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DIC2011-10)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邵子瑜胡传来李李王燕关美云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孕期
  • 3篇孕期增重
  • 3篇产后
  • 2篇体重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母亲
  • 1篇孕妇
  • 1篇膳食
  • 1篇膳食平衡
  • 1篇膳食评价
  • 1篇膳食质量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体重变化
  • 1篇体重增长
  • 1篇体重指数
  • 1篇肥胖
  • 1篇肥胖症
  • 1篇妇女
  • 1篇BMI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合肥市妇幼保...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胡传来
  • 5篇邵子瑜
  • 3篇李李
  • 2篇关美云
  • 2篇王燕
  • 1篇秦凤云
  • 1篇韩露
  • 1篇何修界
  • 1篇罗艳
  • 1篇胡成文
  • 1篇朱梦
  • 1篇刘刚
  • 1篇李丽佳
  • 1篇蒋平
  • 1篇孙金华

传媒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营养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产妇久坐行为对产后一年体重滞留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孕妇产后久坐行为对产后体重滞留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收集1220名产后42 d产妇建立基线资料,从该市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获取孕前体重及分娩信息,分别于产后3、6、9、12个月随访,观察产妇久坐时间等指标,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产妇久坐与体重滞留的关系。结果1220名产妇最终追踪到有效数据者1141名。该研究人群孕前体重为(53.22±6.88)kg,产后42 d和3、6、9、12个月的体重(kg)滞留分别为7.85±5.11、7.51±5.40、5.79±5.18、4.42±4.91、3.26±4.65。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孕妇产后不同时间段体重滞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混合效应模型显示,分步调整孕前BMI、哺乳方式、分娩方式等混杂因素后,产妇久坐行为与产后体重滞留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逐步调整混杂因素后显示混合效应模型结果稳定。结论产妇久坐是影响产后体重滞留重要因素之一。
秦凤云罗艳胡传来邵子瑜阮仁之李李
关键词:体重指数
婴儿母亲孕期增重对婴儿肥胖风险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婴儿母亲孕期增重对婴儿肥胖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合肥市各医院分娩并在合肥市某区保健站参加保健体检的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共785对。采用百分位数法按孕期增重进行分组:孕期增重过多组126对;孕期增重适中组542对;孕期增重过少组117对。收集婴儿母亲的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同时在婴儿满42d及3、6、9、12个月体检时,测量其身长、体重,计算Z分值,分析比较不同组别相关z分值的差异,计算不同孕期增重对婴儿肥胖的RR值。结果在42d及3、6、9、12个月时,孕期增重过多组婴儿年龄别体重的Z分值分别为0.23±0.93、0.25±1.03、0.23±0.99、0.28±1.09、0.26±1.14,均高于相应年龄的孕期增重适中组(分别为-0.04±1.02、-0.07±0.99、-0.05±0.98、-0.06±0.97、-0.07±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孕期增重过多组婴儿在9个月[(18.01±0.15)kg/m2]、12个月时BMI[(17.66±0.15)kg/m2]高于适中组[分别为(17.63±0.13)、(17.22±0.15)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婴儿年龄别身长的Z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孕期增重适中组,孕期增重过多组婴儿肥胖的RR(95%CI)值为1.86(1.14—3.03)。结论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婴儿肥胖的风险。
何修界关美云李李邵子瑜胡传来
关键词:体重增长婴儿肥胖症随访研究
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索妇女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合肥市某区的产后妇女作为观察对象,于产后3个月建立观察队列,通过孕期保健档案和信息系统获取产前检查信息,于产后3、6、9和12个月连续观察。观察指标包括基线资料、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产后一年内不同时间点的体重。结果产后3、6、9和12个月时BMI恢复到正常范围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92%、68.73%、78.18%和84.24%。孕前BMI不同的妇女孕期增重和体重滞留在3、6、9和12个月各个时间点上均存在差异,孕前BMI较高组与孕前BMI适中组、孕前BMI较低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期增重和时间对产后体重的恢复均具有独立的效应,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因素。根据孕前BMI指导孕期合理体重增加,能减少产后体重滞留,促进产后恢复。
蒋平关美云李李邵子瑜王燕胡传来
关键词:BMI孕期增重产后恢复
利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孕期膳食质量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索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应用于评价孕妇孕期膳食质量的可行性,为孕妇合理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合肥市某医院产科门诊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511例单胎妊娠妇女,应用调整的DBI-07系统,以负端分(LBS)、正端分(HBS)、膳食质量距(DQD)等膳食指数对孕妇的膳食质量进行计分评价。结果合肥地区孕妇孕中晚期的膳食摄入存在一定的不平衡,谷类食物存在摄入过量的情况,蔬菜水果、奶类和豆类及动物性食物均存在一定比例人群的摄入不足。富含铁类食物基本能够达到膳食要求。以膳食质量距分析,48.1%的孕妇膳食摄入总体水平较平衡,未见存在严重的膳食不平衡状况。孕妇的膳食质量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有所提高,但食物的种类不够丰富。结论采用该针对孕妇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系统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孕期的膳食质量。
韩露王燕胡成文邵子瑜胡传来
关键词:孕妇膳食评价
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对妇女产后两年体重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对妇女产后2年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合肥市某区妇幼保健站进行产后42天体检的418例妇女为研究人群并建立观察队列,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孕产妇管理档案的方法收集基线资料,于产后42天及6月、12月、18月、24月对其进行连续性随访观察各时点的体重值。结果:418例产妇产后42天、6月、12月、18月、24月恢复至孕前体重率分别为7.42%、15.38%、32.58%、24.89%、27.97%。孕前BMI各组(<18.5kg/m2组,18.5kg/m2≤BMI<24kg/m2组,≥24kg/m2组)产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3组(孕期增重较少组、孕期增重适中组和孕期增重较多组)妇女产后42天、18月和24月体重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孕期增重影响产后2年体重的变化,根据孕前BMI将孕期增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有效促进妇女产后体重恢复到孕前水平并控制远期肥胖的发生。
孙金华李丽佳邵子瑜范良乐朱梦刘刚胡传来
关键词:孕期增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