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603)

作品数:4 被引量:137H指数:3
相关作者:桂君谭晓风漆龙霖贺晶黄晓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山茶
  • 3篇山茶属
  • 2篇植物
  • 2篇山茶属植物
  • 1篇叶片
  • 1篇植物叶
  • 1篇植物叶片
  • 1篇致癌
  • 1篇胚肺
  • 1篇胚肺成纤维细...
  • 1篇细胞
  • 1篇纤维细胞
  • 1篇氯化镉
  • 1篇金花茶
  • 1篇金花茶组
  • 1篇恶性
  • 1篇恶性转化
  • 1篇分子分类
  • 1篇改良CTAB...
  • 1篇RAPD

机构

  • 2篇中南林学院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2篇桂君
  • 2篇漆龙霖
  • 2篇谭晓风
  • 2篇贺晶
  • 1篇凌翎
  • 1篇王晓丽
  • 1篇范洪学
  • 1篇邓白罗
  • 1篇黄晓光
  • 1篇胡芳名
  • 1篇李永安
  • 1篇石爱平
  • 1篇李志超
  • 1篇罗春清
  • 1篇冯彪

传媒

  • 2篇中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卫生研究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RAPD分析及分类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第2类为毛蕊系,第3类为滇山茶系,第2类和第3类属于滇山茶亚组,短管红山茶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根据各种之间的相容关系系数的大小,发现红山茶组内有3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的种。
邓白罗谭晓风漆龙霖贺晶胡芳名
关键词:山茶属RAPD分析
山茶属植物油茶组与金花茶组的分子分类被引量:40
2005年
以山茶属5种油茶组植物和2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16种多态性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来的多态型谱带转化为0-1数据,利用0-1型数据聚类软件进行RAPD聚类分析,将5种油茶组植物分为3大类,20种金花茶组植物分为4大类,分类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大致相同,并对差异很小的一些物种提出了合并建议.
谭晓风漆龙霖贺晶桂君罗春清胡芳名
关键词:山茶属金花茶组RAPD分子分类
山茶属植物叶片DNA抽提被引量:73
1999年
对植物中DNA 抽提是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经多次实验,使用改良的CTAB法抽提山茶属植物中总DNA,即在抽提前加入抗氧化剂β-巯基乙醇,并使用冷冻的异丙醇来沉淀DNA,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纯度和得率完全能满足常规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要求.
谭晓风漆龙霖黄晓光桂君
关键词:山茶属植物DNA抽提叶片改良CTAB法
氯化镉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被引量:3
2000年
为研究氯化镉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用染色体分析、3H-TdR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转化细胞染色体畸变、各细胞周期时相细胞的比例和DNA 合成情况。结果显示,氯化镉在0.004μm ol/L、0.02μm ol/L、0.04 μm ol/L3个实验浓度都可使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生长排列紊乱,失去方向性和密度调节作用,重叠生长,形成明显的转化灶;染色体发生畸变:数目增多或减少,结构出现断片、双着丝粒体;S期细胞比例增大;细胞DNA合成异常旺盛,其中实验组DNA 合成量约为阴性对照组的2.4~3.
李永安王晓丽石爱平冯彪凌翎李志超范洪学
关键词:恶性转化致癌氯化镉胚肺成纤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