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508)

作品数:7 被引量:85H指数:4
相关作者:年海李秀平牟英辉李穆程艳波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大豆
  • 2篇性状
  • 2篇栽培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1篇豆苗
  • 1篇豆种
  • 1篇选育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大豆
  • 1篇栽培大豆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生大豆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生育期结构
  • 1篇品种选育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升高

机构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工商职...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6篇年海
  • 5篇李秀平
  • 4篇牟英辉
  • 3篇程艳波
  • 3篇李穆
  • 2篇马启彬
  • 2篇刘念析
  • 1篇李萍
  • 1篇杨伟光
  • 1篇杨存义
  • 1篇刘玉涛
  • 1篇王敏
  • 1篇岳爱琴
  • 1篇宗毓铮
  • 1篇杜维俊
  • 1篇杨珍平
  • 1篇江炳志
  • 1篇孙敏
  • 1篇岳岩磊
  • 1篇马稚昱

传媒

  • 4篇大豆科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硅肥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以华夏3号大豆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控制硅肥的施用量,研究硅肥对大豆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能增加大豆叶面积指数(LAI)、株高、总荚数、有效荚数、百粒重,减少无效荚数,降低植株的倒伏率;对大豆倒3叶SPAD值无显著性影响。同时,与对照相比,施用硅肥处理大豆产量显著增加11.97%~32.56%,蛋白质含量增加1.07%~2.04%,油分含量显著降低1.68%~3.61%。施用硅肥对大豆生产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
牟英辉陈志梁程艳波年海李秀平
关键词:大豆硅肥农艺性状
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测定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生物量和产量总和分别大于单作模式,甘蔗/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在生长期,间作甘蔗与单作相比总生物量干重增加35.44%,差异显著;间作大豆总生物量干重减少16.12%,但甘蔗间作大豆总生物量增加21.5%。间作甘蔗叶绿素含量和间作大豆根瘤固氮活性分别提高39.7%和57.4%。在成熟期,甘蔗鲜重和干重产量分别提高20.99%和30.57%;大豆百粒重降低9.53%;间种甘蔗、大豆籽粒糖分含量分别提高0.8%和27.23%;间作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提高0.81%和1.73%。因此,甘蔗/大豆间作是一种增产、优质和生态友好的栽培模式。
李秀平李穆年海牟英辉
关键词:大豆甘蔗间作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华夏2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12年
华夏2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利用高蛋白春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品种巴西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混合摘荚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油、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2 d,2006—2007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在广东省广州、惠州、茂名5点次平均每667 m2产量178.93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1.83%;2008年参加国家夏大豆生产试验,广东省广州、惠州、茂名3点平均每667 m2产量180.32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3.19%。该品种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广东省审定的第1个夏秋大豆高油新品种,适宜在广东全省夏秋大豆种植区推广种植,2012年列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李秀平程艳波杨存义马启彬牟英辉刘玉涛年海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
抗大豆白粉病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对南方7省抗白粉病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以期获得抗性大豆资源,为杂交育种培育抗病品种提供优异亲本,并探讨了栽培大豆的抗病资源分布和白粉病的防治。供试材料分别来自海南、广东、湖南、广西、福建、四川、江西7个省(区)。在白粉病高发期进行田间调查,同时采用喷雾接种法进行人工辅助接种,待充分发病后,分3次进行植株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285份栽培大豆资源中有161份材料表现为抗病反应,占鉴定资源总数的56.5%;33份资源为中间反应类型,占11.6%;91份资源表现为感病反应,占31.9%。对栽培大豆资源的来源分析表明:广西的栽培大豆资源抗性最丰富,占78.6%;其次为广东和四川,抗性比例分别为75.0%和64.5%。
李穆刘念析岳岩磊江炳志李秀平年海
关键词:栽培大豆抗性筛选
光质对菜用大豆苗期光形态建成及根冠比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发光二极管(LED)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温室栽培作物及科研的光源。本研究以上海青、华夏7号和浙鲜豆5号3个品种菜用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LED植物生长灯为光源,研究相同光照强度(180±5μmol·m^(-2)·s-1)下,不同光质对菜用大豆光形态建成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以红光为主的光质处理显著提高了菜用大豆的株高和下胚轴长度,随着组合光中红光比例的增加,植株的复叶面积逐渐增大;蓝光及以蓝光为主的组合光明显促进了根系的生长;相对于单色光组合光能提高菜用大豆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及根冠比;菜用大豆对光质的响应存在着品种间差异。
方临志马稚昱年海吴卓晏王巧彬马启彬程艳波牟英辉
关键词:菜用大豆光质光形态建成根冠比
大气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野生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进行气温升高1℃和气温升高1℃+大气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使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S II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下降,PS II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PS 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升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升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CO2浓度升高能逆转由于升温造成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增加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光合速率仍较对照下降,还会使野生大豆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未来气温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野生大豆更容易受到高温或干旱胁迫,造成气孔导度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表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不利于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
胡晓雪杜维俊杨珍平孙敏宗毓铮郝兴宇李萍王敏岳爱琴
关键词:气温升高大气CO2浓度升高野生大豆光合作用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选用中黄24×华夏3号衍生的含有169个F7:8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大豆生育期与农艺性状及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殖生长期与分枝数、荚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全生育期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荚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分枝数、百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与分枝数、有效荚呈极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从生育期的角度进行选种时,可以适当选择营养生长期较长,生育期结构又比较合理的品种,在以提高大豆产量为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各种限制因素,选择植株高度和分枝数适中、结荚数多,同时兼顾百粒重较大的类型。
刘念析李穆李秀平杨伟光年海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结构农艺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