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7114)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朱大岗邵兆刚韩建恩任贾文秦大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更新世
  • 2篇盆地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古环境
  • 2篇冰川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早更新世
  • 1篇札达盆地
  • 1篇中更新世
  • 1篇三趾马
  • 1篇上新世
  • 1篇上新世-早更...
  • 1篇生物地层
  • 1篇生物地层学
  • 1篇天山乌鲁木齐...
  • 1篇天山乌鲁木齐...
  • 1篇祁连山西段
  • 1篇气候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国...

作者

  • 4篇韩建恩
  • 4篇邵兆刚
  • 4篇朱大岗
  • 3篇余佳
  • 3篇董志文
  • 3篇秦大河
  • 3篇王津
  • 3篇任贾文
  • 2篇孟宪刚
  • 2篇孟庆伟
  • 2篇秦翔
  • 1篇徐建中
  • 1篇杨朝斌
  • 1篇权凯
  • 1篇贺承广
  • 1篇孙维君
  • 1篇杜文涛
  • 1篇崔晓庆
  • 1篇李忠勤
  • 1篇李开明

传媒

  • 2篇地球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近50年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平衡线高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4
2013年
冰川平衡线高度是反映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参数之一.基于1959—2008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平衡线高度观测资料和河源区气候变化资料,建立了过去50年冰川平衡线高度与夏季气温以及降水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揭示出暖季气温是该冰川平衡线高度变化的主导气候因素.1号冰川平衡线高度在1959~2008年时期呈上升总趋势,并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海拔4168m),接近该冰川的顶部.近50年来该冰川平衡线高度上升了约108m.对1号冰川平衡线高度的气候敏感性研究表明,如果暖季(5~8月)气温升高(降低)1℃,那么冰川平衡线高度将上升(下降)约61.7m;如果年降水量增加(减少)10%,那么冰川平衡线高度将下降(上升)约13.1m.如果河源区气候保持过去50年的平均升温趋势(斜率为0.019℃/a),平衡线将以2.16m/a的速率继续升高:如以2000~2008年的速率升温(斜率为0.059℃/a),平衡线高度将以6.5m/a的速度上升直至达到稳定态.冰川平衡线的升高,使得积累区面积比率减小,而消融区面积比率增加,将对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的进一步消融产生重要影响.
董志文秦大河任贾文李开明李忠勤
关键词: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定结盆地中更新世孢粉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2023年
西藏定结盆地叶如藏布东岸剖面为一套灰与灰白色黏土质砂、粉砂、细砂与粗砂层所组成的湖相沉积地层,厚约41.3 m,ESR和U系测年数据显示该地层沉积时间介于距今551.6~202.4 ka的中更新世时期。该套地层的孢粉化石丰富,依据孢粉化石类型与丰度变化,自下而上可分为5个孢粉带。结合测年结果、孢粉和介形类记录,定结盆地中更新世的古环境变化阶段为:551.6~448.4 ka,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植物生长;448.4~375.2 ka,气候向冷干转化;375.2~291.2 ka,气候波动频繁,呈现冷湿—冷干—冷湿的变化过程;291.2~261.0 ka,气候进一步趋于干冷;261.0~202.4 ka,气候波动频繁,表现为冷干—暖湿—冷干的变化过程。
韩建恩邵兆刚邵兆刚裴军令王津余佳王津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更新世孢粉古环境变化
祁连山西段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沉积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2012年夏季野外考察、微粒粒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EDX)微观形貌观测研究,对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西段典型极大陆型冰川区老虎沟12号冰川、野牛沟十一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沉积进行了分析研究。两冰川区积雪中微粒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是3461μg/kg、2876μg/kg,年均沉积通量分别是207.6μg/cm2、143.8μg/cm2。将本研究区与其他区域冰川积雪中粉尘浓度对比研究表明,冰川受周边粉尘源区影响较大。雪坑微粒浓度剖面和离子相关性分析表明,祁连山西段冰川积雪中污化层富含亚洲粉尘的富Ca2+、Na+矿物;微粒体积—粒径分布众数介于3~22μm,两冰川区的粒径众数分别为12.6μm和12μm,粒径分布均显示了单结构模式,同时反映了祁连山冰川区与毗邻的天山地区雪冰中粉尘粒径分布模式的相似性和粒径众数的差异性。通过SEM-EDX对粉尘颗粒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颗粒绝大多数为形貌不规则的矿物粉尘颗粒,和很少数量的飞灰颗粒等。同时,对粉尘来源结合Sr-Nd同位素测定和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进行验证,认为位于研究区北边的巴丹吉林沙漠是祁连山12号冰川区粉尘最可能的源区。
董志文秦大河任贾文秦翔徐建中孙维君
关键词:大气粉尘理化性质微观形貌
西藏札达盆地腹足类组合及生物地层学被引量:1
2012年
在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第四岩性段发现大量腹足类化石:Adelinella regularis Yü(规则小隐螺)、Velutinopsis spiralis Yü(旋纹似天鹅绒螺)、Radix zandaensis sp.nov.(札达萝卜螺)、Hip peutis cf.minor(Ping)(微小圆扁卷螺),称为小隐螺-似天鹅绒螺组合。根据这些腹足类化石在西藏西南部的分布特征,认为它们是分布于北喜马拉雅山间断陷盆地的一个腹足类组合,介于西藏犀类化石与杜氏珠蚌-河北珠蚌层之间,时代处于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之间。对比现生种属研究认为,札达盆地腹足类应生活于近岸的浅湖环境。孢粉分析认为化石层形成时为温暖潮湿的森林-草原环境,化石层下部的三趾马生活在温暖而显干旱的灌丛草原环境,可知札达盆地由托林组至古格组,古气候经历了由温暖干旱向温暖潮湿的转变过程。
韩建恩余佳贺承广孟庆伟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
关键词: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
青海西宁盆地三趾马、副板齿犀化石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首次在青海西宁盆地新近纪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三趾马、副板齿犀牙齿化石,对化石的基本特征和埋藏情况进行了描述,三趾马化石经鉴定为东乡三趾马。结合区域和前人资料认为,本次发现化石的岩石地层应该属于咸水河组或以上层位,时代为晚中新世早期。分析前人孢粉资料认为化石形成时的古植被为森林-草原,古气候环境为亚热带干旱气候环境。这一发现为西宁盆地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格架的建立,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对西宁盆地中新世地层确立起到时序标尺的作用。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的环境演化、地层划分、时代厘定提供了新的资料,对深入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环境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区、青藏高原三趾马动物群进行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韩建恩邵兆刚陈麒光孟宪刚朱大岗张倩倩权凯王津胥彪
关键词:西宁盆地晚中新世
黄河源地区晚更新世湖泛事件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青海玛多湖相地层剖面沉积特征,结合ESR样品年代测试结果,分析认为黄河源地区在13万年左右的晚更新世时期发生过湖泛事件。湖泛时期,玛多"四姐妹湖"相互连通,形成一个面积巨大的湖泊,约是现今"四姐妹湖"总面积的4.1倍。玛多地区此次湖泛事件与深海氧同位素MIS 6(Marine isotope stages 6)向MIS 5(Marine isotope stages 5)转变时期相对应,显示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然而黄河源地区湖相地层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敏感,记录的气候转换时间早于其他地区。玛多剖面湖相地层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碳酸盐、磁化率分析表明,在132±10~128±12 ka年间,黄河源地区湖相沉积可分为9个阶段,表明青藏高原在MIS 6向MIS 5转变时期的气候变化是一个波动上升过程。13万年左右,黄河源地区大面积的湖相地层结束沉积,认为由于青藏高原共和运动,下游的多石峡被切开,湖水突然外泄所形成。
韩建恩罗鹏余佳余佳邵兆刚孟庆伟王津
关键词:青藏高原湖相地层古环境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雪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16
2013年
2012年6月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采集雪坑和表层雪样品,结合相关分析法、海盐示踪法、气团轨迹法等方法,对冰川积雪的主要化学离子特征、来源及环境意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积雪中平均离子浓度Ca2+>SO24->NH4+>NO3->Cl->Na+>Mg2+>K+.雪坑中Ca2+是主要的阳离子,SO24-是主要的阴离子;各种离子在雪坑中的平均浓度要远大于表层雪,而且雪坑中的化学离子浓度峰值与污化层有着很好的对应性.同时,与青藏高原、中亚天山、阿尔泰山以及北半球其他区域高海拔雪冰化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区积雪化学特征受亚洲粉尘源区陆源矿物影响较大.然而,雪坑中的离子(尤其是Na+和Cl-)除了陆源矿物粉尘之外,部分还来源于海洋源.结合NOAA Hysplit模型对冰川区积雪化学离子来源进行了后向轨迹反演验证.
董志文任贾文秦大河秦翔崔晓庆杜文涛
关键词:老虎沟12号冰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