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209)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海东董普云白砚飞万谦孙凤振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超低速压铸过共晶Al-Si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图像定量分析软件,研究了超低速压铸条件下,过共晶Al-Si合金压铸件不同壁厚处Si的等积圆直径da及Si的面积分数fSi的变化以及Si颗粒直径对本体试样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壁厚的增加(A部位壁厚为5mm、B部位壁厚为9mm和C部位壁厚为15mm),初生Si的da(A部位为18μm、B部位为46μm和C部位为82μm)和fSi(A部位为16.2%、B部位为25.8%和C部位为33.7%)均增大,并且da越大,压铸件的力学性能越好。
- 万谦董普云白砚飞高军民付广林赵海东
- 关键词:AL-SI合金力学性能
- 微观孔洞对铝合金压铸件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基于高分辨率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对实际ADC12铝合金压铸件疲劳试样内部微观孔洞进行了检测和重构,对7组不同孔隙率的试样进行了5级应力水平的高周疲劳实验。三参数Weibull分析表明:随着应力水平升高,疲劳寿命分散性逐渐降低。采用SEM观察疲劳断口,确定诱发疲劳裂纹起源的孔洞,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基于断口表面的孔洞特征以及X射线断层扫描重构数据,建立了孔洞-疲劳寿命预测方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将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重构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计算和分析了实际微观孔洞引起的应力情况,为研究材料内部实际微观孔洞特征对性能的影响提供新的途径。
- 万谦赵海东葛继龙
- 关键词:铝合金有限元分析
- 高速列车制动装置中气室压铸件ADC1疲劳失效起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实际ADC1压铸件疲劳失效,对不同部位的断口进行切割取样,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与分析了断口的表面形貌与特征,探讨了该压铸件断裂疲劳失效的起因,分析和探讨了孔洞和氧化膜在铸件疲劳失效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铸件表面附近尺寸较大的孔洞和内部大面积氧化膜的聚集是铸件疲劳失效的起因。铸件中孔洞越靠近边缘、尺寸越大,越容易导致铸件的失效。大面积氧化膜直接降低了铸件基体的连续性,在载荷的作用下,易形成应力集中产生裂纹,导致断裂失效的发生。
- 董普云赵海东张璟高军民
- 关键词:孔洞
- 铸造充型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6
- 2011年
- 铸造充型过程与铸件多种缺陷密切相关,对铸件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对铸造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着重探讨了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热点——气体和氧化膜卷入模拟的研究现状,及该方面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铸造充型过程实验方法的现状,并展望了铸造充型过程气体和氧化膜卷入模拟的发展。
- 赵海东孙凤振
- 关键词:充型过程数值模拟
- ADC12压铸件卷入氧化膜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针对ADC12压铸件的拉伸断口,分析表面氧化膜的形态及其氧元素的含量,对拉伸断口处切割取样,进行了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和元素含量电子探针显微定量分析,探讨了氧化膜不同的存在特征。结果表明,与孔洞结合的氧化膜中的氧含量相对较高,实验测得单层氧化膜的厚度为1μm。
- 董普云赵海东王芳
- 关键词:压铸铝合金
- 局部挤压慢压射A356压铸件的微观组织与冲击性能被引量:2
- 2010年
- 研究局部挤压慢压射A356压铸件不同部位处的微观组织及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铸态下共晶Si粒子大多为纤维状或长针状,呈不均匀的网状分布,冲击吸收功在1.17~2.35J的范围内变化后;经T6热处理后,团簇状Al-Si共晶相明显减少,共晶Si粒子呈现出粒状或短棒状,且细小均匀,Si粒子的长宽比和面积分数都有显著降低,冲击吸收功在1.45~3.80J的范围内变化,比铸态有明显提高。分析2种情况下不同部位处的断裂方式,数学回归分析表明,冲击性能由二次枝晶间距和Si粒子长宽比共同决定。
- 白砚飞赵海东李元元康志新
- 压铸充型过程与气体卷入的数值模拟
- 建立了压铸充型过程及气体卷入的数学模型,对实际压铸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预测了压铸件中孔洞的形成位置;通过对实际压铸件局部剖面及其在光学显微镜下微观组织的观察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与讨论。结果表明:孔洞的产生不仅与气...
- 赵海东董普云白砚飞李元元
- 关键词:压铸件充型过程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压铸件气体卷入的数值模拟及验证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对实际压铸件充型过程气体卷入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压铸件中孔洞的形成位置。通过对实际压铸件局部剖面及其在光学显微镜下微观组织的观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孔洞的产生不仅与气体卷入密切相关,而且与凝固过程浇道的早期凝固及压力传递有关。
- 白砚飞赵海东刘小华董普云张璟高军民
- 关键词:压铸件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