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840035)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佩国周嘉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晋南地区四社五村水利文化遗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晋南地区四社五村用水组织留存下丰富的水利文化遗产,其"用水习俗"已被审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其予以重视,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水利文化遗产很有可能成为权力与资本单方面或联袂入侵的牺牲品。本文从文化的功能和价值角度出发,结合民俗学与人类学的阐释路径,对水利文化遗产进行分析,探讨保护与传承思路。
- 周嘉
- 关键词:文化传承
- 公产征收与国家政权建设——“土改”至合作化时期绩溪县磡头村公产的处置被引量:3
- 2014年
- 安徽省绩溪县磡头村自清末至建国初期,都是基层政权机构的所在地,但民国时期乡区政权机构的设置尚不完善,而自"土改"至合作化时期,基层政权逐步征收了磡头村的祠堂、庙宇等村庄公产,设立基层政权机构和医院、学校、供销社、邮电所等公共事业机构,而这些机构都具有了国家权力的属性,甚至直接成为"党的事业",政治、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革命后社会初步形成。
- 张佩国许晓骏
-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合作化
- 从社区福利到国家事业——清末以来乡村学校的公产及经费来源被引量:6
- 2015年
- 从清末的"庙产兴学"、民国时期的"废庙兴学",到集体主义时代的"两条腿走路""开门办学",再到新时期的"集资办学"及当下的"免费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公产权属和经费筹措机制始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乡村教育实践机制经历了由社区整体福利到短缺福利再到国家事业的转变过程。而在20世纪乡村教育发展史中,国家始终是在场的,其间国家形态也实现了由贡赋制国家到全能型国家再到发展型国家的转型。
- 张佩国
- 关键词:社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