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6227)

作品数:36 被引量:145H指数:7
相关作者:常春方书起白净孙培勤陈俊英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化学工程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生物质
  • 8篇秸秆
  • 7篇纤维素
  • 7篇催化
  • 5篇响应面
  • 4篇固体酸
  • 4篇醇解
  • 3篇稻壳
  • 3篇乙醇
  • 3篇制取
  • 3篇热解
  • 3篇催化剂
  • 2篇丁醇
  • 2篇厌氧
  • 2篇厌氧发酵
  • 2篇乙酰
  • 2篇乙酰丙酸
  • 2篇玉米秸
  • 2篇玉米秸秆
  • 2篇沼气

机构

  • 30篇郑州大学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石化洛阳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河南天冠企业...

作者

  • 27篇常春
  • 10篇方书起
  • 10篇白净
  • 6篇陈俊英
  • 6篇孙培勤
  • 5篇徐桂转
  • 4篇陈俊武
  • 4篇马晓建
  • 3篇赵世强
  • 3篇刘利平
  • 3篇李洪亮
  • 3篇孙国友
  • 3篇马力
  • 3篇安冉
  • 2篇孙绍晖
  • 2篇李博
  • 2篇夏黎明
  • 2篇张旭东
  • 2篇张龙龙
  • 2篇朱伟娜

传媒

  • 7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化工进展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生物加工过程
  • 2篇中外能源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Chines...
  • 1篇可再生能源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质醇解产物中的乙酰丙酸乙酯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生物质醇解液中产物乙酰丙酸乙酯.以正辛醇作为内标物,产物在FFAP毛细管柱中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秸秆醇解液样品依时间稳定性较好,对秸秆醇解液产物进行了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的试验,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0.617 5%,平均回收率为100.8%.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迅速,重复性好.
常春姜孝先张挺
关键词:生物质气相色谱法
糖基生物质生产食品化工产品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和化工技术制取化工产品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减少污染。但是目前该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仍不成熟,产品开发中仍存在较多的技术难题。本文综述了未来有可能商业化的几种生物质食品化工产品,阐明其工艺可行性和其存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同时指出目前食品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过高、催化剂的耐受性和选择性较差、目标产物分离困难等技术难题。并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糖基生物质食品化工产品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开发更为经济的发酵条件、耐受性和经济性更好的催化剂、更加高效的分离工艺和更具经济效益的新型食品化工产品。在当下石化资源愈加紧缺和生产工艺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糖基生物质食品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潜力将会得到极大提升。生物基化工产品的发展将会推动生物炼制技术和化工技术的变革与进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白净张璐方书起陈俊英常春程晓辉杨富颖梁腾波
关键词:生物质食品添加剂生化工程化工产品生物化工
纤维素生物质新型水解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纤维素生物质水解技术是生物质资源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传统的酸水解和酶水解技术基础上,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水解技术,它们一般都具有绿色高效、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回顾并综述了纤维素生物质水解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纤维素生物质水解技术的发展研究方向提出了设想。
徐桂转常春
关键词:生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
丙酮丁醇梭菌发酵玉米秸秆生产丁醇被引量:3
2014年
以丙酮丁醇梭菌为发酵用菌株发酵水蒸气爆破玉米秸秆酶解上清液生产丁醇,研究了酶解上清液浓度、初始pH值以及菌液接种量对丁醇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营养元素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在丙酮丁醇梭菌发酵水蒸气爆破玉米秸秆酶解上清液生产丁醇的最佳条件下(上清液糖浓度57.5g/L、初始pH值6.3,菌液接种量6%,发酵温度37℃,营养元素酵母膏、乙酸铵、磷酸二氢钾、烟酰胺添加量分别为0.8、6.0、0.5、0.25 g/L),丁醇产量达9.726 g/L;水蒸气爆破玉米秸秆酶解液中有抑制产生溶剂的物质,少量烟酰胺能有效促进丁醇生产.
马晓建张霞常春
关键词:丙酮丁醇梭菌酶解液丁醇
固体酸USY催化纤维素生成乙酰丙酸乙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超稳Y型分子筛(USY)为固体酸催化剂,考察其在乙醇中催化纤维素生成乙酰丙酸乙酯的工艺.分别探讨了液固比、反应温度、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时间以及水的添加量对乙酰丙酸乙酯产率、乙醚和固体残渣质量的影响,同时考查了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乙酰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5 mL/g、反应温度为22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5%、反应时间为2 h和不加水的条件下,乙酰丙酸乙酯的摩尔产率达到14.95%,回收的USY经焙烧并重复利用5次后,依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孙培勤赵世强常春陈俊武
关键词:纤维素催化
秸秆螺旋挤压脱水机叶片强度和变形的流固耦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秸秆螺旋挤压脱水机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拟分析,建立了秸秆浆料的流体模型,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出口压力条件下,螺旋挤压脱水机内部压力场分布,并据此对螺旋挤压脱水机的挤压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Workbench-Fluent单向流固耦合的方式,对螺旋叶片的强度和变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出口压力和叶片强度的关系。
张龙龙贺李萍常春白净白净方书起
关键词:秸秆流固耦合强度分析
固体酸S_2O_2^(-8)/ZrO_2/USY催化废报纸制备乙酰丙酸乙酯被引量:1
2015年
以废报纸为原料,S2O2-8/Zr O2/USY为固体酸催化剂,在乙醇中直接制备高价值化学品乙酰丙酸乙酯。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BET比表面积分析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S2O2-8和Zr O2成功负载在USY分子筛上。首先用0.25%H3PO4对废报纸进行预处理,然后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量和液固比对乙酰丙酸乙酯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30℃、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1.0 g、液固比45 m L/g条件下,乙酰丙酸乙酯的得率达到28.21%,催化剂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有所下降。
赵世强白净马晨常春孙培勤陈俊武
关键词:固体酸生物质废报纸
SO_4^(2-)/ZrO_2/USY催化纤维素醇解制备乙酰丙酸乙酯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SO_4^(2-)/ZrO_2/USY固体酸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乙醇介质中催化纤维素转化合成乙酰丙酸乙酯(EL)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00℃焙烧3 h的质量百分数为10%的SO_4^(2-)/ZrO_2/USY催化剂表现出最佳活性,在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用量为10 g/L的条件下,EL产率达到38.1 mol%.以果糖、葡萄糖、蔗糖和菊糖为原料时,转化生成乙酰丙酸乙酯的产率分别为50.77 mol%、39.55 mol%、44.87 mol%和43.59 mol%.采用XRD、FT-IR、BET、NH3-TPD和TG-DTA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仍可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
常春安冉孔鹏飞
关键词:纤维素催化醇解
黑曲霉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二糖酶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纤维二糖酶(cellobiase)是纤维素酶系中的重要组分之一,目前由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生产的纤维素酶制剂中纤维二糖酶的活力明显偏低,限制了纤维素的糖化效率。本文采用一个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ZU-04),在液态发酵条件下生产纤维二糖酶,对主要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1.0%的麸皮对纤维二糖酶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葡萄糖、玉米浆粉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0.3%;变温培养缩短了产酶周期,培养4d,酶活力达到最高,为6.23IU/mL。采用黑曲霉纤维二糖酶与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协同水解酸预处理后的玉米芯,当纤维素酶用量为20IU/g底物时,纤维二糖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比例为0.43,2d酶解得率达到91.1%。
赵海峰夏黎明
关键词:黑曲霉液体深层发酵纤维二糖酶协同水解
生物质制备乙酰丙酸酯类转化路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乙酰丙酸酯类是比较重要的一类平台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乙酰丙酸酯类的生物炼制途径,然后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制备乙酰丙酸酯类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乙酰丙酸酯类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乙酰丙酸合成法、糠醇转化法以及生物质醇解法,并对3种方法的优劣进行说明,指出今后乙酰丙酸酯类的制备方法将以生物质直接醇解法为主。建议着力建立生物质直接醇解法反应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等相关数据,并加强与此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以构建生物质醇解法制备乙酰丙酸酯类的理论基础。
张挺常春
关键词:生物炼制醇解乙酰丙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