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2B004)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相关作者:杨道侠张蔷刘建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特性分析
  • 1篇边界层

机构

  • 1篇北京市人工影...

作者

  • 1篇刘建忠
  • 1篇张蔷
  • 1篇杨道侠

传媒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雾日期间边界层特性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微波辐射仪和风廓线仪等资料对2007年10月25~27日期间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雾天气过程是在大的天气背景下形成的,高低空和地面形势均有利于雾形成和维持;(2)微波辐射仪反演产品可以清楚地看出高低空湿度的配置以及雾维持的机理;(3)进一步分析温湿特点可以看出,地面温度、2 000 m高度下的逆温厚度和最大强度变化与能见度、雾、浓雾、强浓雾之间的转换关系密切;雾出现对应地面降温幅度最大,雾期间有逆温(特别是贴地逆温);雾期间地面相对湿度均在83%以上,浓雾在90%以上,强浓雾在97%以上;雾刚生成并没有液态水,1 h后出现液态水,在天气系统接近前均是100 m高度上液态水含量最大;(4)雾期间边界层内600~700 m高度以下,水平风速比较小,在600 m高度上下水平风速切变很明显;(5)雾过程期间边界层维持微弱的上升和下沉运动。
刘建忠张蔷杨道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