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CJS10-017)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立辉王艳吉克跃林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育
  • 1篇大学生
  • 1篇隐性课程
  • 1篇认同教育
  • 1篇团结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团结
  • 1篇民族团结教育
  • 1篇课程

机构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篇吉克跃林
  • 1篇王艳
  • 1篇张立辉

传媒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论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的概念与特点被引量:10
2012年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应当包括民族团结教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考察我国当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发现,普遍以显性课程为主要教育方式,而忽略了其隐性课程的研究与运用。本文提出,充分研究与运用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完整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加强与改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而对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与特征的分析是理论研究的入口和起点。所以本文重点是阐释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的概念,并详尽分析其特征,为深入研究与运用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张立辉王艳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
“四个认同”教育对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意义与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四个认同"是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与民族团结和谐文化的内核,将推动我国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对他们开展增强"四个认同"意识的教育,能够从思想基础、情感基础、文化基础与理想信念基础四个方面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他们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与政治意识,进而增强高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吉克跃林
关键词: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