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XSH009)
- 作品数:49 被引量:227H指数:9
- 相关作者:彭福荣余继平周晏李良品李伟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涪陵师范学院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戏楼艺术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戏楼是祖辈热爱并视为生命乐趣和精神支柱的一种历史与文化见证的标志,它是祖辈留下的一批宝贵的和谐文化形态和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从乌江流域古戏楼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分类及其文化功能和戏楼雕刻艺术特征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在当前社会经济及城乡统筹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古戏楼建筑进行挖掘、保护和研究,从中提取文化符号,为现代建筑所化用,让乌江流域古戏楼艺术因子存活在有着本土文化精神和民族气派的新建筑之中。
- 余继平
- 关键词:乌江流域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 试论民俗变迁的条件——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黄水居委会青杠坪组民俗考察为中心
- 2010年
- 通过考察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黄水居委会青杠坪组,发现当地土家族的饮食、居住、服饰、婚恋、信仰和丧葬等习俗发生了极大改变;结合个案,笔者认为民俗变迁是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的,受思想观念的大力推动,通过人口流动的途径被政治力量强化而最终完成。
- 彭福荣
- 关键词:民俗
- 试论乌江流域竹枝词的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乌江流域竹枝词是自然山水和风土人情的鲜活载体,广泛地再现了人们社会生活。其认识价值在于反映民俗风情和时事变迁等,艺术价值在于关注现实的视角、通俗自然的语言、诗乐舞一体的形式,社会价值在于为当代人类可持续提供生存方式的参考和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信息。
- 彭福荣张媛媛
- 关键词:乌江流域竹枝词
-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困境和对策——以贵州开阳、福泉阳戏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在保护工作的实践中面临着文化生态巨变、持续传承危机、保护效果有待评估的困境。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坚持"以民为本"的保护路径,在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中科学地推进。
- 彭福荣
- 关键词:乡村戏剧遗产
- 重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现状及对策被引量:4
- 2010年
- 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兼容并蓄的特点,但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缺、旧、失等方面。针对这种现状,应建构民族传统文化"五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系统: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民间艺人发挥主体作用,各类学校发挥教育推广作用,专家学者发挥科学指导作用,各类商家发挥产业推动作用。只有五方相互间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重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李良品任华
-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 黄庭坚与绿荫轩摩崖石刻
- 2008年
- 因黄庭坚绿荫轩题记而得名的绿荫轩摩崖石刻借乌江江岸山石之绝,融多种内容于一体,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黄庭坚谪黔时期思想变化及黔州历史、乌江水文的珍贵历史资料。
- 周晏
- 关键词:黄庭坚摩崖石刻
- 石柱黄连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石柱黄连是特产于渝东南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产量巨大,在黄连(Coptis chinensis)行业拥有很高的地位。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和方法,调查研究了石柱土家族管理和利用黄连的传统知识和经验。介绍了石柱黄连的历史变迁和现代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传统中药材。
- 周先容彭福荣熊正贤
- 关键词:黄连民族植物学土家族
-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保护与传承被引量:12
- 2006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曲艺、民间节日和民族服饰等。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采取如下举措:一是达成共识,全民保护;二是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三是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四是制定地方性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五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是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八是保护濒危艺种和艺人。要使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得以传承,首先是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传承人制度;其次是要提高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地位;最后是要把非物质文化纳入教学内容。研究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能让更多的人利用乌江流域独特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经济。
- 李良品彭福荣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乌江流域墓碑雕刻艺术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乌江流域的墓碑雕刻艺术是一种墓葬文化现象,它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为研究乌江流域的民族结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等诸方面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墓碑建筑雕刻这一史料,具体分析墓碑雕刻艺术丰富的表现题材和内容,灵活的雕刻手法和精湛的雕刻技艺,独特的造型和构思,深入揭示乌江流域民间能工巧匠丰富的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 余继平
- 关键词:乌江流域墓碑雕刻艺术文化内涵
- 乌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原则被引量:8
- 2006年
- 乌江流域文化独特,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确保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保护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活态性、开发性、人本性、流域性、联合性,以及保护与教育并重等基本原则。
- 李伟
- 关键词: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