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CA01A07-2)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壁成刘德林方炫白小梅陈其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黄土高原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小流域
  • 3篇主成分
  • 3篇主成分分析
  • 2篇试区
  • 2篇驱动力
  • 2篇乡村
  • 2篇景观指数
  • 2篇黄土高原小流...
  • 1篇地形
  • 1篇医药
  • 1篇医药企业社会...
  • 1篇制图
  • 1篇制图研究
  • 1篇人均生态足迹
  • 1篇社会责任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足迹
  • 1篇土地利用动态...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宿迁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李壁成
  • 8篇刘德林
  • 6篇方炫
  • 3篇白小梅
  • 2篇陈其春
  • 1篇张膺
  • 1篇白均堂
  • 1篇全斌
  • 1篇李洁
  • 1篇郝仕龙
  • 1篇曹阳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生态经济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三大内容之一,是研究景观过程与景观功能的基础。本文以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1982年~2008年的6期土地利用图为数据基础,选取反映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景观指数,运用所选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研究并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的7个景观指数可以有效地反映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
刘德林李壁成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主成分分析
宁南上黄村乡村土地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经济功能区研究
2012年
研究目的: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研究黄土高原乡村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方法:RS/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近30年来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草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坡耕地面积减少和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上黄村可划分为生态环境保护区、旱作农业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三个功能区。研究结论: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结构优化调整与生态功能区划,对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严重退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李壁成刘德林张膺方炫白小梅
关键词:土地利用黄土高原乡村功能区
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坡度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上黄小流域1∶1万DEM和1982-2008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运用RS/GIS技术提取不同坡度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分布数据,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尺度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坡度组成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30 a来,上黄小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中,耕地呈现先增加后锐减的变化趋势,林地一直呈现递增趋势,而草地变化趋势与林地相反;(2)目前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坡度分布较为合理,基本体现了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3)该流域仍有约6.81 hm2的土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但该面积还占不到全试区总面积的1%,说明该试区基本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要求。
刘德林李壁成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利用坡度
黄土高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生态经济功能区试验研究
乡村既是黄土高原的基层行政单位,也是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建立健康的乡村生态环境系统是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深入探讨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指标选取...
李壁成方炫
关键词: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陕西省旬邑县耕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根据旬邑县1989-2009年统计资料,分析该县近二十年来耕地面积动态变化过程,并选取GDP、人口、城镇化水平等10个社会经济因子,采用单因子关联分析和多因子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并揭示了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为生态脆弱区合理保护耕地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989-2009年旬邑县耕地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经历了稳步减少(1989-2000年)、缓慢减少(2000-2003年)到平稳(2003-2009年)的发展阶段。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该县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
白小梅李壁成白均堂方炫赵仁义
关键词:耕地面积变化主成分分析驱动力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格局与地形关系研究——以固原上黄试区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以黄土高原上黄试区小流域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环境梯度分析方法,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位4个地形因子,将植被景观分布图与各地形因子梯度图叠合,采用无量纲分布指数定量分析植被景观在各地形因子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植被格局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为上黄试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生态管理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上黄试区植被格局与地形之间关系密切,海拔对植被格局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51;地形位和坡度次之,相关系数为-0.18和-0.13;坡向的作用最小,相关系数为-0.02。(2)植被景观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格局呈现一定规律性,灌丛类主要在高海拔(1 678~1 822 m)、中等坡度(8°~25°)区间分布;天然草地主要在中等偏低海拔(1 582~1 678 m)、中等偏陡(15°~35°)区间分布;人工草地主要在中等偏高海拔(1 630~1 774 m)、陡坡(〉25°)区间分布;耕地和果园则主要在低海拔(〈1 630 m)、平缓坡(0~8°)区间分布。
方炫李壁成白小梅陈其春
关键词:地形
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驱动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熊德龙等改进的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陕西省1990—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性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人均生态足迹驱动力并建立驱动模型。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从1990年的0.818hm2上升到2007年的2.85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略有下降,说明陕西省始终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003年以后陕西省生产性生态足迹大于消费性生态足迹,区域生态资源呈输出状态,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产业依赖性更加明显。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是人口、经济、环境、技术、土地利用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与重工业率提高是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方炫刘德林曹阳李壁成
关键词:生态足迹主成分分析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类型分类及制图研究--以固原市上黄试区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文章以固原市上黄试区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性、主导性和实用性分类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尺度上的土地类型分类体系,并借助Arcview/Arcinfo/Erda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制图。以期为今后相同地貌类型和尺度下的土地类型分类研究奠定工作基础,同时为上黄试区水土流失治理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刘德林李壁成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流域
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以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为数据基础,采用RS/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法,研究了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及其驱动因素,以期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景观基质的不同,可将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1982—1990年以草地为主,1990—2002年以耕地为主和2002—2008年以林地为主;(2)近30a来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坡耕地面积减少和果园面积逐年增加。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布局来减少水土流失。
刘德林郝仕龙李壁成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地利用驱动力
黄土高原小流域尺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被引量:7
2013年
以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1982--2008年的6期土地利用矢量图为基础,运用GIS和Fragstats软件计算并研究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尺度下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的大部分景观格局指数存在粒度效应。根据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加所表现的变化趋势可分为5大类型;就1:1万比例尺下的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图而言,其景观格局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为5~15m,其粒度效应主要受制图比例尺控制而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不大。
刘德林方炫李壁成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