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03BJBWY033)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梁海燕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前溪舞》的流传及文学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自六朝至唐末五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前溪舞》一直是深受欢迎的歌舞曲目。《前溪舞》的音乐基调忧郁感伤,抒写离思、念远、怀归是这一乐舞的基本主题。因《前溪舞》及其歌辞的广泛传播,“前溪”逐渐具有指代歌舞之地、别离相思之地的象征意义,进入诗词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 梁海燕
- 《武德舞歌诗》与汉代宗庙祭仪的传承演变被引量:2
- 2006年
- 《武德舞歌诗》是现存汉代唯一一首宗庙祭祀乐歌,它是合登歌、舞歌于一体的祭仪乐章。《武德舞歌诗》的创制、实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代宗庙祭仪的传承、演变形迹。
- 梁海燕
- 关键词:祭仪传承
- 汉唐舞曲乐府诗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作为一种音乐体裁,舞曲歌辞兼具表演艺术、歌辞文学的双重属性。考察汉唐之际舞歌的表演、流传,发现其于舞曲本事、叙述内容、主题思想、舞蹈形象、演艺情况等方面,对当时及后代文坛都产生了独特影响。
- 梁海燕
- 关键词:文学意义
- 《新乐府》之创作理念新说被引量:2
- 2008年
- 在白居易心目中,训俗化下与劝谏君主同样重要,《新乐府》在创作实践上体现了诗人"劝上"与"化下"并重的政治理想。这两类作品的存在,皆本于白居易以"风教-采诗"为核心的政治教化观念。《新乐府》之大量采用三七杂言体的现象也可从这一角度得到进一步解释。
- 梁海燕
- 关键词: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