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XZ-YW-JS406)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帅高丽荣王莎莎田益玲张兵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渤海湾海域10种鱼类中二噁英类及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研究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7
- 2014年
- 多氯联苯(PCBs)具有高毒性和生物蓄积性,是列入公约优先控制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多氯联苯在水生食物链中蓄积,同时人类食用鱼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近渤海地区具有焚烧、钢铁冶炼及水泥等PCBs非故意潜在排放源,而对此区域PCBs产生的环境污染及造成的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首次对近渤海地区10种不同鱼类中的二噁英类多氯联苯(dl-PCBs)和指示性PCBs进行了分析.12种dl-PCBs的含量(以湿重计)为28.9~1067.6 pg·g-1,其中PCB-118和PCB-105是主要贡献单体,贡献率分别是41%~56%和15%~21%.指示性PCBs的浓度范围是185.5~8371.7 pg·g-1,其中PCB-153和PCB-138是主要的贡献单体,贡献率分别是27%和22%.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的研究相比,近渤海区海水鱼中PCBs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比较小.
- 王莎莎高丽荣田益玲朱帅张芹
- 关键词:渤海区域
- 不同氯代毒杀芬的全二维气相色谱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建立了全二维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GC-μECD)分离分析不同氯代毒杀芬的新方法.通过实验优化,以非极性的DB-1MS为第1根色谱柱,以中等极性的BPX-50为第2根色谱柱对工业毒杀芬不同氯代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采用基质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线性系数(r2)均大于0.99,不同氯代毒杀芬的检出限(S/N=3)为0.2~0.6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9%~20%,利用土壤为基质进行加标实验,不同氯代毒杀芬同类物的回收率为65%~105%.
- 朱帅高丽荣郑明辉刘卉闵张兵刘立丹王毅文
- 关键词:全二维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