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4025)

作品数:28 被引量:543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永双姚鑫郭长宝杨志华孙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8篇地震
  • 12篇汶川地震
  • 8篇地质
  • 8篇滑坡
  • 6篇地质灾害
  • 6篇断裂带
  • 6篇裂带
  • 3篇地表破裂
  • 3篇第四纪
  • 3篇数值模拟
  • 3篇鲜水河断裂
  • 3篇鲜水河断裂带
  • 3篇活动速率
  • 3篇值模拟
  • 2篇地壳
  • 2篇地壳稳定性
  • 2篇地震滑坡
  • 2篇地震事件
  • 2篇电法
  • 2篇断层

机构

  • 28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国土资源部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铁二院工程...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川建勘...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6篇张永双
  • 14篇姚鑫
  • 11篇郭长宝
  • 5篇杨志华
  • 4篇杜国梁
  • 4篇周能娟
  • 4篇孙萍
  • 4篇熊探宇
  • 4篇苏生瑞
  • 3篇李松
  • 3篇郝莉莉
  • 3篇石菊松
  • 3篇张瑞端
  • 2篇吴瑞安
  • 2篇殷跃平
  • 2篇王献礼
  • 2篇余凯
  • 2篇吴树仁
  • 2篇杜宇本
  • 2篇兰恒星

传媒

  • 9篇地质力学学报
  • 5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灾害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川藏铁路建...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被引量:71
2016年
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是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最强烈的青藏高原东缘为例,阐述了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1)活动断裂对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的影响;(2)断裂剧烈活动(地震)诱发地质灾害;(3)断裂蠕滑作用对斜坡应力场和稳定性的影响;(4)断裂活动是地质灾害链的源头,为地质灾害提供物源。上述表现形式及灾害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是活动构造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根据青藏高原东缘典型地质灾害案例研究提出,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成灾机理是未来地质灾害研究方向,将为活动构造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张永双郭长宝姚鑫杨志华吴瑞安杜国梁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震滑坡青藏高原东缘
都江堰市五里坡高位滑坡-碎屑流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2013年7月10日发生的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五里坡滑坡-碎屑流,属于典型的降雨型高位斜向层状岩质滑坡-碎屑流灾害。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和进一步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五里坡滑坡-碎屑流的成因及演化模式,并对五里坡高位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后缘裂隙扩展判据和滑坡启动判据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表明,五里坡滑坡的演化模式为后缘拉张裂隙形成→降雨作用下裂缝开始扩展→动、静水压力联合作用下斜坡沿泥质软弱层滑动→后缘拉裂槽形成→"7·10"强降雨诱发滑坡复活→滑体前缘临空崩落、加速→崩滑体沿沟谷铲刮、运移→堆积停止。从力学角度推导了前期降雨作用下滑体后缘裂缝自动扩展的最小深度、滑坡失稳的临界水头高度和临界降雨强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充满水的后缘裂缝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开始自行扩展的临界深度为11.3 m;后缘裂隙贯通至滑带后,当五里坡斜坡体在后缘裂缝水头高度达到9.8 m时滑坡处于启动的临界状态。
杜国梁张永双姚鑫郭长宝杨志华
关键词:降雨启动判据
基于GIS-GOCAD耦合技术的三维地质建模被引量:22
2012年
常规GIS技术建立的伪三维模型不能满足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的需要,也不能用于三维数值模拟计算。GOCAD采用离散平滑内插方法(DSI)计算三维图形中线段或三角形的节点位置,降低了线或面的粗糙程度,实现了真三维模型的构建。为了充分发挥GIS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和GOCAD真三维建模能力,研究基于GIS-GOCAD耦合技术的三维地质建模,实现了从GIS的2D数据结构到GOCAD的3D数据结构的自由转换,提升了GOCAD的三维地质建模能力。选取成兰铁路(成都—兰州)龙门山段作为示范研究区,建立其三维地质模型,直观、立体地展示了研究区地质体结构的宏观基本形态,并为进一步的三维数值模拟奠定了几何模型基础。
杨志华兰恒星张永双
关键词:GOCAD三维地质建模成兰铁路
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以龙门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模拟强震发生前后以及发生时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得到了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龙门山地区在汶川地震到地震时到地震后的最大主应力和剪应力的数值和方向均发生了改变,最大主应力方向整体上由NEE变为SEE,但在不同地区这种变化表现有所差异。剪应力在震前和震时均有局部区域出现了集中,特别是在映秀附近;但在地震后,区域内剪应力相对均匀分布,而且与地震前相比,剪应力在龙门山前山断裂和龙门山中央断裂分布的值明显减小,在后山断裂附近分布的剪应力数值增大。同时地震后剪应力在龙门山中央断裂上集中的区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应力场变化规律与地震时的地表形变规律和震后余震的分布规律一致。
苏生瑞王琦李鹏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汶川地震
活动断裂带工程地质研究被引量:30
2019年
活动构造带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界长期关注的难点,主要涉及断裂剧烈活动(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隧道震害、斜坡地质灾害、非震期活动断裂带隧道应力异常、碎裂岩带大变形,以及活动断裂长期演化过程中对地形地貌、斜坡岩体结构和局部地应力场的影响等。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活动断裂带工程地质研究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重点梳理总结了地面工程避让活动断裂、隧道工程穿越活动断裂带的稳定性评价、活动断裂带斜坡地质灾害效应等方面的主要进展,结合作者以往研究认为:①不同类型活动断裂的影响带宽度或避让距离有所差异,逆断型地表破裂影响带宽度(D)与垂直位移(H)基本符合线性关系D=10H+16.0m,可据此确定避让距离,走滑型地表破裂的避让距离取15m为宜。②结合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选线和施工过程,给出了隧道工程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合理角度,以及地震期和非地震期活动断裂带附近的隧道变形破坏特征。③从活动断裂带对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的影响、断裂剧烈活动(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灾害、断裂蠕滑作用对斜坡应力场和稳定性的影响、断裂活动为地质灾害链提供大量物源等方面,揭示了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综合以上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值得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对于活动构造区工程地质研究和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
张永双张永双郭长宝郭长宝姚鑫
关键词:活动断裂带隧道稳定性
东河口滑坡-碎屑流高速远程运移机制探讨被引量:48
2009年
青川东河口滑坡-碎屑流是"5.12"汶川大地震触发的典型高速远程滑坡,滑坡自高程1300m处开始滑动,总滑程约2400m,致使780余人遇难。野外调研结果表明,该滑坡自启动到最终静止,分别经历了滑坡启动阶段、重力加速阶段、圈闭气垫效应飞行阶段、撞击折返阶段及长距离滑动堆积阶段5个重要动力过程,最终抵达下寺河左岸的红花地村并形成堰塞湖。文中通过对该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地质背景及形态特征进行剖析认为,东河口滑坡启动区的断层破碎带、局部凸起地形以及力学性质较差的千枚岩、板岩的存在,对该滑坡的启动均有着显著影响;滑坡体在运行一段距离后是否可以继续保持高速远程滑动,除了有利的地形外,滑体滑动路径上高含水量的溪流堆积物的存在,是促使该滑坡成为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萍张永双殷跃平汪发武吴树仁石菊松
关键词:汶川地震
四川汶川Ms8级地震引发的滑坡与地层岩性、坡度的相关性被引量:47
2009年
震后遥感影像解译与调查结果表明,在大约48678km2的区域内,汶川Ms8.0级地震诱发了不低于48000处滑坡灾害。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使用滑坡面积百分比(LAR)与滑坡密度(LC)2个参数,对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地层岩性、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研究区范围内,滑坡面积百分比约为1.4622%,滑坡密度约为0.9862个/km2。结果表明,滑坡多发生在坡度25~50°的区域内,滑坡易发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升高。寒武纪地层中滑坡易发性最大,LAR约10%,LC约6.5个/km2,震旦系、奥陶系和侵入岩次之,这些地层和岩石对地震滑坡的发生均是敏感的。综合分析坡度、地层岩性与滑坡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以较破碎岩石为主的地层中,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30°的部位;在以较坚硬岩石为主的地层中,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大于40°的部位。
姚鑫许冲戴福初张永双
关键词:汶川地震滑坡统计分析地层坡度
鲜水河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性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47
2010年
鲜水河断裂带是中国西南山区一条现今活动强烈的大型地震断裂。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述了鲜水河断裂带空间展布特征、活动性质及强度、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地震危险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以惠远寺为界可分为两段,进一步可细分为八段;断裂带全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性质;整条断裂现今走滑活动速率约为10mm/a左右,垂向变形在2mm/a以内;其中断裂带北西段活动速率为10~20mm/a,南东段则小于10mm/a,一般为5mm/a左右;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活动性北西段明显高于南东段,强震迁移呈明显的跳跃式特征并具有原地复发性质;断裂带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特征与玉树地震所报道的地表破裂特征一致;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具很多不确定因素,研究程度相对较低。
熊探宇姚鑫张永双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活动速率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地表破裂
汶川地震区东河口滑坡破坏机制FLAC模拟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以汶川地震触发的东河口滑坡为典型案例,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建立震前地质模型,将实测的汶川地震波作为动力输入,采用FLAC有限差分法对该滑坡分别进行了静力稳定性分析及动力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竖向峰值加速度导致了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大幅降低,对边坡的破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竖向峰值加速度引起了边坡后缘大面积的拉张破坏,这正是汶川地震引起西南山区产生大量崩滑甚至岩土体"抛掷"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孙萍殷跃平陈立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滑坡FLAC
汶川地震断裂带附近建筑物的灾害效应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位于汶川地震破裂带附近的汶川水磨镇硅业公司厂房在地震中产生了独特的破坏现象。根据现场调查和测绘资料,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断裂带附近建筑物灾害效应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厂房在地震中产生的独特破坏现象的机理。研究表明,断层的形成改变了局部的应力场条件和加速度特征,从而使位于断层上盘的楼房发生差异性破坏,紧邻断层一侧破坏强烈。地震时楼体主梁的破坏是轴向应力和剪应力同时作用造成的。
苏生瑞张永双郝莉莉李松
关键词:断裂带建筑物灾害效应数值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