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4058)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4
相关作者:董守华李红立潘冬明李兵李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地震CT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震属性技术
  • 1篇断层
  • 1篇射线追踪
  • 1篇时频
  • 1篇时频域
  • 1篇实验测试
  • 1篇图像
  • 1篇图像重建
  • 1篇频域
  • 1篇气煤
  • 1篇陷落柱
  • 1篇裂隙
  • 1篇面波
  • 1篇面波压制
  • 1篇广义S变换
  • 1篇SIRT
  • 1篇WEATHE...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广州地铁设计...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安徽省煤田地...
  • 1篇沂沭泗水利管...

作者

  • 3篇董守华
  • 2篇潘冬明
  • 2篇李红立
  • 1篇胡明顺
  • 1篇黄亚平
  • 1篇陶文朋
  • 1篇李娟娟
  • 1篇蔡虎
  • 1篇杜庆顺
  • 1篇李兵
  • 1篇李杨
  • 1篇徐红利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震属性技术在探测断层和陷落柱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断层、陷落柱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讨论地震属性技术在探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根据相干体、方差体切片分析相邻地震信号的相似性,进而探测断层和陷落柱的发育情况。通过对五阳煤矿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发现,地震属性技术是在探测断层、陷落柱方面效果显著。
陶文朋董守华黄亚平蔡虎
关键词:地震属性断层陷落柱
气煤弹性各向异性系数实验测试被引量:34
2008年
气煤裂隙丰富,具有弹性各向异性,确定气煤弹性各向异性类型与大小,对煤田各向异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气煤煤样孔隙率测试的基础上,测量了顺煤层面、垂直于煤层面、与煤层面成45°三个方向上纵波速度(VP)和横波速度(VSH、VSV),计算弹性常数.对于具有垂向对称轴横向各向同性模型,各向异性系数平均值│ε│≤0.2、│δ│≤0.2和│γ│≤0.2,表明气煤是弱各向异性介质;对于横向对称轴横向各向异性模型,各向异性系数平均值ε(V)≈δ(V),按照Thomsen观点气煤各向异性是由椭圆裂隙引起弹性各向异性.本文还讨论了各向异性系数与孔隙率的关系,表明各向异性的大小与孔隙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当煤层厚度与其顶底板岩性不变或变化很小,可以认为气煤各向异性主要由裂隙引起的,气煤各向异性大小和方向能够反映煤的裂缝密度和方位.
董守华
关键词:气煤裂隙
井地地震CT成像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5
2009年
由井地地震CT成像原理决定,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勘察范围上具有突出优势.本文针对井地观测系统,重点通过对ART和SIRT重建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分析得出二者在井地地震CT应用中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如何提高影响成像质量的射线分布密度、均匀性和正交性.最后选择收敛快速稳定的SIRT算法应用于实际,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很好的验证了井地CT成像技术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胡明顺潘冬明李兵李娟娟李红立
关键词:图像重建
基于广义S变换的面波压制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时频分辨率可调的广义S变换方法压制面波,将时间域地震信号变换到时频域,在时频域确定干扰区域,利用时频滤波器压制面波,再变换回时间域,其结果是得到滤掉面波的地震信号。处理结果表明,广义S变换在时频域进行压制面波方法可以达到分频分时准确衰减面波的目的。
李杨董守华杜庆顺
关键词:面波压制广义S变换时频域
井地地震CT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2
2008年
井地地震是在井间地震方法基础上提出,其技术核心主要是观测系统设计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观测系统设计旨在增加探测目标的覆盖次数、均匀程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数据采集从震源和检波器两个方面优化,选用激发能量强、频率高、成本低、效率高的震源,以及灵敏度高、抗噪能力好的检波器;数据处理分为拾取初至、建立正演模型和反演层析成像。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井地地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红立潘冬明徐红利
关键词:层析成像SIRT
Challenges of modeling solar disturbances' arrival times at the Earth被引量:1
2008年
In recent years remarkable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 based models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solar-terrestrial system (see JASTP special issues, October, November 2004; February 2007).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ur dis-cussions in a specific region of the Sun to the Earth’s environment (i.e. 1 AU). It is well-known that geomagnetic storms are caused by solar eruption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storms include particle acceleration, solar wind impact o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and ionosphere, UV-EUV radiation effects on the lower at-mosphere, etc.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s to predict the arrival time at 1 AU of the solar disturbance. The prospects look good for an accurate, real-time forecast scheme built on the acquisition of solar, heliosphere and the near-Earth data and large-scale models.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these models still needs improve-ment. We will discuss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models and challenges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models.
C. D. FRYChin-Chun WUMurray DRYER
关键词:MODELINGMHDMH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