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5303110002)
- 作品数:35 被引量:240H指数:9
- 相关作者:杨昆罗毅王桂林朱彦辉杨扬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 污染源管理与污染事件应急决策GIS系统的研发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目前污染源管理与快速应对污染事件的实际需要,以昆明市为例基于GIS技术设计开发了污染源管理与污染事件应急决策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构架、功能模块、数据库结构及实现,为有效管理污染源、快速处理污染事件提供了技术保障。
- 彭双云杨昆朱彦辉
-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污染事件GIS
- 智能体模型与GIS集成应用研究
- 2013年
- 在探讨智能体模型与GIS集成方法的基础上,以昆明市艾滋病传播为例,采用GIS中嵌入模型的集成方式,将利用Java开发艾滋病智能体模型与利用COM开发的GIS系统通过桥接的方式进行集成。结果表明,利用桥接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智能体模型与GIS的集成,实现了GIS对动态地理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
- 彭双云杨昆
- 关键词:智能体模型GIS
- 基于开源GIS的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随着点源污染不断得到控制,非点源污染在城市水污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通过建立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系统,可以从空间上了解城市非点源污染产生和扩散过程,为治理非点源污染提供数据依据。该研究在借鉴目前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与GIS集成应用的基础上,针对商业GIS组件开发成本较高、开放性较差、开发灵活性较弱以及SWMM模型本身空间分析能力弱和空间可视化表达效果差等问题,借助开源GIS组件DotSpatial和MongoDB数据库,实现GIS与SWMM模型的紧密集成,并以MongoDB数据库为数据交互中心管理模型数据,开发出具有开发出低成本、扩展性强、高开放、灵活度高等特点的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系统。该研究选择昆明市东风东路片区作为研究区域,并用实测降雨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巴特杨昆朱彦辉何毅
- 关键词:DOTSPATIAL城市非点源污染SWMMDB
- 比辐射率对遥感反演滇池流域地表温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探究地表比辐射率(以下简称“比辐射率”)对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影响。利用Landsat5TM6波段数据,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NDVI阈值法和经验公式模型法求算比辐射率,应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得到滇池流域地表温度,结合滇池流域地面温度实测数据,分析不同比辐射率求算方法对反演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DVI阈值法求算出的比辐射率和经验公式模型法求算出的比辐射率与MODIS比辐射率产品均显著相关;通过经验公式求算的比辐射率反演得到的城镇地区地表温度,超出观测温度4-5℃,不能精确地反映地表温度,而通过NDVI阈值法求算的比辐射率反演得到的地表温度更接近于地表实测温度,更能正确反映不同地表覆盖下的温度;由2种比辐射率反演得到的地表温度与实测温度差异较小,在精度控制范围之内。因此,对于滇池流域这种地表覆盖比较好的区域,用NDVI阈值法求算出的比辐射率来反演地表温度更为合适。
- 李艳芳杨昆杨荣
- 关键词:比辐射率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 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扩张监测与时空过程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人类活动是影响和改变自然和人文环境最主要的因素,而不透水表面是反映人类活动频度与强度重要指标。近30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透水表面快速扩张,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流域水环境问题产生。掌握不透水表面变化的时空过程是改善流域水环境、控制水污染的基础。为此,以滇池流域近25年来的TM影像与OLI影像为数据基础,将改进的NDBI算法及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法相结合,得到了滇池流域近25年来不透水表面的空间范围、空间分布、不透水表面指数、不透水表面覆盖度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算法效果较好,0.2 m空间分辨率的航拍影像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提取精度达到85.27%;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覆盖率达19.44%,部分子流域不透水表面覆盖率超过40%,其对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有直接的影响。
- 杨昆陈俊屹罗毅喻臻钰邓琼飞
- 关键词:滇池流域
- HJ-1A卫星CCD1数据的大气校正及在滇池蓝藻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HJ-1A卫星CCD1数据具有免费、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但是由于受大气的影响,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失真。为了提高CCD1数据的提取精度,就必须对其进行大气校正。本文利用6S模型对2013年9月30日的HJ-1A卫星CCD1数据进行了大气校正,并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对比2个方面对校正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NDVI的标准差校正前为0.179866,校正后为0.247689,大气校正能够有效地降低大气对遥感图像造成的影响,图像的层次更加丰富;在滇池的建筑物、水体、植被3种地物中分别选取1个像元,获得CCD1数据和MODIS数据分别在这3个像元上的反射率值。3种地物的地表反射率在2种数据中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4个波段的误差均在15%左右。对于水体,波段3和波段4的误差较小(<10%),建议在进行滇池水质参数反演时尽量选用3、4波段。利用经过大气校正后的CCD1数据计算NDVI并结合密度分割的方法对滇池蓝藻信息进行了提取,提取的结果与滇池蓝藻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703,说明利用HJ-1A卫星CCD1数据可以快速、动态地监测滇池蓝藻暴发。
- 杨荣杨昆洪亮王倍倍
- 关键词:大气校正滇池蓝藻
- 中国城市扩张及空间特征变化对PM2.5污染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9年
- 为推动绿色生态城区构建,基于2000~2015年城市分类数据,研究中国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得出中国城市扩张(人口、经济和地域面积扩张)以及城市空间特征[人口密度、城市空间紧凑度(compact index,CI)、不透水覆盖率(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ISC)、植被覆盖率(NDVI)和夜间灯光指数]变化与PM2.5污染显著相关,相关强度顺序为夜间灯光指数> CI>人口密度> ISC>城市地域扩张≥城市人口扩张> NDVI;夜间灯光指数与PM2.5变化关系最明显,相关系数R为0. 77,具有强相关性,表征经济发展对PM2.5的影响最大;城市CI和人口密度与PM2.5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66和0. 55,中强相关. 2010~2015年期间,城市扩张、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城市空间特征异质性变化对PM2.5浓度变化总贡献率为80. 30%.城市空间特征变化的贡献率最高为55. 00%,城市空间异质性的贡献率为25. 60%,均大于2010年基础城市特征的贡献率5. 70%. 2000~2010年期间,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对PM2.5浓度变化贡献率为39. 30%,城市空间特征异质性的贡献率分别为14. 90%,均大于2000年基础城市特征的贡献率3. 70%.结论表明未来城市转型发展中,构建绿色生态城区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特征变化,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实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
- 王桂林张炜
- 关键词:PM2.5污染城市化
- 植被指数估算香格里拉地区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MOD13Q1数据构建多种植被指数,结合像元二分模型对香格里拉县植被覆盖度进行遥感估算,并通过实测数据和TM影像数据相结合,对估算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构建的4种植被指数NDVI,EVI,RVI,MSAVI均与研究区实际地表植被覆盖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使用遥感方法对香格里拉县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是可行的;(2)通过与TM影像进行对比分析,4种植被指数中,利用MSAVI估算的植被覆盖度更接近于香格里拉县的实际情况。
- 杨荣杨昆洪亮朱彦辉
- 关键词: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
- 基于MAS与CA的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多智能体(Multi-Agent System,MAS)、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CA)和GIS技术,对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化特征。该文以滇池流域为例动态模拟了滇池流域2002年到2024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结构,并采用点对点精度和Lee-Salle指数验证模拟结果,模拟结果的点对点精度达到82.29%,Lee-Salle总指数超过0.5。
- 王桂林杨昆许泉立刘涛王保云
- 关键词:多智能体元胞自动机模型
-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36
- 2016年
-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该校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从需求分析、关键技术、系统功能分析、网络设计与规划、设备选型、协议设计和存在的问题方面对智慧校园的建设进行了论述.
- 徐玉妃杨昆袁凌云罗毅
- 关键词:智慧校园物联网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