甲酸电氧化解离吸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微波法在碳纳米管上负载铂纳米粒子被引量:6
- 2007年
- 以乙二醇作氯铂酸的还原剂,采用微波法在浓硝酸回流纯化和羟基化的碳纳米管(CNTs)上负载铂纳米粒子,并通过控制载铂量制备出以CNTs为衬底的铂纳米管(Pt-CNTs);用透射电镜比较了纯化和羟基化时间对CNTs载铂性能以及不同载铂量对Pt-CNTs表面形貌的影响;用选区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了Pt-CNTs的结构特征,表明CNTs表面所负载的是多晶铂;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表征碳纳米管负载铂纳米粒子,发现当Pt-CNTs的载铂量为0.1875mmol·g-1时,CNTs表面负载了一层致密的铂纳米粒子.
- 钟起玲张兵丁月敏饶贵仕王国富蒋玉雄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微波法碳纳米管铂纳米粒子
- 甲醇在铂纳米粒子修饰铂电极上自发解高吸附的研究
- <正>甲醇由于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而倍受能源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电化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开路电位下温度和解离时间对甲醇在铂纳米粒子修饰铂电极上自发解离吸附的影响。图1为不同温度(t=12,...
- 黄芃杨熊元丁月敏钟起玲
- 文献传递
- 重金属Cd^(2+)、Pb^(2+)和Zn^(2+)对泥鳅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52
- 2006年
-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重金属Cd2+、Pb2+、Zn2+在不同暴露时间(1—35d)、单一重金属离子不同暴露浓度(0.05mg/L、0.5mg/L、5.0mg/L)或混合重金属离子(Cd2++Pb2+、Cd2++Zn2+、Pb2++Zn2+、Cd2++Pb2++Zn2+)相同浓度(0.5mg/L)条件下对泥鳅肝胰脏细胞核DNA的损伤作用。以带彗尾核DNA百分率和彗尾长度(TL)与核直径(D)比值为指标,探讨DNA损伤级别与处理浓度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带彗尾核DNA百分率和TL/D值均呈上升趋势,5.0mg/L Zn2+组28d时带彗尾核DNA百分率最高(84.85%),35d的TL/D值亦为所有组中最高(2.50);对DNA损伤作用,初期以1级损伤为主,7d后以3级损伤为主,且损伤率超过80%;Cd2+、Pb2+和Zn2+之间的联合毒性表现复杂,但总体表现为Cd2+存在时能增强Pb2+或Zn2+对DNA的损伤作用。总之,重金属Cd2+、Pb2+和Zn2+对泥鳅肝胰脏细胞核DNA损伤具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效应,利用SCGE技术可对水环境污染导致的生物基因毒性作用进行监测。
- 张迎梅王叶菁虞闰六张晟吴振斌
- 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重金属泥鳅DNA损伤
- Pt-Ru电极上乙醇电氧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 在有机小分子电氧化研究中,铂是最常用的电催化材料。但铂的价格较贵,且在使用时易被毒性中间体CO毒化而降低其催化活性。将铂合金化或在铂上吸附异种原子(或氧化物),能改善电极表面的性能,增加其催化活性。讫今为止,Pt-Ru在...
- 张兵章磊钟起玲向娟刘进轩吴元菲蒋玉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