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406) 作品数:8 被引量:71 H指数:4 相关作者: 王利民 陈金林 薛丹 赵好 王丽娜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苏北滨海盐土区稻田轮作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1 2012年 分别以耕种两年的稻-菜和稻-麦轮作地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未轮作的滨海盐土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田轮作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稻田轮作对土壤均有程度不等的改良作用,尤以稻-菜轮作改良效果较佳,且上层土壤改良优于下层。与对照相比,稻-菜轮作0~2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pH值和全盐量分别减小了13.42%、0.94和71.48%,有机质、蛋白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0.48、0.61、3.50、0.17、8.11、4.50倍,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增加了128.14、13.83、1.54、24.66倍。因此,稻-菜轮作可以降低盐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是改良滨海盐土的有效措施。 王利民 卜晓莉 黄东风 郑祥洲 陈金林关键词:滨海盐土 轮作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生物学性质 黄麻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 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黄麻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和秸秆还田可以改善滨海盐土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密度、pH值和盐分含量,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研究得出,秸秆施用量为3600kg/hm^2及有机肥施用量为1200—3600kg/hm^2时,对滨海盐土结构、盐分及pH等理化性质的综合改善作用最为明显。 王丽娜 陈金林 梁珍海 陈菲然 王利民 赵好 薛丹关键词:有机肥 滨海盐土 理化性质 盐胁迫下白蜡根际微域的营养元素状况 被引量:2 2010年 为揭示根-土界面微域养分的吸收、累积与亏缺状况,运用X-射线电子探针研究盐胁迫对白蜡根际和根内营养元素相对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0 g/L)相比,低浓度(3 g/L)盐分处理使白蜡根系吸收较多的Ca、Mg、Cl等元素;而高浓度(9 g/L)处理则使根系吸收Ca、Mg、Cl的能力下降。白蜡根内Na、K、Fe的累积量和根际Na的含量随盐浓度增加均有升高;其中,过量的Na会破坏白蜡根细胞原生质膜的结构,引起胞内营养大量外泌,造成植物营养缺乏,从而诱发盐害。因此,Na在根际微域的累积是引起白蜡盐害的主要原因。 王利民 陈金林 黄东风 杨静 邢玮 陈琴 郭丽华关键词:盐胁迫 白蜡 根际 微量元素 盐胁迫对美国白蜡和滨梅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2009年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0(对照),3,9 g/L盐胁迫4个月下美国白蜡和滨梅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盐(3 g/L)胁迫下,美国白蜡根系细胞质凝聚,质壁分离明显,细胞器降解严重,细胞核核膜部分解离,细胞壁基本正常;滨梅变化不明显。高盐(9 g/L)胁迫下,美国白蜡受到深度伤害,细胞质进一步降解,质壁分离严重;滨梅细胞内降解物质明显增多,细胞器降解,细胞核染色质浓度降低,核膜模糊,细胞质膜局部发生内陷,没有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比较而言,美国白蜡根系细胞受损较为严重,滨梅表现出较强的抗盐性。 杨静 陈金林 徐柏森 王利民关键词:美国白蜡 滨梅 盐胁迫 根系 超微结构 黄麻对江苏东台滨海盐土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4 2009年 以种植黄麻1 a,2 a和邻近未种黄麻(对照)的滨海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种植黄麻对滨海盐土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良效应,为滨海盐土改良提供进一步依据。结果表明:种植黄麻1 a,2 a后,土壤密度分别比对照减小5%和11%,有机质增加10%和19%,全盐减少43%和52%,pH下降3%和7%;同时,蛋白酶活性比对照增加92%和223%,脲酶增加14%和98%,过氧化氢酶增加75%和128%,磷酸酶增加147%和787%,而蔗糖酶活性比对照减少17%和19%;土壤微生物总数比对照增加10倍和46倍,其中真菌增加3倍和4倍。因此,种植黄麻可以降低滨海盐土盐分,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酶和微生物活性,是改良滨海盐土的有效生物措施。 王利民 陈金林 梁珍海 陈菲然 王丽娜 赵好 薛丹关键词:黄麻 滨海盐土 理化性质 微生物 杨树速生丰产配方施肥试验 被引量:20 2009年 对3年生南林351杨(Populus deltoides‘Lux’×P.deltoides‘Harvard’)进行田间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N、P、K配方施肥对杨树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N、P、K配方施肥对杨树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每株130 g N、80 g P、80 g K的施肥处理对杨树胸径、树高的增长作用最为明显,其材积较对照增长53.9%。回归分析表明,杨树胸径生长和材积生产适宜的N、P、K用量分别为119.14、58.80、29.73和132.24、68.34、29.49 g,相应的合理N、P、K营养配比为14∶7∶4。因此,每株杨树施用尿素259.57~287.48 g、过磷酸钙490.00~569.50 g、硫酸钾65.83~66.36 g,或者直接施用14-7-4复合肥900 g/株,能够促进杨树速生丰产。 赵好 陈金林 于彬 薛丹 王丽娜 王利民关键词:杨树 配方施肥 速生丰产 盐分处理对滨梅根际微域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运用X-射线电子探针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盐处理对滨梅(Prunus maritima)根际和根内营养元素相对质量分数及其分布的影响,揭示根-土界面微域养分的吸收、累积与亏缺状况,为植物耐盐机理和盐土改良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根际0-100μm范围内,9g/L处理的Na、Mg、Ca、Zn均呈明显亏缺状况,K、Cl亏缺不明显,而Fe则出现明显累积。随NaCl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Na、Mg吸收量增多,而Cl、Ca、Fe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盐分下滨梅吸收Cl、Ca等元素较多,植物长势较好,但质量浓度过高则吸收Na、Mg较多,不仅影响细胞的扩张性能,而且造成生理缺水,引起植物伤害。因此,Na、Mg吸收累积可能是引起植物盐害的主要原因。 王利民 陈金林 陈菲然 梁珍海 薛丹 赵好关键词:盐胁迫 滨梅 根际 微量元素 杨树苗木配方施肥试验 被引量:21 2009年 合理施肥是杨树苗木生产的重要管理措施。通过对杨树(NL-80351)苗木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N、P、K配方施肥对杨树苗木生长的影响,并对杨树苗木施肥的合理N、P、K配方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杨树苗高、根系及各组织生物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17mg/L的N、10mg/L的P及8.5mg/L的K对根、皮、枝、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增长的促进最显著,比对照分别增加294%、66%、96%、126%、118%。回归分析得出,促进苗高生长的适宜N、P、K质量浓度分别为13.03、3.76、2.24mg/L,促进根系生长的适宜N、P、K质量浓度分别是2.36、2.12、4.71mg/L。因此,可以得出,N素营养有利于杨树苗高增长,K的营养则对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苗木生长初期应在施用P、K肥料同时加强N素营养,促进苗高生长,生长后期应该控制N肥并加强P、K肥,以便苗木健壮,提高抗逆性和苗木品质。 薛丹 陈金林 于彬 王利民 赵好 王丽娜关键词:杨树 苗木 配方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