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5BA529A05)
- 作品数:54 被引量:258H指数:10
- 相关作者:冯志勇王勇张美文曹煜姚丹丹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山西省省筹资金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哈尔滨地区褐家鼠对第1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的抗药性试验被引量:2
- 2008年
- 褐家鼠(Rattus noroegicus)是我国家栖鼠的优势种,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主要害鼠之一。在哈尔滨地区也是优势种。该鼠不仅栖息在居民住宅、库房,以及郊区的农舍、饲养场等地,糟蹋粮食、家禽、器物,而且以村屯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20世纪80年代初,该地区使用第1代抗凝血杀鼠剂敌鼠钠(diphacinone Na-salt)、杀鼠灵防治害鼠,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第2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抗凝血杀鼠剂的使用虽然有将近30年的历史,但是,在这一地区尚未见有抗性产生的报道。为了摸清哈尔滨地区褐家鼠对第1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敏感性动态,我们于2006年6~10月捕捉褐家鼠,用0.005%杀鼠灵毒饵进行了抗药性试验。
- 丛林曹煜王宇
- 关键词:杀鼠灵褐家鼠抗凝血灭鼠剂居民住宅优势种
- 洞庭湖区社鼠消化道长度和质量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3
- 2007年
- 对洞庭湖区社鼠(Niviventerconfucianus)自然种群四季的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和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消化道指标季节变化明显,总体消化道含内容鲜质量、净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以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消化道各器官的变化与总消化道不尽相同,其中,以胃的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仅长度的变化达显著水平,以冬季最短,夏、秋季较长,这是动物为适应繁殖季节能量需求而增加摄食量的反应,也与夏秋季食物丰富度有关。小肠、盲肠、大肠的长度和质量指标(内容鲜质量、净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这是该鼠对冬、春季低温和食物匮乏的适应性反应。总体来说,洞庭湖区社鼠为适应夏、秋季繁殖盛期能量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是增加摄食量;而为适应冬、春季低温环境和食物数量和质量减少的主要对策是增大消化道,提高消化效率。
- 张美文王勇李波黄璜
- 关键词:社鼠消化道洞庭湖区
- 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数量预测被引量:11
- 2006年
- 布氏田鼠是锡林郭勒草原主要鼠种之一,是种群数量极不稳定种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过3次大发生:1972~1976年、1984~1988年、2003年至今;布氏田鼠数量变动经过低谷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一般上升期、下降期分别为2年,高峰期1~2年,低谷期7~12年.根据布氏田鼠数量变动规律,2005年为高峰期,2006年为高峰期后期,因此2006年春季数量较多,至秋季进入下降期.建议2006年春季开展大面积灭鼠,在锡林郭勒草原建立监测站,开展预测预报.
- 董维惠侯希贤杨玉平
- 关键词:布氏田鼠
- 我国草原常见害鼠药物防治适宜时机的选择被引量:7
- 2008年
- 我国草原常见的鼠种有布氏田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黑线仓鼠、小毛足鼠、达乌尔黄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草原鼢鼠、东北鼢鼠、高原鼢鼠、甘肃鼢鼠、大沙鼠、草原兔尾鼠、黄兔尾鼠等。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多数种类每年繁殖1~2次,数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春季天气变暖时开始繁殖,到夏、秋季数量达到最大值,此后数量逐渐下降,由于冬季死亡率增加,到翌年春季数量降到全年的最小值。因此,每年春季牧草返青之前是防治多数草原害鼠最适宜的时期;而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每年1~2月开始繁殖,所以2~3月是它们最佳的防治时机。
- 董维惠侯希贤杨玉平
- 关键词:草原
- 实验室条件下黑龙江几种主要农业害鼠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营食草根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大仓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都为夜行性鼠种,其中以小家鼠和黑线姬鼠最为典型,而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日间都具有相当强度的活动,褐家鼠则是供试鼠种中唯一在各个时段都有活动的夜行鼠种。6种供试鼠种的主要活动特征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但其活动节律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活动高峰时间、活动强度等差异,表现出这些鼠种与黑龙江地区特定气候条件的适应。
- 丛林刘晓辉张健旭曹煜
- 关键词:昼夜活动节律达乌尔黄鼠大仓鼠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
- 东方田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测定东方田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基数,以便进行更有效的鼠害防治。方法捕捉试鼠,配制毒饵进行不同天数的攻毒试验,观察分析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的关系,并比较性别间的差异。结果雌雄东方田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后计算LFP50、LFP98和LFP99的估计值(95%置信限)分别为2.51(2.24-2.81)d、25.08(21.76-28.91)d和29.37(25.25-34.17)d。结论东方田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本底及抗性检验标准为0.002%浓度杀鼠灵食毒29d或30d存活。
- 陈剑张美文黄华南王勇李波吴承和邢廷杰邓武军张晓梅
- 关键词:东方田鼠杀鼠灵敏感性洞庭湖
- 哈尔滨地区黑线姬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测定黑线姬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敏感性,为检验该鼠的抗药性提供参数。方法实验室做单个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7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5%的溴敌隆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黑线姬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线y=3.54+2.90x,LFP50和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3.18(2.44~4.14)d和20.12(8.42~48.06)d。结论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哈尔滨地区黑线姬鼠摄食浓度为0.0005%溴敌隆毒饵21d存活即为抗性鼠。
- 曹煜王宇王大伟丛林董天义
- 关键词:黑线姬鼠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敏感性
- 6种抗凝血杀鼠剂毒饵对布氏田鼠毒效比较
- 2007年
- 实验室比较了6种抗凝血鼠药毒饵(杀鼠灵、杀鼠醚和敌鼠钠盐供试浓度为0.025%,氯敌鼠钠盐、溴敌隆和溴鼠灵供试浓度为0.005%)对布氏田鼠的毒效。试药配成常规浓度毒饵,对靶鼠进行单个笼养和围栏群养有选择摄食试验,以毒杀率和摄食系数评价毒效。结果表明,单养试验:杀鼠灵和杀鼠醚对试鼠毒杀率分别为60%和80%,摄食系数分别为0.67和0.54;其他试药都达到100%毒杀率,摄食系数分别为0.61、0.71、1.10和0.77。群养试验:杀鼠灵只有50%毒杀率,其他5种试药都达到100%毒杀率;杀鼠灵和杀鼠醚摄食系数较小,分别为0.53和0.75,其他4种试药为0.86~1.11。除了杀鼠灵,其他5种鼠药都适于防治布氏田鼠,但从灭鼠成本和实用性考虑,敌鼠钠盐和氯敌鼠钠盐应为首选。
- 曹煜刘宇戴安锁董天义
- 关键词:布氏田鼠
- 黄土高原隰县农林生态区夜行性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从1999年到2002年,对山西省隰县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隰县地区共捕获7种鼠类,属于1目2科。按照动物区系划分,属于古北界有大林姬鼠、大仓鼠、长尾仓鼠、子午沙鼠4种鼠类,占57.14%;属于东洋界有社鼠1种鼠类,占14.29%;属于广布种有小家鼠、黑线姬鼠2种,占28.57%(。2)从1999年到2002年隰县鼠类多样性指数呈"高-低-低-高"的变化趋势(。3)鼠类的多样性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多样性最低,夏季多样性有所增加,到了秋季到达最高,冬季多样性指数又有所降低。
- 邹波李健宁振东王庭林常文英
- 关键词:黄土高原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 增效溴敌隆对几种害鼠的毒杀作用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涉及一种抗凝血增效灭鼠剂的研制和应用。该灭鼠剂是以溴敌隆为主剂、以双氯芬酸钠、丙三醇等为辅剂,可制成液剂和粉剂。经生物测定表明,对大白鼠、小白鼠、褐家鼠、大仓鼠和布氏田鼠均有很好的毒效,毒杀率基本达到100%,且适口性良好。现场试验对褐家鼠防效达96%以上。该药中溴敌隆含量为0.002%时,防效与0.005%溴敌隆相当,起到了增效的作用,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保证了人畜安全。
- 王俊超程春河张进华陈福良曹煜肖春
- 关键词:溴敌隆大白鼠褐家鼠大仓鼠布氏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